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第 138 章(1 / 2)

*

民間俗語,要想小兒安,三分饑和寒。

這句俗語前朝的時候就有,意思是想要讓小孩兒健健康康平安長大,就不能給孩子吃太飽、穿太暖,七分飽七分暖就夠了。

但是這個分寸很難把控,大人自己都控製不了什麼叫七分飽,更不用說小孩子了。

阿哥格格身邊的奶嬤嬤的確有拿捏主子的意思,不過說到底還是她們以為這樣對孩子好。既能拿捏主子,又能把主子養好,何樂而不為?

三個內務府大臣儘數被革職,差不多可以說是從天而降的無妄之災。他們私底下有小心思,但是手段絕對不敢在皇子皇女身上使,錢重要,命更重要,他們還沒傻到那種地步。

萬萬沒想到最後竟然因為奶嬤嬤心大想拿捏主子而落馬。

幾個內務府大臣知道真相的時候人都傻了,他們知道他們的位子被很多人盯著,但是因為這個被革職,是不是有點離譜?

奶嬤嬤們的確有錯,她們不該心大到想控製主子,這樣的話隻處理奶嬤嬤就好,何必把整個內務府都攪和的不得安生?

沒辦法,掌握他們生殺大權的是皇帝,皇帝不想和他們講道理,他們有再多辯解的說辭也沒用。

內務府人心惶惶,宗室王親的府邸裡也哭聲一片,王爺貝勒們還能忍住眼淚,隻是痛罵自己沒文化吃了大虧,後院的福晉姬妾們可忍不住。

家裡男人爽快了提上褲子走了,懷胎十月闖鬼門關生孩子的是她們,她們心疼那些沒養成的孩子不行嗎?

到底哪兒傳出來的俗語,就該把那人的嘴撕爛不可。

醫術博大精深,幾輩子都不一定能學精學通,他們滿人看不懂漢人的醫書,還不是大夫說什麼就是什麼。

不行,得學,現在是找出原因了,要是還和以前一樣兩眼一抹黑,她們怎麼知道孩子是沒吃飽還是真的該清淡飲食?

各府的福晉回家後都拉著自家男人哭,王爺貝勒們後院可能溫柔小意的姬妾居多,但是在這年頭,當家主母要麼是蒙古來的女中豪傑,要麼是滿洲大族出來的姑奶奶,脾氣是一個比一個不好惹。

出門在外她們可以給男人麵子,回家關起門來什麼樣那就各憑本事了。

王爺們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後也傷心不已,但是孩子沒都沒了,將來再生的時候好好照顧就是,一個二個的反應不像福晉們那麼大。

然後,他們就迎來了噩夢。

已經遠離學堂好多年的宗室王親們,在後院福晉姬妾的軟硬皆施下,痛苦不堪的開始了新一輪的學習生涯。

一時間,京城的啟蒙書被搶購一空,醫書的銷量也好了不少,有些心思活絡又有餘力的大夫甚至趁機寫了好多小兒常見病症的文章交給各個書坊,光潤筆費都收的手軟。

當然,書坊也不是什麼文章都肯收,他們特意去太醫院那邊請了兒科聖手坐鎮,確定文章寫的沒問題才會印出來。皇上現在對那種事情特彆緊張,他們絕對不會傻不愣登的往槍口上撞。

就是多花點心思,也得確定萬無一失才行。

八旗閱兵照常舉行,往年閱兵那些王公大臣討論的都是今年的武器怎麼樣,再暢享一下接下來打哪兒,今年不一樣,今年討論的全部都是最近學了多少有用的醫案。

這年頭早夭的孩子那麼多,不光隻有滿洲勳貴家的孩子,漢人家的孩子也不少,隻是沒有宗室王親家裡顯得那麼觸目驚心。

入關那麼多年,如今朝中的中堅力量基本上漢語說的比滿語順溜,隻有和太皇太後一輩兒的老人還說滿語蒙語,為了家裡小輩們的生命安全,他們學起醫術來那叫一個頭懸梁錐刺股。

就是能堅持下去的沒幾個,過了興頭之後又恢複原樣,寧願花大價錢養十個大夫住家裡也不願意再看醫書。

世上無難事,隻要肯放棄。

人要有自知之明,不是讀書的料就彆讀了,讀到最後不光自己難受,還玷汙了那些清清白白的書。

大不了把私房錢全部交出來,他們沒事兒不再去外城鬼混,省下來的錢全都用來培養大夫,這總行了吧!

年後不久,遏必隆和曹寅就歡歡喜喜的回了京城,鼇拜和蘇克薩哈還要在那兒多待幾個月,稅製已經修改完成,接下來一年是最要緊的時候,去年年底那些不肯交錢的在期限內把錢補上朝廷能當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如果不願意補,那就隻能請他們到衙門坐坐了。

治國嘛,也不能太死板,太死板了對誰都沒好處。

能用錢來解決問題,官府也不是不能網開一麵。

曹寅在江南乾的風生水起,和他爹小心謹慎的風格一點都不一樣,直來直去的手段打了江南那些人一個措手不及。

所有人都覺得曹寅和曹璽這父子倆的手段應該差不多,父子倆一脈相承才對,小年輕不知道輕重,辦事隻能比他爹更小心,誰知道那小子嘴上說什麼就是什麼,沒有半點彎彎繞繞。

官場上誰不是一句話裡麵十個意思,猛不丁冒出來個愣頭青,能反應過來才怪。

小曹同學不在乎彆人怎麼想的,他和他爹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配合的異常默契,他爹這些年臉上的褶子都少了很多。

“曹侍衛,好久不見。”隆禧溜達到乾清宮,看到久違的小曹同學立刻上前打招呼,“升官的感覺怎麼樣?”

“給阿哥爺請安。”曹寅咧嘴笑的開心,蹲下來擠眉弄眼,“升官的感覺好極了。”

他在江南忙活大半年不是白忙活的,回到京城就升了二等侍衛,皇上還給他分了佐領讓他管。他還不到二十歲就分到了佐領,縱觀整個京城,除了宗室王親還真沒幾個能和他相提並論的。

要不是他太年輕,憑他之前的功勞,升一等侍衛也使得。正三品的武職,出去曆練一圈回來就是二品大員,年紀輕輕就堪比人家奮鬥大半輩子,不嘚瑟不行。

宮裡消息靈通,隆禧經常被皇帝拎著旁聽朝政,對江南那邊的情況非常了解。但是奏折上看到的和當事人說的不一樣,他還是想聽當事人來講。

這次和以前不一樣,他的老夥計鼇拜還在南邊沒回來,連過年都騰不出時間回京,可見那邊已經忙碌到什麼地步。

什麼?蘇克薩哈?

蘇克薩哈咋啦,一起忙著唄。

七阿哥的雙標一點遮掩都沒有,還好蘇克薩哈不在,不然非得被氣死不可。

曹寅知道他想聽什麼,看周圍沒有其他人便小聲說道,“阿哥爺不用擔心,太師在南邊好著呢,沒人敢讓他不痛快。”

該擔心的不是鼇拜,而是蘇克薩哈。

兩江總督麻勒吉是鼇太師本家,都是正黃旗的蘇完瓜爾佳氏出身,就算明麵上不敢表現出來,辦事兒的時候肯定也會向著自家人。

吏部辦事兒的時候為什麼要避免父子兄弟在同一個衙門,防備的就是這種情況。

人非聖賢,向著自家人乃是人之常情,不是說公正就能公正,有時候不知不覺就偏過去了,還是事先就避開最為妥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