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無雙飛將(2 / 2)

銀狐 孑與2 6209 字 11個月前

劇烈的消耗之下,楊懷玉也沒有了剛出城時刻的優雅無雙,整個人像是被從鮮血裡撈出來的一樣。

一手鐵槍,一手盾牌,在亂軍之中所向披靡,帶著部隊使勁往外衝,血氣湧動間,竟嚇得遼國騎兵不敢阻攔在他麵前。

已經變得鮮血淋漓的阿木爾狂叫一聲,揮舞著鐵錘攔住楊懷玉,他很清楚,隻要自己攔住楊懷玉片刻鐘,這些從龜殼裡出來的大宋軍卒都要死在這裡。

楊懷玉揮手一刀逼退阿木爾,長槍刺進了另外一個壓著大宋騎兵廝殺的遼國騎兵,冷笑一聲,不等舊力耗儘,一聲大吼,就生生的向阿木爾的腦袋斬了過去。

阿木爾連忙一低頭,長刀砍在阿木爾的背部的鎧甲上,竟然在上麵劃出一道巨大的豁口。

阿木爾隻覺得後背發涼,慘叫一聲,轉動韁繩,想要逃跑。

楊懷玉很想追上去,可是看到自己身邊身手重圍的部下們,還是放棄逃遁的阿木爾轉身救援部下。

副將帶著士卒們殺過來的時候,楊懷玉身邊隻剩下寥寥幾百人,目之所及全是凶悍的遼國人,戰鬥進行的極為慘烈。

到了這個時候,大宋的士卒和遼國的士卒差距已經不大了,都憑的是一股子氣,身體素質的區彆反而不重要了。

楊懷玉如今就是一個信仰,左槍右盾在亂軍之中衝殺,哪裡支撐不住了哪裡就會出現他的身影,哪裡的敵人最多,他就會出現在哪裡。

十幾名最精銳的遼國騎兵對楊懷玉的圍追堵截都毫無作用,這個堪稱殺神的男人,總是能擊殺攔在自己麵前的敵人,而後出現在他該出現的地方。

一個滿臉都是胡須的遼國騎兵見滿身鮮血的大宋副將衝殺過來,調轉馬頭迎了上去,距離很近,副將甚至能看清他的每一根胡須的長短!

副將冷笑一聲,毫無畏懼的向他揚起刀子。

他踏上幽雲十六州的土地時就清楚,這是自己絕無僅有的機會,收複故土,新帝登基,一切的一切都告訴他,這個時候獲得的功勞,比他在平時殺一萬個人還要多。

出人頭地就在今日。

“為了老子的榮華富貴!”

副將獰笑一聲,然後,兩柄馬刀就撞擊在了一起,兩馬交錯的時候,副將的鎧甲上爆起一溜火星,即便在這沙塵滾滾中也看的分外清晰。

遼國騎兵的武技很高,但副將絲毫不弱於他,他在自己的鎧甲上留下一道印痕,副將的馬刀同樣在他身上留下一道清晰可見的痕跡。

騎兵衝殺的時候,人的力氣並不重要,隻要能握緊武器就夠了,重要的是看馬匹衝擊時的力量,以及兵器的質量。

副將的武器明顯質量好於遼國如今的武器,所以隻要他的馬刀找對角度就可以輕易地撕開對方堅固的鎧甲。

因此,遼國騎兵在戰馬奔出一段距離後,就突然停下腳步,接著,身體在馬背上晃了晃,一頭栽在地上。

新城裡的大宋軍卒不斷往外衝殺,戰線被拉的越來越大,到最後,站在城樓上,肉眼可見的地方,到處都在廝殺。

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信念拚命。

戰事之淒慘,讓能看到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到心驚肉跳。

遼國人的收兵的長號吹起來了,大宋軍卒的戰鼓也響了起來。

兩支大軍趁著天空最後一絲光亮,相互仇恨的對視著,緩緩後退。

楊懷玉提著長槍,站在城門口,目送遼國人回到幽州城內,直到他大宋最後一位軍卒進入城門之後,他才調轉馬頭。

路過城牆的時候,他看見一個驚恐的平民坐在屍體磊成的小山上,麵前發生的一切讓他全身發軟,根本站不起來。

楊懷玉舉起長槍,麵對他,那個平民似乎知道等待自己的命運是什麼,於是緩緩地閉上眼睛,表情竟然出現了一絲放鬆。

長槍刺進了平民的衣服,槍杆子稍微一挑,平民就穩穩的落在他的肩上。

汗血寶馬帶著兩人進入了城門,而後,一群趕著馬車的軍卒舉著火把走向死寂的戰場,對麵的幽州城發生著同樣的一幕。

活人的戰爭結束了,接下來就是為自己的同胞收屍,等戰爭結束後帶他們回家。

“隨便找個地方讓他呆著,等大軍回來後放他離開。”

楊懷玉從背後把那個平民提出來,遞給收治傷病的軍醫。

軍醫點點頭,看著滿身鮮血的楊懷玉:“大將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