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 3 章(1 / 2)

[]

這一路行來,桃源縣民風淳樸,生活安穩,南方終究是魚米之鄉,又是魏王的封地,到底比北方安穩多了,顧家一家子懸著心的總算是安穩下來。

江南七月多雨,昨日一場雨淅瀝下了半夜,到翌日天明,天空中還漂浮著毛毛細雨。

顧家人自家準備的乾糧早吃光了,顧家兄弟早早上路,尋到一處客棧,安置好家人,跟老母親道了聲,便去外麵采買米麵糧食。

沈溪上了年紀,一路上風餐露宿,哪裡養的好身子,連帶著精神也不大好,蘇氏帶著兩個弟妹借了客棧的小廚房,由三兒媳崔氏掌勺,崔氏父親開酒樓出身,崔氏也學了一手的好廚藝,起鍋熱油,下了碗熱騰的羊肉麵,湯鮮味美,潮濕雨天,老太太難得開了胃口,吃了一碗麵。

剩下的麵湯也沒浪費,全進了福姐兒和顧君彥的小肚子。

倆孩子一頓麵吃到撐了,傍晚時分,顧二郎和顧三郎趕著馬車回了客棧,除了路上需要的糧食,還買了綠豆糕、紅糖糕和飴糖回來,給老母親和孩子甜甜嘴。

雨天濕冷,蘇氏妯娌仨趁著夜色安靜縫縫補補,書呆子顧二郎雷打不動秉燭夜讀,五歲的君彥也搬了小杌子坐在邊上,手裡拿著本《千字文》翻來覆去的看。

倒是六歲的福姐兒性格活潑,抱著布老虎玩偶的青英挨著祖母自個兒頑。

宋氏給婆母送了碗滋補的湯,見顧二郎父子倆一本正經看書模樣,忍不住嘟囔。

“一對書呆子,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崽子會打洞!”

顧君彥板著小臉,“娘,這叫有其父必有其子。”

宋氏:“………”

次日一早,顧家人接著趕路,沈溪算了算,距離桃源縣城隻剩兩三天的路程了。

當天天色已晚,顧家人趕了一天路沒遇上客棧,便借宿在桃源縣城外一戶農家,因著路上準備的肉餅吃光了,就剩下幾個窩窩頭。

彆說是大人了,就是福姐兒跟小君彥都吃的一臉菜色。

沈溪借了老大爺家的土灶,架上自家帶著的大鐵鍋,三個兒媳婦把從路上山林中采來的菌子清洗乾淨,煨了一鍋香噴噴的菌子湯。

鍋裡菌子湯咕嘟咕嘟頂鍋蓋一家人一口鮮熱湯一口窩窩頭吃得鼻尖冒汗。

老大爺老兩口也得了兩碗菌子湯。

那老大娘樂嗬嗬對沈溪道,“大妹子,你家兒媳婦手藝真不錯,我老婆子還從未喝過如此鮮的菌湯呢,真是好福氣”

沈溪也眉梢帶笑,“都是好孩子呢。”

宋氏和崔氏聽了婆母的誇獎,心裡美滋滋地,連帶著手下的活計都輕快多了。

顧二郎被打發去外頭搬柴火,顧三郎正捧著碗菌子湯牛飲,聽到這話,突然想起他們一家子離家走的匆忙,還沒給大哥留信兒。

大哥參軍在外,現在村裡沒有人煙,萬一回鄉探親找不到家人怎辦。

顧三郎跟老母親道出心中憂慮,沈溪擺擺手,“三郎彆急,我給那臭小子留了信兒了。”

顧三郎這才心安。

沈溪看三兒子這模樣,心下便極為熨貼,兒子們感情好,比什麼都強。

蘇氏原本也擔心這事兒,聽婆母這麼說,解決了心頭大石,心情都順暢了,也不去管婆婆給大郎留的什麼信,反正婆母是識字的,當年老太太在閨中時,也有一番熱情向學的好心境,每每沈老爺在家中讀書,她便跟著幾個字,天長地久的也就能讀會寫了。

自然了,老太太的能讀會寫跟正兒八經的文人比起來那是差遠了,寫出來的字也歪歪扭扭不甚好看,不過總算是會寫不是?

******

北鄉郡顧家村,曾經安寧美好的小山村,此刻空無一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