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7 章 人畏死(1 / 2)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 則美 12231 字 3個月前

這個年過得就很彆扭,不說朝廷上,就說在太後的寧壽宮每個人都很尷尬。

太子是沒出來,但是太子妃帶著孩子們來給太後拜年了。

大阿哥出不來,他家的家眷跟著惠妃亦步亦趨。

同樣十三福晉被德妃帶著在宮裡各處打招呼。

因為是閒散宗室,八阿哥沒資格去前麵朝賀,卻能和十五十六十七還有才兩歲的小二十坐在一起,八福晉臉上都是強撐的喜慶,夫妻兩個都是輸人不輸陣。

眼前這些組合,就是心大如太後也樂嗬不起來,她忍不住歎口氣。

坐在她旁邊的榮妃問:“您是哪兒不舒服嗎?”

太後想了想,也知道在這大過年的不能說不高興的,終於找了個合適的理由:“我想端順太妃了。”

端順太妃都去世了!您大過年的說這些也不太好啊!

榮妃趕緊岔開話題說彆的。四妃裡麵,榮妃的日子過得還算輕鬆,不過真的比較起來就宜妃笑的最開心,她本人和太後有一樣的優點就是心大,宜妃的兒子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那種,在眼下這種局麵裡麵,正著數倒著數都數不上她的兒子。因此她看的開,整日樂嗬嗬的,見人就高興地搭話。

惠妃是真的難受,她現在還惦記著大牢裡麵的大阿哥過得怎麼樣?就怕兒子受苦,如今對宜妃都稱得上討好了,就怕五阿哥磋磨了大阿哥。實際上五阿哥是有名的厚道人,也乾不出那種落井下石的事兒來。

比起惠妃的難受,德妃就是裝出來的發愁難受,十三阿哥沒性命之憂,但是事情也沒解決,她隻能裝出憂心忡忡的模樣,說到底不是親兒子,到底是隔了一層,操心也是有限的。

這些老娘娘們高興不起來,其他娘娘們也不敢大聲歡笑,連帶著小孩子們都受了影響。

弘皙和弘昱都想給人留下好印象,所以打招呼的時候極其彆扭,那種想弄死對方卻又不得不跟對方談笑風生的模樣就是年紀小的堂弟們都看出來了,大家紛紛跑出來不和他們說話。

全場唯一能兜住場麵的就是太子妃。

彆看在鹹安宮幽禁了幾個月,太子妃還是一如既往能鎮住場麵,不僅能鎮住場麵,還能私下裡拉著十三福晉安慰了一番,又問候了十三阿哥,說了一番貼心貼肺的話讓十三福晉感動得要哭了。

她還大大方方地陪著太後接受外命婦的朝拜,還是那句話,彆管外麵吵吵嚷嚷選誰做太子,她腦袋上的太子妃頭銜沒去掉呢,還是這宮裡的少主人,在這些外命婦跟前,對某些人拉攏安撫對某些人連敲帶打,翻雲覆雨被她玩的熟練極了,廢太子雖然不在,但是太子妃傳出去的信號很有意思。

八阿哥看太子妃這表現都誠心誠意地叫一聲二嫂,彆的不說,前頭的大福晉和太子妃是真的能稱得上長嫂如母,也確實在皇子皇女們中間很有麵子。

甚至這些皇子的原配福晉們都是姿容教養上佳的貴女,哪怕三福晉和三阿哥能在家裡打起來,出門後也

是能把場麵維持住的,更彆說四福晉也是有名的和善人▍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下麵的弟弟妹妹們也都是服氣的。

除了八福晉!

今年還有很多新貴,是宗室內的新貴。隨著太子被廢和大阿哥倒黴,會有一部分宗室跟著倒台,就有一部分人上台,今兒見到的陌生人就比較多。弘陽已經不是那個到處要壓歲錢的大寶寶了,但是追著給他壓歲錢的人變多了,新貴們迫不及待地刷存在感,這種大慶典是他們努力證明自己富貴的重要場合。

到了初三,各個王府開始宴請後更是如此。海棠是初六宴請各王府還有一些關係好的堂兄弟們,同時請了舒宜爾哈兩口子來一起吃席。比如順承郡王府就換了主人,新任的順承郡王拖家帶口早早地來了,為的就是拉關係。

這裡麵倒是沒有什麼不認識的,畢竟大家以前都見過麵,並不是很陌生,相處起來也沒太尷尬。有一些新上位的旁支很積極地扯話題,現場的氣氛還算歡樂。可是今年這個年大家都不太想出來相聚,畢竟太子是誰還沒徹底確定下來。

海棠帶著紮拉豐阿和弘陽父子給宗室的爺們敬了一輪酒出來,打算去後院看看那些女眷們,作為主人也該去問候一聲。這時候雅爾江阿追出來。

他手裡還端著杯子,在院子門口和海棠說話:“汗阿瑪是怎麼想的?前幾天他老人家暗示哥哥,說是要讓哥哥上書請複立廢太子?”

海棠點點頭:“這話也跟我說了,過完年我就上書。”

雅爾江阿問:“沒人跟你吹風嗎?”

“吹什麼風?”

“外麵都說你八哥是個好人。”

海棠皺眉,雅爾江阿接著說:“今年過年給你八哥送禮的人多著呢,彆看汗阿瑪罵他難聽,但是……”

“但是下麵人瘋了心地想推舉他做太子。”

“是啊!還有人說他仁比宋仁宗。”

“就是那個駕崩後連遼主都哭了的皇帝?”

“書上是這麼說的。”雅爾江阿追問:“你覺得呢?你覺得笑到最後的是你們家老二還是老八?”

“誰知道呢?時也!命也!我聽汗阿瑪的!”

雅爾江阿把杯子裡的酒一口喝了:“唉,要你八哥真的比宋仁宗還仁慈,咱們上書擁戴廢太子尚且能保一命,就怕……算了,先看著眼下吧。”

兩人分彆,海棠去後院招待女眷,雅爾江阿去前麵接著喝酒。

一轉眼出了新年,九阿哥和十阿哥要出門。康熙不同意十阿哥出去,至於九阿哥:“不缺你一個人說話,該乾什麼就乾什麼去吧。”

十阿哥和九阿哥對視一眼,十阿哥心想留自己在京師也沒有用,關鍵是鈕祜祿家不聽自己招呼啊!

九阿哥鬨著不出去,要走和十弟一起走,被康熙給轟出了京城。

弘陽知道今年不去西北,高興地跑去跟德妃報告好消息,他去年在西北很想念祖母。

然而剛出正月十五,康熙就開始了動作,他先是召見了太醫問詢廢太子的病情,然後

召見了廢太子,父子兩個抱頭痛哭,滿朝文武算不上愕然,都冷眼看著。

康熙自從廢太子被廢就頻頻吹風要複立太子,什麼夜不能寐、什麼夢到太皇太後和赫舍裡皇後等,什麼話都讓他說完了。

大家都知道康熙是怎麼想的,大家都不想讓廢太子回來做太子。而且太子的鐵杆心腹都被處置了,死得死關的關,沒逃掉一個。皇帝對太子的勢力清理起來毫不手軟,但是對太子本人又極其關心,整個人做事透著一股子彆扭。

他彆扭,下麵的人更彆扭!

三阿哥整個年都過得不好,患得患失,而且積極籠絡朝臣,大家都是見麵笑嘻嘻,還是照樣追隨八阿哥。

三阿哥就想不明白,老爺子對八阿哥打擊到這份上了,怎麼一群人還在追隨老八?明明有這麼多的皇子可以選擇,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怎麼還想在一棵樹上吊死!

他和心腹們商量:“這事兒到底該怎麼辦?”

心腹們一通考慮後說:“還是要爭!大阿哥彆看如今關著,萬一要是出來了呢。必須把八阿哥和大阿哥給綁到一起,他們兄弟結黨這麼久了,不信他們沒一起乾過要命的事兒!”

除了張明德案還有什麼?

三阿哥就努力回想,他和大阿哥結盟的時間不長,對他們的事兒不熟。隻能從以往的點點滴滴中回憶。

在三阿哥拚命回憶的時候,保泰和八阿哥也在說這事兒。

保泰說:“我說句遭天打雷劈的話,汗阿瑪畢竟年紀大了。彆看他如今生龍活虎,但是終究歲月不饒人,他自從九妹妹回來後就撒手不管到處閒遊,不知道的說是散心,知道的……”

他的話沒往下說。

此時在保泰家園子裡釣魚的八阿哥皺眉:“你是不是聽說什麼了?”

保泰說:“太醫院的丸藥做得多了,都進上去了,特彆是一些救命的藥丸,像什麼至寶丹、安宮牛黃丸,說是給九格格用的,她哪裡用得了那麼多!”

給誰用的不言而喻,給彆的主子用不著遮著掩著,這種遮掩就是不想讓人知道,除了皇帝的身體狀況,還有誰的脈案是機密?

八阿哥盯著水麵,心情一點都不平靜。

保泰說:“到了這個份上,誰做太子太重要了,萬一……萬一到了那天,太子登基名正言順,彆人登基那就是謀逆。前明為什麼把京師從南邊挪到北麵?還不是因為朱棣得位不正被人戳脊梁骨!到前明滅亡的時候還有人說朱明皇室朱棣這一支得位不正,更彆說先君大行的關鍵時候,有太子卻要把太子掀翻爭奪大位這種事兒了,在親父屍骨未寒的時候做這些事兒就是亂臣賊子啊!”

八阿哥點頭說:“名分大義比什麼都重要!”

“就是這個道理!彆管汗阿瑪打什麼算盤,這事兒要迎難而上,畢竟人算不如天算。”

萬一老爺子突然駕崩了怎麼辦?到時候真的要把老爺子放在乾清宮停屍不顧束甲相攻嗎?

八阿哥立即指示人詢問康熙太子之事如何考慮

康熙仍然是露出了想要複立太子的想法。同時他頻繁約見重要的大臣,暗示他們上書請求複立太子。一些關鍵的人物,比如阿靈阿、馬齊、佟國維等,康熙要求他們彆跟著摻和。

康熙這真的是又當又立,這些人各自手頭握著一派勢力,康熙的意思是讓這些下麵人推舉廢太子,實際上還是要讓他們指示下麵人推舉廢太子複立。

康熙把這些安排好後,還要做出一副不是他指使的模樣,離京出巡,讓京城這邊操作,等他回來後,就是“順應民意”順水推舟地答應下來。

京城這邊讓海棠處理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重要的快馬送去給他處理,收拾妥當後,康熙帶著人巡視京畿去了。

他前腳剛走,後腳爆發出一件讓朝堂瞠目結舌的大事!

三阿哥狀告大阿哥魘鎮太子及諸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