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枝春/懷愫
永秀換上窄袖薄衫,係上襜衣,在西院小廚房裡學做焋糕。
何媽媽教她:“姑娘年歲也大了,該學著做些吃食,送老爺夫人和三姑娘嘗嘗。”
她回家“養病”的時候姑娘年歲還小,這會兒姑娘眼瞅就要及笄了,灶上的事竟一點也沒學,何媽媽一聽就皺眉。
“像咱們這樣的人家,是不必姑娘親手燒火切菜,但總也得學上兩樣,關鍵時候能拿得出手。”
何媽媽覺著古怪,羅姨娘可是做了一手好菜,下酒的青螺,糟的脆筋,全都是她的拿手菜,灶上婆子也比不了,竟一點也沒教給五姑娘?
永秀看何媽媽的臉色,知道她在想什麼,低聲道:“原來說翻了年就教我的。”
羅姨娘的原話是:“這種粗活計,你不必自己上手,知道怎麼料理就成,指點丫頭做,做好了你嘗嘗鹹淡口。”
連針線也一樣。
羅姨娘怕永秀常做這些把眼睛給熬壞了:“你哪裡知道當繡娘的苦,年歲一大迎風流淚不說,天黑不點燈就跟瞎子一樣,你少碰針線。”
把平日的活計都發給丫頭做,連她生辰時,永秀給她做個抹額,她也是又高興又嗔怪:“養你一場,可不是指望著你做針線的。”
永秀想到這些便忍不住心酸。
姑娘要學廚事是正經事,何媽媽問過了胡媽媽,又添上一句:“也是我沒早想著。”
這事哪裡能怪何媽媽,她“養病”養了兩年多,那時候姑娘才多大,哪會這麼早就學廚事。
胡媽媽想了想:“那就先在小廚房裡學著。”
姑娘們最多也就學幾道點心小菜,又乾淨又賞心悅目,哪會真的煙熏火燎學炒菜。
她也覺奇怪,怎麼看家的本領,羅姨娘竟一樣也沒教給五姑娘。
永秀做的頭一份吃食是浴佛節要吃的不落夾,用楊桐葉汁子給糯米染色,再放到蒸籠上去蒸,最後點綴些棗絲核桃仁。
她隻做了最後一步,點綴棗子核桃仁。
一樣三份裝進食盒裡,先給了父親,又送去東院嫡母屋中。最後一盒,她說要帶走,走到小路上,拐到眠雲閣門前。
百靈塞了把大錢給看門的婆子,婆子收了錢,提盒送給羅姨娘。
胡媽媽何媽媽一瞧就知,但她們裝作不知道,反正這些事三姑娘都是知道的。三姑娘都沒開口,她們當然不會出麵攔著。
這份不落夾容寅吃了,真娘那兒自是連見都沒見著。
東西送進和心園要怎麼解釋?總不能說是家裡庶女孝敬嫡母的,唐媽媽作主把點心分給大丫頭們。
自此永秀發現了學廚的好處!
何媽媽把住了屋裡的賬,她能活動的錢快要見底。
婆子不見錢又不會開方便門,廚房要一道錢,守門婆子再要一道。
她上半個月富裕,下半個月就難支撐,想辦法算計著花錢:“不能讓姨娘知道!
”要是姨娘上半個月有菜吃,下半個月沒菜吃,就知道她在外頭日子不如意了。
以前跟著姐姐們學過管家算賬,那時是聽管事報一年的家計,大宴小宴請戲班花費多少錢。
大伯母教的時候就說:“雖不必自己打算盤,也不用一兩二兩的細摳,但總要知道錢能從哪裡來,往哪裡去。”
永秀過去覺得這有什麼難?往後她總有管事和陪房,知道手裡有多少錢就行,哪至於虧空。
誰知這才一個月,她就虧空了。
百靈勸也勸不住,勸的狠了,姑娘心裡又難受。
學做菜做點心之後,永秀能光明正大吩咐廚房每日預備些什麼菜,再把做好的送去眠雲閣。
“我怎麼早沒想著!”永秀因為想到這個辦法,臉上笑容都多了,每天除了針線,就是跑廚房。
一開始她隻送到竹外一枝軒門前,送的次數一多,容寅就歎:“叫她進來罷。”
保哥兒就這麼見到了五姐姐。
上名的時候他見過,但那時滿眼都是他不認識的姨娘丫頭婆子,問他記得誰,他隻記得六姐姐。
六姐姐和周姨娘陪他玩了一下午。
見到五姐姐時,保哥兒問先生爹:“這也是姐姐?”
容寅摸摸他的頭:“也是姐姐,跟家裡的四姐姐六姐姐一樣是姐姐。”
永秀撐著笑意,她本來是喜歡小孩子的,年節裡各家親戚的孩子們總能玩在一塊兒,見了“弟弟”,反而一句話也不敢多說。
百靈在院門口就勸:“姑娘,咱們隻做該做的,再多的一步也不要邁。”
小少爺是三姑娘的眼睛珠子,到如今了三姑娘也從沒找過她們姑娘的麻煩,越如此越不能碰。
永秀咬唇點頭,收起陪小孩子的活潑勁,半坐了椅子,貞順恭敬。
除了做好送給容寅的花糕,不多和保哥兒搭話。
“你這幾日都在學廚?”容寅懷裡抱著保哥,看永秀瘦了一圈,心中歎息,“是一日比一日做得好了。”
永秀垂首:“女兒初學,手還生著,等些日子再學做大菜。”
容寅看她小心翼翼的模樣,哪還有原來撒嬌作癡的嬌寵樣兒,他問:“永秀,你想不想搬回老宅去?跟你四姐姐六妹妹一起?”
永秀臉色發白,她壯起膽子:“我想呆在家!”
容寅看了小女兒一眼,沒再說話。
永秀直到回了芙蓉榭心頭還惴惴難安,她拉著百靈的手:“百靈,爹不會真把我送去老宅罷?”
百靈自然是覺得姑娘去老宅更好!
她軟聲道:“姑娘去老宅也好,老太太那兒姑娘細心侍奉著,對姨娘也有好處。”
“姑娘想想,姑娘跟四姑娘六姑娘本就處得好,每日再給老太太請安……如今姑娘的親事指望不上姨娘,老爺……”
老爺又一心撲在了小少爺身上,才方書房裡一半的地方全放著小少爺的東西。
小竹馬、竹蜻蜓
、彩紙風車和走馬燈,紙上大字沒寫幾個,小少爺已經坐在老爺膝上吃果子點心了。
再這樣下去,老爺哪還會記起姑娘來?
姑娘去了老宅,小心孝順,老太太會為她打算的。
永秀依舊搖頭:“我不能走,我走了,姨娘連熱茶熱飯都吃不著了。”
……
朝華陪娘和弟弟玩了一下午,回到濯纓閣時,阮媽媽才把這事稟報給她。
“五姑娘沒肯,要不要想法子把五姑娘送老宅?”
免得她常常去見小少爺,小孩子學舌快,聽到一句就會記在心裡,萬一要是在夫人麵前說出什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