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即帝位侮辱人臣分王封栽培子弟(1 / 2)

卻說漢王與張良、陳平二人商議之事,乃是項羽已除,諸侯歸附,外亂既平,內防宜固。韓信功高望重,且握有兵權,不先下手為強,預令收回帥印,恐怕將來尾大不掉,一有二心,便難製服,所以要將韓信的兵權奪去,僅畀虛名,始足放心。他們君臣三個,商量妥當,即由漢王不動聲色,親自趨至韓信營中。

韓信一見漢王駕到,慌忙出迎,同入帳內,奉漢王上坐。但聽得漢王麵諭道:“將軍屢建奇功,得平強項,寡人欣慰之餘,始終不忘將軍之助。惟將軍連年征討,定已精神疲乏,理應及時休息,寡人之心稍安。況且天下既定,不複勞師,將軍可將帥印繳還,仍就原鎮去罷。”韓信聽了,無辭可拒,隻得取出印符,交還漢王。漢王攜印去後,過不多時,又傳出一令,說是楚地已定,義帝無後,齊王韓信,生長楚中,素諳楚事,應改封為楚王,鎮守淮北,定都下邳。魏相國彭越,勸撫魏民,屢破楚軍,今即將魏地加封,號稱梁王,就都定陶等語。彭越得了王封,自然歡喜,拜謝漢王,受印而去。

惟有韓信,易齊為楚,知道漢王記著前嫌,不願使他王齊。但既改楚,大丈夫衣錦歸鄉,也足吐氣,便遵了命令,即日榮歸。到了下邳,首先差人分頭去覓漂母,及受辱胯下的惡少年。漂母先到,韓信下座慰問,賞賜千金,漂母拜謝去訖。既而惡少年到來,早已嚇得麵無人色,叩頭謝罪。韓信笑道:“君勿懼,我若無君當日的一激,也未必出去從軍,老死牖下,至今仍是一個白衣人罷了。現授汝為中尉官。”惡少年謹謝道:“小人愚頑,蒙大王不記前事,不罪已足感恩,哪敢再事受爵。”韓信微笑道:“我願汝為官,何必固辭?”惡少年始再拜退出。韓信複與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故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張敖即張耳之子,是年張耳病歿,張敖嗣爵,——燕王臧荼等,聯名上疏,尊漢王為皇帝。疏辭略雲:

先時秦為無道,天下誅之。大王先得秦王,定關中,於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敗繼絕,以安萬民,功高德厚,又加惠於諸王侯,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處比,無上下之分,是大王功德之著,於後世不宣。謹昧死再拜上皇帝尊號,伏乞準行!

漢王得疏,急召集大小臣公與語道:“寡人聞古來帝號隻有賢者可當此稱。今諸王侯,推尊寡人,寡人薄德鮮能,如何敢當此尊號?”群臣齊聲道:“大王誅不義,立有功,平定四海,功臣皆已裂土封王,大王應居帝位,天下幸甚!”漢王還想假意推讓,哪禁得住內外文官武將,合詞再行申請,始命太尉盧綰及博士叔孫通等,擇吉定儀,就在汜水南麵,郊天祭地,即漢帝位。頒詔大赦,追尊先妣劉媼為昭美夫人,立王後呂氏為皇後,王太子盈為皇太子。

又有兩道諭旨,分封長沙、閩粵二王,文雲:

故衡山王吳芮,與子二人,兄子一人,從百粵之兵,以佐諸侯,誅暴秦有大功,為衡山王。項羽侵奪之,降為番君。今以其人長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諸郡,立番君芮為長沙王,欽哉惟命!

故粵王無諸,世奉越祀,秦侵奪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諸侯伐秦,無諸身率閩中兵,以佐滅秦,項羽廢而勿立。今以為閩粵王,王閩中地,勿使失職,以酬王庸。

是時諸侯王受地分封,共計八國,就是楚、韓、淮、南、梁、趙、燕,及長沙、閩粵二王,此外仍為郡縣,各置守吏。

天下粗定,漢帝便命諸侯王悉罷兵歸國,自己啟蹕入洛,即以洛陽為國都。特派大臣赴櫟陽奉迎太公、呂後及太子盈、公主等人,又遣人至沛邑故裡,召入次兄劉仲、從子劉信,並同父異母的少弟劉交。——正史僅雲劉交為漢高帝的異母之弟,餘皆未詳,大約是太公於劉媼逝世後,或繼娶,或納妾所生,無事可述,故不詳載,且太公被擄至楚營時,已無其人,想是一位不永年之人。——漢帝既已念及手足,自然要記得姬妾了。更將微時的外婦曹氏,及其所生之子肥,定陶戚氏父女,及戚氏所生之子如意,一同迎接入都。漢帝至裡,父子兄弟、妻妾子侄,陸續到來,齊聚皇宮,這一喜,真是非同小可。

正在十分得意的時候,忽由虞將軍入報,說有隴西戍卒婁敬求見。因為那時漢帝有意求才,不問賤役,且有虞將軍帶引,料是必有特識,即命入見。漢帝見婁敬雖然褐衣草履,形容倒極清秀,便語他道:“汝既遠來,未免腹中饑餓,現正午膳時候,汝且去就食,再來見朕。”

婁敬便去,稍頃即來。漢帝問其來意,婁敬正容奏道:“陛下定都洛陽,想是欲媲美周室麼?”漢帝點頭稱是。

婁敬又奏道:“陛下取得天下,卻與周室不同。周自後稷封邰,積德累仁數百年,至武王伐紂,乃有天下;成王嗣位,周公為相,特營洛邑,因為地取中州,四方諸侯,納貢述職,道裡相均,故有此舉。惟有德可王,無德易亡。周公欲令後王嗣德,不尚險阻,非不法良意美。隻是隆盛時代,群侯四夷,原是賓服,傳到後世,王室衰微,天下不朝,雖由後王德薄,究於形勢,頗有關係。欺弱畏強,人心皆同,致有此弊。今陛下起自豐沛,卷蜀漢,定三秦,與項王轉戰滎陽成皋之間,大戰七十次,小戰四十次,累及天下人民,肝腦塗地,號哭震天,至今瘡痍滿目。乃欲媲美周室,臣竊不敢附和,徒事獻諛。陛下試回憶關中,何等險固,負山帶河,四麵可守,就使倉猝遇變,百萬人可以立集,所以秦地素稱天府,號為雄國。臣為陛下萬世計,莫如複都關中。萬一山東有亂,秦地尚可無虞,所謂扼喉拊背,那才可操縱自如呢。”這一席話,說得漢王心下狐疑起來,因命婁敬暫退,即集群臣會議。群臣半係山東人氏,不願再入關中,離開鄉井。於是紛紛爭論,都說周都洛陽,傳國至數百年,秦都關中,二世即亡,況且洛陽東有成皋,西有肯龜,背河向洛,險亦足恃,何必定都關中,方謂萬世之基呢?漢帝聽了,更弄得沒有主張。想了半天,隻有召那位足智多謀的張子房來,解決這事。

原來張良佐漢成功,早已看出漢帝這人,隻可以共患難,不能夠共安樂,便借要學導引吐納諸術,以避嫌疑。3平日非但足不出戶,而且避去穀食。有人問他何故如此?他答道:“我家累世相韓,韓為秦滅,故不惜重金,設法替韓複仇。今暴秦已亡,漢室崛起,我不過憑著三寸之舌,為帝王師,自問應該知足,所以要想謝絕世事,從赤鬆子遊,方足了我心願。人間富貴,於我如浮雲。諸君若肯相從,我亦歡迎。”漢帝聽到這些說話,自然毫不疑他,因此許他在家休養。若有大事,仍須入朝參與。此時既為建都問題,自然少不得他了。張良奉召,不敢怠慢,入見漢帝。漢帝便將婁敬所陳,以及朝臣之意,告知張良。張良道:“洛陽雖是有險可守,其中平陽居多,四麵受敵,實非萬全之地。關中地方,左有肇函,右有隴蜀,三麵可據以自守,一麵東臨諸侯,萬無一失者也。昔人一金城千裡,之言,確非虛語。婁敬能夠見到,乃陛下盛世人材,伏乞允淮施行!”漢帝聽了,方始決定擇日啟行。到了櫟陽,丞相蕭何,迎接聖駕,漢帝與說遷都之事。蕭何道:“秦關雄固,形勢最佳,惟項羽焚宮以後,滿目邱墟,自應趕造皇宮,及多數市房,方可請陛下遷往。”漢帝便在櫟陽暫時住下,命蕭何西入鹹陽,速行修造宮殿。

漢帝因將各處的小小亂事,對付平靖。大漢六年,漢帝仍還洛陽,惟以項羽部將鐘離昧,尚未緝獲,不甚放心,便下諭嚴緝鐘離昧,勿得有誤。沒有幾天,就有人來密報,說道鐘離昧已為楚王韓信,留於下邳,甚為倚重。

漢帝聽了,嚴旨申斥韓信,限他立將鐘離昧解都治罪。韓信奉旨,複奏詭稱鐘離昧並未來邳,已飭所屬通緝等語。

漢帝已經惡他欺君,加之韓信出巡,聲勢異常威赫,又有嫉之者,密告漢帝,漢帝乃召陳平進見,問計於他。

陳平道:“這事隻好緩圖。”漢帝發急道:“造反大事,怎好緩圖?”陳平道:“諸將之意若何?”漢帝道:“都請朕發兵征討。”陳平道:“諸將何以知他謀反呢?”漢帝道:“諸將見其舉動非常,故有此疑。”陳平道:“陛下現在所有將士,能夠敵得過他否?”漢帝道:“這倒沒有。”陳平道:“既然如此,哪好去征討他?所以臣說隻好緩圖。”漢帝道:“卿最有謀,必須為朕想出一個萬全之計。”陳平躊躇半晌道:“古時天子巡狩,必大會諸侯。臣聞南方有一雲夢澤,陛下何妨傳旨出遊其他,遍召諸侯全集陳地。陳與楚鄰,那時韓信,自來進謁,隻要一二武士,便可將他拿下。此計似較妥善。”漢帝聽了,連稱妙計,當下傳旨召集諸侯,會於雲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