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相見恨晚(1 / 2)

花千變 姚穎怡 4488 字 7個月前

明大老爺拂袖而去。

妻子惦記娘家,這無可厚非,可那案子真若是衙門裡有了定論,他這做姑爺的,幫忙出力這都是理所應當。

可如今還什麼都不知道,甚至連那樁命案是怎麼回事都不清楚,就去找承恩公府出麵,這就是胡鬨了。

找承恩公府做什麼?不外乎就是來給保定的知府衙門施加壓力。

保定府緊鄰京城,本朝其他地方的知府是正四品,保定知府卻是從三品!

曆來保定知府幾乎都是隻做一任,任期滿了便調入京城,由此可見,能來保定做知府的,無論政績還是人脈,哪個會是一般人?

真是可笑,吳舅母居然還要到京城搬承恩公府來施壓,先不說這個案子,十之八、九和承恩公府有關係吧,哪怕真的沒有關係,承恩公府也不會過來。

再說,吳舅爺去衙門也隻是配合調查而已,明大老爺已經托人找衙門的熟人問過了,這案子已經認定是自殺,吳家不會被定罪,頂多就是平添了晦氣而已。

明大老爺越想越氣,越走越快,差一點就和迎麵跑來的小廝撞個滿懷。

“大老爺,霍姑爺到了!”

明大老爺用力甩甩腦袋,把那些煩心的事情全都甩到一邊。

待到明大老爺看到霍譽請來的長輩和媒人時,便把吳家的爛事徹底拋去了九霄雲外。

明大老爺托祁文海打聽過,彆看本朝允許勳貴子弟科舉出仕,可霍家能考過會試的,迄今為止也隻有霍展旗一人。

霍展旗就是霍家最有學問、功名也是最高的人。

明明霍家有那麼多長輩,霍譽卻單單請了霍展旗過來,就這份細致的用心,就讓明大老爺很暖心了。

再看媒人,餘郎中雖然初到京城,名聲不顯,可他卻是進士出身,清雅謙和,風度翩翩,很是令人賞心悅目。

幾人相談甚歡,聽說霍展旗致仕之後便辦了族學,明大老爺佩服不已。

東城明家的族學,說了十年了,至今也沒有辦起來,至於西城明家,到如今也隻有三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擁有自己的族學。

霍展旗便建議,可以辦個私塾,初期不必拘泥於族中子弟,隻要願意送孩子來讀書的,全部接收,一邊培養學生,一邊也是在培養先生,隻要堅持不懈,用上十幾年,族中子弟漸漸多起來,族學的基礎便打好了。

“曆經十幾年,桃李滿園,已經不僅是族學了。”霍展旗說道。

他也是這樣做的,明家是書香門第,家學淵源,總能出一兩個讀書種子。

不像霍家,霍家的子弟從娘胎裡就會打架,舞刀弄棒一學就會,讓他們靜下心來讀書,和讓張飛學繡花一樣,看著就關疼。

餘郎中也有經驗,他們餘家在江南有書院,而書院最初就是餘家的族學,他考上舉人之後,還曾在書院裡做過一年先生。@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明大老爺和明二老爺卻俱是眼睛放光,想辦族學是小叔的願望,可惜小叔英年早逝,老太爺也心灰意冷,連家都不回了,更彆提族學了。

若是能在他們這一代把族學辦起來,小叔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霍譽看著他們談得眉飛色舞,好幾次想要出言打斷,你們不是要議親嗎?怎麼說起辦學來了?

好不容易這幾位聊完辦學,又一起看向明三老爺,三老爺八月秋闈,於是大家又開始說起了秋闈,這次秋闈主考,恰好是餘郎中的同窗師兄,二人是同一位師傅。

明三老爺大喜,餘郎中便說起這位師兄的喜好,又一拍腦袋:“我怎麼忘了,我家裡收著他的一本集子,去年新出的,我回京後就讓官驛給你送過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