231 借題發揮(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828 字 10個月前

“老臣以為,把半數以上遷往川陝,餘下就不足為慮了。”

麵對皇帝若有所思的目光,葉向高、方從哲、李戴選擇了低頭不語,李廷機、吳道南則明確表態站在沈鯉一邊,三比三涇渭分明。

剩下一個翁正春既不算皇黨也不屬於文官集團,他是真想在任上有所作為,怎奈當了二十年翰林,沒有一天執政經驗,肚子裡除了經史子集空空如也,想破了腦袋也隻有嚼太祖皇帝吃剩的饃,打算再來次湖廣填四川。

對於這個場麵洪濤還是挺欣慰的。沒白白努力了六七年,總算是有點成績,至少在內閣裡已經形成了勢均力敵,不用整天聽這群無君無國,隻想著個人榮譽和家族利益的家夥們唱高調了。

返回頭來想一想,也挺替便宜老爹萬曆皇帝鳴不平的。他可沒有前知五百年後曉五百載的本事,更無法打破時代禮法的束縛,麵對這麼一群蒸不熟煮不爛死鴨子嘴硬的玩意,隻能選擇自暴自棄不聞不問,結果還成了背黑鍋的。

“嗯,沈閣老這話說得好!王安,把這句話記下來,時刻提醒朕以後做事一定要思慮周詳,少給大學士們添麻煩。但今後誰若不肯領命,領了命拖延推諉,就是信口雌黃欺蒙君上,大不敬!”

想玩消極怠工,想看皇帝出醜是吧?成,那就在一邊老老實實的看熱鬨,千萬彆再指手畫腳了,否則今日的言語就是催命符,誰脖子硬誰就試試。

“關於邊民的去向問題朕已經做好了妥善安置,不出7月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就會成為榨糖廠、石灰窯、機械廠、煉焦廠、煉鐵廠的雇工,靠辛勤的勞作為一家人換來溫飽。

另外朕也打算替山東的皇莊雇上幾百名好莊稼把式,那裡的番麥和番薯經過幾年培育產量逐漸升高,已經可以大規模種植了。有了這些邊民去開墾山坡荒地,就可以少占當地的良田,一舉兩得。

哦對,朕還要再次重申,官督民辦的作坊、工廠,絕對不可以雇傭有田畝的農戶做工,違者不問主犯脅從一律充軍抄家,當地知縣也難逃問責。”

待王安記錄完畢,洪濤特意要過小本子檢查了一番才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討論今天的主要話題,如何安置十多萬邊民。

也不用再進行討論了,辦法是現成的。無論文官集團還是勳貴外戚,眼下都在緊鑼密鼓的籌備各種工廠,準備大乾一場財源滾滾。

他們能分辨出何種貨物可以賺大錢,卻不太了解工廠的運作方式,腦子裡恐怕也沒有工人的概念,更不知道工廠屬於勞動密集型單位。

一座工廠容納的工人數量可能比半座小縣城的人口還多,更無法想象工廠創造出來的價值可能會比一個縣的賦稅還高。

這就叫時代局限性,有些在古人腦子裡屬於完全絕望的難題,到了後世卻約等於零,解決起來毫無難度。做為一名穿越者,智商並不足以碾壓古代人,如何利用時代差異才是關鍵,洪濤在這方麵就很有心得。

當然了,後世人也有時代局限性,比如無法理解為啥矗立了上千年的建築依舊穩固如初,而新蓋的房子卻隻能用幾十年,甚至十幾年、幾年,不知這是創造財富還是浪費資源?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