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6 章 時代變(1 / 2)

兩路大軍,北路向北在半路阻擊準噶爾部,南路直接上草原。經過布置任務、計算糧草、測算火器重量後,兩路大軍各自領了自己的糧草輜重開始誓師出征。

此次參與大戰的有六萬大軍和兩萬輔兵共八萬人,這樣的大軍已經消耗掉幾年的存糧了,如果此次出征沒有什麼收獲,三五年內再難組建起這種規模的大軍。

南路多羅貝勒皇七子胤祐為主將,青海提督嶽升龍為副將,領兩萬精銳一萬輔兵,調用雲貴川康四地糧草,雲貴川康協助進攻,各地隨時接應。

北路由和碩勇憲郡王皇九女班布拉為主將,一等公火器營統領佟國綱為副將,領四萬精銳一萬輔兵,調用青甘寧疆四處糧草,青甘寧疆四處隨時接應。

海棠在誓師大會上宣讀十七律五十四斬,在咚咚咚的鼓聲中點將完畢,南北兩路大軍向各自目的地而去。

分彆時候,七阿哥作為哥哥跟海棠和十三十四囑咐:“戰場上刀劍無情,你們要保護好自己。特彆是十三弟和十四弟,你們第一次上戰場,千萬不要逞能,多聽身邊人的建議,不要固執己見。汗阿媽和娘娘還在宮裡等你們呢,多想想他們。”

十三和十四乖巧地應了一聲。

海棠說:“七哥保重,我們擋在半道上,大股敵軍過不去,會有少量敵軍摸過去,您萬不可掉以輕心。”

“放心吧,哥哥這邊事情定下了會派人跟你報信的,一切小心。”

眾人分彆,海棠對七哥很放心,畢竟七哥一直很靠譜。隨後海棠帶人晝行夜伏,從青海向北出發進入南疆。準噶爾部想進入高原必然要通過南疆。

十四問海棠:“為什麼他們不向西借道,向西借道能繞過南疆,不必硬闖咱們的防線。”

海棠跟他說:“因為西邊是昆侖山,多山少水源,到處都是溝壑,走得最快的就是驢,火器和輜重很難運輸。他想用火器就要走南疆,如果打敗了咱們甚至能從青海過路,甚至能占領青海。把南疆青海藏地高原打通,這是一片廣袤的土地,值得他們賭一把。

如果策妄阿拉布坦用祖傳的騎兵來攻打咱們我還很難防住他們,畢竟騎兵速度很快,打不贏就跑可以保存實力,對咱們能不斷侵襲,千不該萬不該他不該借了羅斯的火器來,策妄阿拉布坦該死!”

海棠咬牙切齒,她對準噶爾部勾結羅斯恨之入骨。

就環境資源和綜合實力來說,準格爾部遠遠比不上中原王朝。中原王朝繁華富足,有更多的上升空間,但是遠在西北苦寒之地的準噶爾部怎麼就鐵了心地要和中原王朝叫板?特彆是在前幾任部族首領都臣服的情況下,噶爾丹怎麼就失心瘋了一樣非要和康熙平分天下,妄想著一個做北方的大汗一個做南方的天子。究其原因這裡麵就有羅斯這個黑手在推動。海棠對任何分裂國土的行為都深惡痛絕!

大軍進入南疆和九阿哥十阿哥會麵,取道南疆越過天山進入前沿陣地。

為了這次大戰,火器營全部駱駝用來運送火器

,這幾年所有的存貨都拿來出阿裡,山裡的工坊更是日夜不停地趕工,整個火器營有一種全力以赴的決心,因此綿延不絕運送彈藥的駝隊人人都能看到,想要保密是不可能的。

儘管運輸的物品用油布包的嚴實,但是看外麵的形狀就能猜到是什麼東西,因此準噶爾留在南疆的眼線早就把大軍行進的路線和人數以及火器數量偵查得清清楚楚。

同樣九阿哥和十阿哥前幾年在北疆派遣出的人手也把對方的兵力和火器偵查得清楚。

火炮起源於中原,就目前而言,紅衣大將軍是世界上先進的火炮。雖然原型是荷蘭火炮,但是在宋朝霹靂車的基礎上發展出元朝火炮技術在明朝還保持著相當先進的工藝和技術。紅衣大將軍的前身紅夷大炮本土化後已經細分為三種型號針對不同的作戰場景。而對方隻有一種火炮,海棠覺得不足為慮,因為對方不具備生產火炮和炮彈的能力。

因此這場大戰的結果已經注定了,此次兩方都在拚火炮,然而一方受製於人,沒有技術沒有存貨。另一方全力以赴,把所有的家底掏出來,有技術有人員有源源不斷地補充,勝負一眼明了。

安營紮寨後,海棠要求火器營背著小將軍炮去騷擾對方。

佟國綱作為老將明白海棠的目的,以前大家是用弓箭和兵器,劫營劫糧這些手段玩出了花樣,現在雖然武器是新的,但是作戰思想和手段與時間一樣古老。

海棠在中軍大帳給諸位將校定下的基調是:消耗!

消耗對方的彈藥和武器,消耗對方的人口和實力。

隻有消耗了才能徹底地掌握北疆,才會不擔心在二三十年內對方卷土重來再有一場大戰。

在海棠的這個要求下,前期大軍都是以“疲軍”為目標,趁著對方疲憊和落單通下殺手,一路上不斷地侵擾,零星發生小的交火,等到準噶爾部趕到陣前的時候,他們的霹靂彈隻剩下一半。

接下來就是陣地戰,火器營準備充足且有可靠的後援,因此大量火炮根據射程被層層布置在不同的陣地上,準噶爾的騎兵麵對著無休無止的炮擊,就算衝到陣地前麵也有火銃、小將軍跑和弓弩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