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 歡聚時(1 / 2)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 則美 12344 字 3個月前

永和宮的大太監趙金銀在德妃等的望眼欲穿的時候抱著拂塵歡喜的跑來:“來啦,來啦,這次看準了,格格回來啦。”

他正說著,門外就跳進來一個人,德妃還沒看清楚,海棠就提著衣袍三兩步跑到德妃前麵,一把抱住她,大喊:“額娘,我可想你啦。”

說著就緊緊的抱著德妃把人抱了起來。

德妃高興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因為猛的兩腳離地,心裡麵又有些怕,嘴裡說:“放額娘下來,你看你這孩子,這也忒沒規矩了。”

德妃雖然嘴上這麼說,站穩之後她趕緊摟著海棠,先對著海棠上下打量了幾眼,就覺得走的時候還是個小毛團子,回來就已經是小大人了。孩子長得也太快了,當時忍不住眼眶紅了,趕快拿手帕在眼角摁了摁,把人往屋子裡帶:“快來,快進來坐著,這一路上累了吧,想吃什麼用什麼,儘管說,額娘早準備好了。”

桂枝和十四想說話,愣是沒插進去,十四跟著她們母女跟的緊緊的,期間跳了幾次喊著額娘姐姐都沒人搭理他。哪怕他都拉著姐姐和額娘的衣服了,也沒人扭頭看他一眼。

德妃這會眼裡隻有海棠,拉著人進屋,對著坐在榻上的兩個兒子嫌棄的說:“起來,不知道動一動啊!”

今天看著倆兒子尤其不順眼,沒點眼力勁兒。

四阿哥和六阿哥趕緊給她們母女騰地方,都一臉哀怨的看著德妃。他們倆也是出門剛回來,這待遇差的也太遠了吧!

德妃拉著海棠的手坐下說:“渴不渴,餓不餓?哎呀,你都瘦了?我就說外麵苦,哪裡比的了宮裡,你看看你,養的一身肉都沒了!”

四阿哥說:“她都大了,又不是小孩子了,也該瘦了。”

六阿哥也說:“是啊,她都不是小孩子了。”您是真想養個大胖妞呀,而且這也沒瘦到哪兒去啊,看著也挺圓潤的。

德妃對著這兩人看了一眼,臉都已經拉下來了,想著今日先不跟這倆小東西計較,隨後一臉笑容的跟外麵說:“趕緊把茶端上來給海棠潤潤嗓子。”

十四和桂枝都爬上了榻,海棠一隻手被德妃拉著,一手正捏弟弟的臉。

這時候四福晉進來,從身後宮女的手裡端了茶,先給德妃放了一杯,又給給海棠放了一杯。

海棠當時沒留意,桂枝和十四都叫了一聲嫂子,海棠趕緊轉身,就看到一個年紀不大的小姑娘梳著婦人的發式一身光鮮的站在榻邊。

海棠趕緊把手從德妃手裡抽出來,下了榻拉著四福晉說:“原來是嫂子,怎麼是嫂子端茶,該我給嫂子端,怪我怪我,回來沒給嫂子請安呢。”

四福晉趕緊扶著海棠:“使不得使不得……”

主要是海棠有爵位在身上,四福晉不敢讓海棠行禮,趕緊看德妃。

德妃就說:“你們兄弟姐妹隻論家禮即可。”就是外麵這些皇子們相遇,除了對太子大禮參拜大家也都是拱手而已。

海棠到底是淺淺的給四福

晉行了禮,拉著她送到德妃身邊坐著,高興的跟德妃說:“額娘,您都是婆婆啦。”

德妃一臉感慨的說:“是啊,這日子真快,一轉眼感覺你嫂子在咱們家好久了,跟早就在咱家一樣呢,你不在的這段日子,都是你嫂子陪著我說話,平時也是幫了我大忙。”

德妃既然這麼說,海棠自然再三奉承四福晉,日後陪著德妃的也就是這些兒媳婦了,閨女是留不住太長時間的。

隨後海棠轉身跟四阿哥說:“四哥,我走的時候說回來參加您和嫂子的婚禮,到底是沒趕上。”

四阿哥無所謂,“沒事兒。”

海棠看他這反應,而且到現在為止,他們夫妻兩個都沒有互動,不像是夫妻和睦的樣子。

她看了一眼德妃,德妃也發現海棠看出來了,想到老四成親都大半年了還是這個模樣,心頭因為見女兒的喜悅褪散了一點。一邊歡喜於女兒的敏銳,一邊為老四兩口子發愁,就說:“你人沒回來也就算了,既然回來了,就不可小氣,給你哥嫂的賀禮準備了嗎?”

“備了,這禮物讓我四哥和四嫂一起去我王府裡請才行,是我回來的時候路過我一個朋友的草場,他說他們那裡的菩薩靈驗,擅長鎮宅保平安,我特意拿幾千斤鹽替四哥四嫂請了一尊。”

然後海棠壓低聲音跟德妃說:“足金的。”

德妃剛想念一句阿彌陀佛,聽到這三字頓時覺得這孩子沒法說!

她真想上去擰著這丫頭的耳朵,跟她說對佛祖菩薩尊敬點。可一想,這剛回來,這是自己白天盼夜裡盼才盼回來的姑娘,算了算了,等會她自己去給菩薩上柱香吧。

不知道四阿哥是不是受了德妃的影響,他也虔誠信佛,聽了這話想著是妹妹的一片心意,也挺高興的,就說:“行,回頭回宮的時候,我帶著你嫂子去你府上一趟,菩薩是要親自請才行。”

十四就嚷嚷:“九姐,我們的禮物呢,你出去一趟沒給我們帶東西?”

壓根沒有給這些人帶,海棠畢竟是從西邊到東邊兒,中間跨越的距離那麼遠,哪能帶那麼多零碎。海棠也想好了,這些禮物都在京城買就行了。所以她說:“彆急,等我王府那邊整理好了送來,保管有你的份兒,缺了誰的也不會缺了我小弟弟的。”

十四果然高興起來。

看到滿屋子的人都開心,而且這幾個孩子都在自己身邊,德妃此時真的覺得心滿意足了。在這種滿心歡喜的時候,她心裡麵隱隱的有一種憂慮,也不知道這種骨肉團聚的日子還有多少,畢竟海棠日後會常年不在宮裡,桂枝早晚要嫁出去,團聚的日子真是過一日少一日,好日子真的是數著過的。

今日各位皇子回來之後都去宮妃麵前拜見。

康熙也到了太後跟前陪著太後說話。

太後這個時候沒心思搭理康熙,雖然人在座位上坐著,嘴裡也正和康熙說著話,但是總在說話的時候突然打斷了康熙,跟身邊的人吩咐一句:“我記得有石榴,讓他們榨汁兒,小花骨朵愛喝。”“她那

邊的被子曬了沒?對了,給她送一些澡豆過去。”“換洗的衣服都準備好了吧?”

三番兩次下來,康熙也不說話了。太後自己想了半天,覺得很多事兒都已經吩咐過了,該是沒有什麼遺漏。

這才問康熙:“你剛才說到哪兒了?”

康熙哭笑不得,這恐怕是全天下唯一一個能拿這種態度這種語氣跟他打交道的人了。

“朕說,老五也不小了。”

雖然小花骨朵是太後的心頭肉,但是老五那也是一塊心頭肉。

聽到康熙說老五,太後就說:“是不小了,也快娶媳婦兒了,你怎麼安排他呀?”

太後這話能理解為怎麼安排他的婚事,也能理解為成婚了之後該怎麼立業。

以太後的脾氣秉性,是不會問的這麼複雜的,八成是隨口一問。雖然問的不複雜,康熙想的就複雜。

不過他今天是有備而來,也沒有跟太後繞彎子,直接開門見山的說了。

“回來的路上,您心愛的小花骨朵跟朕說,她五哥倒是可以去宗人府跟著當差。朕想了想,這差事也確實是符合老五那綿軟的性子,所以今兒來問問您是什麼打算的?”

太後問道:“宗人府?不就是管著家裡麵的這檔的事兒嗎?”

康熙點了點頭,宗人府忙的事兒也就是記錄好族譜,這事隻要認真細致點兒就夠了。如果有彆的事兒老五應付不過來,他還有副手可以差遣。

太後很滿意:“沒有彆的地方更適合他的了,在宗人府既清閒又體麵,就這樣吧。”

然後很滿意的說:“還是小花骨朵想著她哥哥,這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十一也是個好孩子呢。”

康熙笑著點頭,想到十一的身體不好,是這十幾個兒子裡麵最弱的一個,他趕緊問:“朕不在的這段日子十一身體如何?”

說到這個太後就開心不起來了:“你走了就病了,喝了一個多月的藥,晚上發熱,白日還好,但是提不起精神。治好了沒幾天又複發了,反反複複折騰了一個多月,前兩天看著才有點精神,好不容易養出來的肉又沒了,現在瘦的跟木杆似的,我愁著呢。”

說到這裡,她拉著康熙的手說:“我覺得他大概是讀書太累了,以前沒去讀書的時候也生病,三五天就好了。後來去讀書了,那是隔三差五的病了。我思來想去,八成是起的太早睡的太晚的緣故。要不然日後讓他睡到天亮了再去讀書?”

康熙聽著,覺得老十一像是在裝病啊!

他心裡不動聲色,就說:“再看看吧,看看今年入冬的時候是個什麼樣子,要不行就休學幾年,學問要緊,孩子的身子骨更要緊。”

太後聽了趕緊點頭:“是是是,你說對,這才像個阿瑪該說的話。”

康熙微笑不語,就轉身跟太後身邊的一個嬤嬤說:“派人跟宜妃說一聲,給五阿哥準備些東西,讓他日後下午不必再讀書了,先去宗人府轉轉。”

太後說:“不用,東西我準備,回頭我打發他去雅

布家裡一趟,好歹如今的宗令是雅布??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總要讓雅布帶帶他。”

康熙說:“您都給他操那麼多心了,準備些衣服禮品這些還是讓宜妃去做吧。”

在公認做事不靠譜的太後眼裡,宜妃也是個不靠譜的,於是太後就說:“算啦,跟他們母子說個好消息就夠了,剩下的事兒我給老五辦了。”

對著嬤嬤揮了揮手,嬤嬤就退了出去。

尚書房這會沒放學,老九他們還在苦哈哈的讀書,宜妃前麵就五阿哥坐著,宜妃也是對這五阿哥左看右看,說了一句:“瘦了。”

六格格的嘴角抽動了兩下,想說這哪裡瘦了?

她跟宜妃說:“姨媽,我看著五弟更精神了呢。”

六格格就問五阿哥第一次去參與圍獵是什麼感受?吃住都習慣嗎?這次哪位兄弟斬獲最多?

五阿哥就開心的跟大家講這些天的經曆,在宜妃聽來,老五這次還是去混日子呢,這次出頭的是老七,老七跟著裕親王去兵部了。

宜妃就想提著老五的耳朵問問:老七都出頭了,你和老六怎麼就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