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蕎麵攪團(2 / 2)

都蘭盯著她看,端起鑄鐵鍋放到火撐子上,問薑青禾,“你會說蒙語?”

“會一點,”薑青禾給她遞火絨,蹲在邊上說:“你聽過,銅布、勺子、西納哈,一口氣說了三種話嗎?”

都蘭點頭,賀旗鎮地處邊陲,大大小小的遊牧民族混雜,其中漢民、蒙民、藏民人數最多。

銅布是藏語裡勺子的意思,而西納哈是蒙語裡用詞的勺子,在這裡生活的人或多或少都能說幾句蒙、藏話。

薑青禾也能比較熟練使用這兩種少數民族語言,她大學的室友有兩個蒙古來的,一個藏族,她學了四年怎麼也能有點樣子。

而且這地的方言跟她學過差得並不多。

都蘭又笑起來,沒再問,她自己都能說幾句藏語呢,更彆提她也會鎮上方言。

虎妮舀出一勺蕎麥麵,她說:“這有啥,俺還能給你唱一段。”

她嗓音渾厚地唱了一段,“手裡拿的是西納哈,奶·子哈啦啦裡舀下,腿肚子軟著沒辦法,就活像綁給的攪把。”

唱的都蘭直笑,她燒著火跟薑青禾說:“你叫額都蘭。”

都蘭在蒙語裡是溫暖的意思。

“薑青禾。”

都蘭不認識字,但她知道青禾,青禾在這地也有青稞的意思。她隨口來了段,“青禾開花麻沙沙,葡萄結籽一串拉。”

“好名字,”都蘭很喜歡這個名字,青稞在草原牧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吃青稞飯,燒青稞酒,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青稞,人人都離不開。

薑青禾大方地接受了她的誇讚,“你的也很好。”

兩個人坐在火撐子旁笑,虎妮插了句,“不如俺的好。”

她名字都帶虎哩,還能不好。

說笑間,鍋裡的水滾了,虎妮抓起把灰撲撲的蕎麵散到水裡,另一隻手用擀麵杖在鍋裡攪,這得用力才不結團。

都蘭穩住鍋撐子,她喊:“虎妮,你勁收著點。”

都快把她的鐵鑄鍋給搗碎了,都蘭平時都舍不得拿這鍋燒飯,要是蹭破點鐵皮心疼得直抽抽。

虎妮訕笑著收住手,不敢再使勁,怕真要賠人家一個鍋。

薑青禾接過慢慢又有規律地攪動,確保一點乾麵結都沒有,她手勁比起之前算是大了點,可攪這還是有點費勁。

攪團就是要攪,不舍得出力氣,攪出來的是鬆麵糊,攪團要又光又勁道又有黏勁,吃起來才正宗。

攪完還得看稠稀,太稠得加水,太稀得再摻點。看有沒有攪好拿根筷子試試,沾一點麵糊,拉起慢慢流不斷線就成。

中火慢熬,鍋裡的攪團咕嘟嘟響,攪到半透明一點疙瘩都沒有就能出鍋了。

虎妮說:“攪團就得吃蕎麵的,苞穀、冬麥、洋芋也好,俺就愛吃蕎麵的。”

她給每口碗都盛了一滿滿的攪團,倒上醋汁,醋汁好,攪團才會香,把醋汁一點點攪進去才會入味。

蔓蔓攪不起來這碗,太滿了。她試了試,憋紅了臉,結果差點把碗給掀翻,徐禎接過給她順邊一點點攪勻。

薑青禾跟徐禎咬耳朵,說悄悄話,“等會兒你多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