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 3 章(2 / 2)

七月初的日頭還很燥熱,此刻略顯凋敝的顧家老宅門外,一行數十人,身著黑色勁裝,騎著駿馬,皆是銳意鋒芒、剛毅肅猛的年輕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定是訓練有素的精兵悍將。

不過這會兒,這群往日泰山崩於前也不改麵色的精兵卻看跟呆頭鵝般,呆呆地看著院牆上寫著的幾個歪扭的大字—“狗蛋兔崽子,老娘帶著一家子逃難去也,若要尋人,速滾來桃源縣。”

不用想這麼彪悍的語氣,醜到不忍直視的字跡,一定是顧家當家老太沈氏的真跡了。

不過,這話應該要如何給將軍帶回去?

不若跟顧將軍說,老夫人神機妙算,早在戰亂前就帶家人跑路了,讓狗蛋……咳,將軍放寬心,莫著急?

還是.........

帶頭的小參將頗為頭疼地摸了把臉,□□的黑馬不耐煩地尥著馬蹄,他又摸了把臉對身後眾人道,“走吧。”

他們此行前來就是為了把將軍的家眷護送到邊關去的。

既然老太太早帶著一家人跑路了,他們回去也算是能給顧將軍一個答複了。

*******

此時的顧家一家人,辭彆了善心的老大爺一家,已經坐在毛驢車上晃晃悠悠往桃源縣走。

桃源縣風景秀美,好山好水,跟前頭在路上逃難不同,沈溪坐在毛馬車上也不頭疼了,顧三郎哼著曲兒趕車,就連往日困倦的福姐兒跟君彥,也靠在娘親香香的懷抱裡晃悠著小短腿兒,悠哉悠哉好不愜意。

自然了這一路上也有零星幾個逃難的流民,不過跟前麵遇到的流民比起來,路上遇到的流民衣著麵貌明顯好了不少。

因著北方戰亂,這段時間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流民,為了避免細作混在其中進入,魏王下令,轄地內各郡縣城鎮門外都要安排守衛每天盤查來往流民,看到行事可疑、藏頭露尾的人即刻抓獲。

老驢車晃晃悠悠到了城門口,前頭排頭兒排著兩輛馬車,跟三輛騾子車,邊上還站著個奴仆正滿臉堆笑跟守城的門衛攀談。

守城門衛大約是見慣了這類人,心不在焉搭著話,然後用手中的長矛把騾子車上的貨物一一檢查,最後看了眼馬車裡的富戶及妻子兒女,這才放行了。

那奴仆點頭哈腰跟著主人家走了。

輪到顧家這輛略顯窮酸的馬車,跟後麵的老驢車,檢查起來就簡單多了。

這一家子粗布素衣的,灰頭土臉的模樣,一看就是因為戰亂來投奔親戚的鄉下人。

“過吧。”

門衛放了行,老驢車噠噠噠進了城。

桃源縣是座百年小城,南方自古富庶,靠著泉州海路,縣上修了碼頭,各地船商接踵而至,一進城就是道道青石板鋪就的道路,街道兩旁商鋪鱗次櫛比,除晝夜迎客的酒樓茶坊外,還有各種飲食小攤,叫賣各色美食。

宋氏一進城那眼睛就不夠使了,不住感歎道,“哎呀,那船可真大,上頭還有亭子哩!”

瞅瞅這繁華熱鬨的縣城,她深覺自個兒跟著娘來對地方了。

人多了才好做生意,賺錢兒啊!

福姐兒也拍著小手樂,“祖母,大燈籠,大魚魚!”

顧君彥性子安靜些,沒跟堂姐一樣一驚一呼的,不過小家夥兒也是不錯眼的盯著碼頭上的船瞧。

興奮的福姐兒在祖母懷裡蹦上跳下的,沈溪險些招呼不住,隻得握著她的小胖手,與小家夥兒細講,“那大大揚帆、甲板很大的是商船,飛簷翹角、雕刻帶花窗的是舫船,對,就是超有銀子的地主家才有的........”

這一路走著說著,不知覺間就到了沈家老宅所在的烏衣巷。

大晉朝的城郡皆是官宦富豪住在北城,家底兒殷實些的便住在靠官衙近的南城,剩下的走街串巷的挑貨郎,亦或是在天橋賣弄手藝的藝人,都住在嘈雜逼仄的小巷子裡。

沈家祖上幾代經商,自然該住在寬敞治安相對好的南城,況南城又靠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