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枝春/懷愫
永秀在月洞門邊求見姐姐,朝華遲遲未來。
直到胡媽媽找過來勸她:“五姑娘回去罷,老爺已經定論了。”
永秀的目光本來緊緊盯住了月洞門那頭的花石甬道,期盼姐姐能過來,她下跪也好求情也好,隻求姐姐能饒畫眉一命。
聽到這句,她倏地轉身:“定論了?什麼就定論了?”
胡媽媽繼續勸道:“五姑娘身邊的人都查問過,與這事並沒乾係,依舊還留在屋中侍候姑娘。”
“那我姨娘呢?”永秀緊緊攥住了胡媽媽的袖子,疾問,“我姨娘呢!”
胡媽媽麵露難色,她也巴望著三姑娘能從東院過來接手,但又知道三姑娘這時是絕不會來的。
隻得彎腰恭身:“姑娘莫要難為我們底下人,老爺吩咐了讓羅姨娘禁足。”
哪止是禁足那麼簡單,門窗全封上了,連屋門都不許她出。
永秀忘了哭,百靈和鶯兒兩個一左一右的扶著她,她們二人也剛被查問過,主仆三人臉色一樣白。
倏地,永秀掙脫開兩個丫頭,提著裙子往眠雲閣跑。
胡媽媽幾人隻好在後麵追,她到底年紀大了,衝百靈鶯兒幾人道:“你們還不趕緊勸住了五姑娘,難道想跟畫眉一樣?”
百靈打了個寒噤,緊緊跟在姑娘身後。
永秀跑到眠雲閣門前時,就見大門緊鎖,幾個健壯仆婦正在花窗邊釘木板。
永秀拉住了一個推開:“走開!”
趕走一個,另一個又上前來釘窗,任她怎麼驅趕,那幾個仆婦就是不聽她的。
“五姑娘莫要難為我們,姨娘犯了錯,老爺要發落她,咱們也是聽命行事啊。”
永秀急得一跺腳,從還沒釘上的漏花窗往裡望。
眠雲閣遍植花木,閣中有小池小亭還有一副秋千架,尋常日子裡,大小丫頭們都愛在廊下繡花吹風曬太陽。
有時姨娘在屋裡安排事兒,永秀就在秋千架子上坐著,丫頭們圍著她打結子翻花繩,摘花鬥草。
此時院中寂無人聲,屋門上落了把紫銅大鎖,明明景致還是一樣,卻蕭索淒涼。
隔得太遠,根本看不見窗子裡到底有沒有人。
永秀又驚又懼,她扒著窗戶向裡頭嚷嚷:“姨娘!姨娘!”
院中本來沒有聲息的,永秀這一喊,就聽見裡麵也傳出應和聲,隻是短短一聲,就像被人捂住了嘴,再沒聲音傳出來了。
永秀又往院門去,拍著大門:“姨娘!開門!”
她拍不開門,扭頭又要往竹外一枝軒去:“我要去找爹!我去求求爹!”
百靈鶯兒趕忙上前,一個在後頭抱腰,一個在前邊攔人:“姑娘,姑娘!這會兒不是鬨的時候,姑娘就算是為了姨娘也要忍,不能鬨啊!”
“姨娘如今全靠姑娘,要是……要是……要是老爺連姑娘都厭棄了,就真的再無出頭之日了。”
永秀又跑又嚷早就力竭,聽到這句怔在原地?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幾個丫頭婆子把她架回芙蓉榭。
芙蓉榭建得高,離眠雲閣又近,永秀剛有點力氣就爬上二樓,打開窗戶望向眠雲閣的院子窗戶。
永秀扒著窗戶又喊了一聲“姨娘!”
聲音被湖風蓋過了,根本傳不過去。
百靈半步也不敢離:“姨娘到底生了姑娘的,姑娘還有幾月就要及笄了,之後還要議親,再怎麼著,也不會這會兒發落了姨娘的。”
還有半句百靈不敢說,此時至多是關著不放出來,真要徹底發落,那也是姑娘成婚之後的事。
百靈一條一條說給永秀聽。
“咱們先聽憑老爺的吩咐,過後姑娘再想辦法。”
永秀滿麵是淚,又委屈又酸楚:“想辦法?我還能想什麼辦法?”
“咱們找找……找找……”百靈說不上來,她也是到此時才恍然。
一樣是生了女兒,羅姨娘比老宅二房的周姨娘體麵得多,但有的也不過是半個房頭的掌家權。
這權一交出去,底下人哪個還會幫姨娘?踏上一腳都來不及!
金芍一並被關在了眠雲閣,蘇媽媽到這會兒了連個人影子都不見,都說樹倒猢猻散,姨娘既不是樹,那起子人連猢猻都不如。
永秀眼淚漣漣,隻是搖頭,說不出一句話來。
姐姐是不會幫她的,出了畫眉的事,姐姐心裡隻怕越看著姨娘倒黴越如願。
祖母和大伯母也一樣,祖母不知道還能罰得輕一些。
四姐姐,四姐姐也許肯幫她說兩句話,可四姐姐隔著房頭,她的話又哪有分量?
永秀突然就明白過來,姨娘說隻有她會為了她打算,隻有她們母女才是真的一條心,這些……原來是真的。
鬨了大半日,廚房將今天的食盒送了過來。
百靈提起心來,她悄悄把食盒拎上桌,打開一瞧,那顆心又落回了肚中,鬆了口大氣兒。
除開兩個雜蔬外,還有火腿小蝦子鮮筍湯,雞絲銀芽菜,玫瑰鹵果鴨,和雪菜小黃魚。菜都是時鮮菜,魚鴨都隻撿好肉送上來,可見廚房上沒想著要虧待姑娘。
永秀哪裡吃得下,百靈送到嘴邊也喂不進去。
隻好勸道:“有姑娘在,姨娘再如何也不會被苛待,吃食衣裳,冬炭夏冰,這些咱們想想辦法總還能送進去。”
“要是姑娘自己倒了,那姨娘在裡頭不知要受多少苦楚。”
“姑娘想想,是不是這個理?”
永秀根本就沒想過這些,她根本不知這世上還有苛待人衣食的事,她本來還在抽泣,此時怔怔望住百靈。
“是!是!廚房裡有沒有給姨娘送飯去?”永秀掙紮著站了起來,“姨娘受了驚嚇,得讓廚房給她送碗人參淡薑湯去。”
“眠雲閣裡還有幾個人在侍候?”
百靈連連寬慰:“姑娘莫急,姑娘先到榻上歇著,我就叫小鵲去問。”
沒一會兒小鵲回來了:“廚房上說已經送了飯去。”
小鵲的臉色不大好看,平日裡永秀瞧不出來,今日她卻看明白了:“還有什麼事,你都說出來!”
小鵲紮著手:“我問灶上給姨娘院裡送了些什麼菜色,灶上的人說……說就是按姨娘的份例送的。”
就跟老宅裡的周姨娘一樣,一頓飯四個份例菜,兩樣葷兩樣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