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武駐守漣水大關已經有一個月了,而且看起來, 他還會繼續在這裡待下去, 直到鄭國不再有船開進來。
到此時他才發現薑姬一定要掌握鳳城、漣水的原因。正因為從晉江開始這條河就已經在他們的手中,現在才能從鄭國運糧進來, 不驚動任何人的, 把這些糧食送到樂城。
而她現在又盯上了通洲, 最近她和龔四海在聊的都是通洲和袁城這兩個地方。
說不定等到明年的上半年,他的兵就該送到這兩地去了。
薑武在心裡想著, 眼前又有一條船破開薄霧向這裡駛來。
大關上站著許多士兵,手舉巨大的火炬在空中揮舞,在起霧的河麵上, 隻有這樣才能讓船看到。
兩岸也燃起火炬來,船放下船錨,船速開始減緩。
岸邊也開始放下小舟, 上有弓兵,手握巨箭,慢慢向大船靠近。
天已近黃昏,漣水大關內外都點起了火炬, 把這一片水麵照得像白晝。
薑武披上了皮裘, 秋天的江麵還是很冷的。他看向江上的士兵,問身邊的人:“鼎食煮好了嗎?底下的火不能熄,要讓大家一下船就能吃到熱飯。”
身邊的小兵一邊吸著口水一邊點頭:“好了!我剛才去看,鼎中放了好多雞蛋和肉啊!還有很多炸魚呢!”靠江吃魚,他們有的人在沒有跟著將軍之前隻吃過家鄉小溪裡手指長短的細魚, 沒想到來到這裡後,魚都有手臂長短,一條魚就夠他吃飽了,就是要吞刺,吃起來不舒服。
薑武問他:“現在會吐刺了嗎?”
小兵搖搖頭,道:“魚都炸焦了,刺也能吃。”
薑武:“我也不會吐刺。”
所以,她才讓粗役炸魚給他吃,還把魚削成薄片,炸得焦脆,咬一口,油都會滴下來的香!
小兵驚訝道:“將軍也不會吐刺?”將軍不是什麼都會嗎?
薑武向前幾步,看到船上的糧食已經開始往下卸了,就轉身離開了。
他來到了營中吃飯的地方,當中二十隻大鼎一字排開,每個鼎前都排著一列長隊,每人手中一隻竹筒或木筒,等著上前盛飯。
鼎食是煮好的穀飯,放了肉和雞蛋,旁邊還有一個巨大的草筐,裡麵是炸製好的魚塊,軍中的粗役還在不停的往裡添東西,現在炸的是香雲。
他走過去,自有粗役替他送上晚飯,跟大家的一樣,也是鼎中煮的各種穀物混成的飯,冒尖一碗,另有兩個碗裡放的是炸魚塊和炸香雲,桌上有豆醬和醬菜,大家可以隨便吃。
由於薑姬大批的購入鄭糧,所以最近軍中的穀飯越煮越稠,穀米放得越來越多,他看到同桌的幾個小將吃得頭都不抬,捧著陶碗大口大口往嘴裡扒,嚼都不嚼的直接吞下去。
她說過,看他們吃飯很嚇人,生怕他們吞太快把喉嚨燙壞了。
薑武被她這麼天天說,隻要跟她同桌就會被她這麼歎上一回,現在捧起碗來吃飯,也學著嚼兩下再咽了。
等他吃完一碗抬起頭來,看到同桌的小將們全都一口一口嚼嚼再吃,還偷偷看他。
鼎中的食物熱氣一夜都不會散,巡邏回來的人也可以隨時吃到熱氣騰騰的食物。薑武交待人隔兩個時辰就要在鼎下重新點火加熱鼎食後就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他護送卸下的糧食向樂城出發。
薑姬已經帶薑旦搬回了蓮花台,這也同時帶動了行宮附近百姓們的一次大規模遷移活動。這種事一年會發生兩次,每當薑旦從行宮搬回蓮花台,或從蓮花台搬到行宮,城外的道路上就會擠滿了車馬,還有很多是背著行李的學子,讀書人。
當然,也有很多商人。
樂城內外兩座大集變得更熱鬨了。
小星和其他宮女們坐在一輛車上,車搖搖晃晃的,前後左右都蕩著煙塵。宮女們愛惜容貌,怕被灰塵染在臉上,讓臉變得不好看,都紛紛戴上了麵紗。
一個宮女說:“真羨慕春華宮的人,你們看,王後的車行進時,前後左右都沒車走呢。”
這樣就不會有灰塵了。
聽說可以看到王後的車駕,宮女們紛紛擠在車門和車窗前。
小星捧著肚子,也不由自主的把頭伸出去。
王後的車駕很好認,它緊緊跟在前方大王的車駕後,比大王的車略小一點,上方的華蓋小一點而已。
王後的車駕前後左右都有許多侍人跟隨。
這時,前麵王駕處過來一行侍人,捧著東西,後麵王後的車駕就停了,跟著從車駕中出來兩個宮女,對侍人行禮,把侍人手中的東西接了過去。
“不知大王送給王後的是什麼?”
“一定是好東西!”
“那還用你說?”
宮女們嘻笑著,紛紛猜測起來。
小星的心中滿是苦澀,默默坐了回去。
宮女們平時雖然很照顧她,卻不會再把大王和王後那邊的事告訴她了,她再想打聽什麼也不可能了。何況現在她真的隻是一個宮女了,沒有了姓氏,家族也不會再承認她,聽說,她的哥哥也不能再進宮了,連他的朋友都在埋怨他騙了他們,害他們失了大王的寵信。本來贈大王婢女應該是會和大王的關係越來越好,誰料他們家暗中打著這樣的主意,結果他們家沒落著好,彆人家也受了連累。
小星茫然的撫摸著她的肚子,在她成了宮女後,這個孩子……也不再有用了,大王有王後,不會在意一個宮女之子,公卿大臣們也不會把這個孩子放在心上。
還是就如大王所說的,如果是個公主,說不定會更好。
蓮花台和之前沒什麼不同,但舊時風景,此時看來倒有一種新奇感。至於重新登上摘星樓的薑姬感覺格外不同。
今天,她剛得到刑家的消息。
刑家確實是想逃的,但沒跑得掉。守屍的人太多了,都等著刑家倒下分一口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