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河雖然沒有像她那麼精心保養,但他心裡有數,還因為是男性,反而比小陳氏衰老得更慢。
“你是得走慢點,都老胳膊老腿了。”顧大河伸手扶了她一把。
兩人一起看向木箱和包裹,半晌沒動。
小丫鬟見門房還待在一旁,就走到他身邊,脆聲問道:“你有沒有把幫忙送信的人留下來吃飯?”
!
“留了,是商隊的管事和夥計,還有驛站的軍爺,咱們是照著慣例來招待的。”門房咧嘴一笑,馬上回答。
顧大河這時回過神來,立馬說道:“這大過年的,人家也不容易,賞錢記得給厚一點。”
小丫鬟點點頭,和門房一起出去了。
屋子裡很快就安靜下來,顧大河用鑰匙把鎖頭打開,再揭開封條,沒有去看那些衣料藥材補品,直接就拿起一封厚厚的信。
他想了想,用堂屋裡常備有的剪刀把包裹剪開,發現裡麵同樣是一封信。
“怎麼是兩封信?”小陳氏很是驚訝。
顧大河笑道:“定是栓子寫了一封後覺得還有事沒說完,然後又加一封,你知道的,這路途遠,驛站的人和商隊的人一起回到也不奇怪。”
小陳氏點點頭,她著急地探頭過去,叫道:“老頭子,趕緊看看信裡說什麼?”要不是她不識字,哪還用得著求他?真後悔年輕那會兒,她沒有跟著識字。
“你不要急,我慢慢讀給你聽就是。”顧大河右手輕輕地牽起她的手,兩人一起在墊著厚厚毯子的凳子上坐下。
顧大河見老妻不耐煩的樣子,加上自己心裡也急切,就連忙展開信箋讀了起來。
這些年他為了讀信,還重新學習過,可謂是學問大漲,而且顧青雲考慮到他的水平,每次寫回來的信都是通篇的大白話,極少有生字,就算逼不得已有生字,也會在裡麵標注出來,讓他到《說文解字》裡翻開第幾頁查看生字的意思。
按照時間順序讀完第一封後,知道顧青雲因為立了大功,家中的母親有誥命可封,兩人自然極為高興。
沒有心思再多想,顧大河又繼續讀第二封。
等讀完後,顧大河和小陳氏互相看了看,心中又是喜悅又是驕傲,為兒子取得的成績。他們雖然不懂什麼朝中大事,但官員的品級高低還是懂的,這升官了總是一件大好事。
小陳氏卻突然“嗚嗚嗚”地哭了起來。
顧大河臉上的笑意還未散,見狀就趕緊問她:“你哭什麼?兒子升官了不好嗎?你看你,過不久就有人來給你換誥命了,每年的俸祿都得漲。”說到最後竟然還有點酸溜溜的,怎麼朝廷!廷隻看到母親,把父親當作不存在。
小陳氏掏出手帕狠狠地抹了一把眼淚,瞪著他:“你們大男人就是粗心,你隻看到兒子升官,沒看到他升官的不容易?反正我知道立大功,還讓皇帝老子給兒子升官,肯定是做了什麼事才行的,指不定他得累成什麼樣子呢。”
她是不懂什麼大道理,但她知道最簡單的一條,有付出才能有收獲,兒子一定是付出了什麼才能有這份榮耀,也不知道有沒有發生不好的事?隻是在信中,兒子肯定不會說出來。
如果她現在在京城,在兒子身邊就好了。
想到這裡,小陳氏又繼續哭了起來。
“嗚嗚,我想兒子兒媳婦大孫子孫女他們了。還有壯壯,也不知道他現在長多大了?”雖說兒子有時會把壯壯的畫像寄回來,但那到底不是真人。
說來說去,其實她最想念的還是兒子。
顧大河見勸說不得,知道每次收到兒子的來信,老妻都會哭一次,彆人越勸她就哭得越厲害。想了想,他就想先把信藏起來再說。
隻見他走入內室,又進入一間耳房。隻見這間耳房有著窗戶,寬敞明亮,裡麵極為乾淨,沒有多餘的擺設,全是一隻隻大箱子,在桌子上擺放得整整齊齊。
顧大河走到最後一個木箱子,小心打開後,把這兩封信摸了又摸,這才小心地放下去。
如果顧青雲在這裡,看到顧大河這熟練的動作,肯定知道父親經常做一套。
顧大河看著箱子裡滿滿的信件,臉上露出笑意,自言自語:“這隻箱子又裝滿了,看來還得讓人多買一隻回來。”他想了想,又把底下的信件翻出來,抽出信箋重新看了一遍,覺得兒子應該是沒出什麼事,就是累了點。
雖說兒子一向是報喜不報憂,但心情不好,或者每次吃虧,他還是會寫進信裡告訴他們,這讓他們更為放心。像這次,兒子就把和西洋人談判的過程寫了出來,知道兒子因為這事幾天都很少睡覺,顧大河覺得這還可以忍受。
隻要兒子不上戰場,他都能接受。不過能升為四品官,兒子真有出息啊。
想到這裡,顧大河不自覺地挺了挺胸膛。除了方家的人,林山縣還有誰能比他兒子更厲害?
! 等他神清氣爽地走出來,小陳氏終於緩過神來了,不知為何,她每次哭過後都覺得心裡好受很多,不再那麼難受了。
“爹娘還沒看,你就把信收起來?”小陳氏見他的樣子,忍不住又瞪了一眼。
顧大河一窒,表情凝固了一瞬。糟糕,今天太過於高興,他真的忘記了。
等他灰溜溜地回去拿信後,小陳氏和他商量:“你看,咱們什麼時候跟娘說誥命的事?咱們要找準時間,不能讓娘她老人家大喜過度。”萬一真的樂極生悲,豈不是好事變壞事?這可不行,還會連累到兒子。
“你找個機會慢慢提就是,咱們娘大風大浪都過來了,隻要不是一下子突然知道應該沒什麼事。”顧大河不以為意,隻是叮囑道,“我估摸著開年後官府就會把你們的誥命送來了,你在這之前跟娘親好好說一說,讓她有個心理準備。還有,這大過年的,我弟弟他們還在村裡,你讓弟妹和你一起去說。”
因為顧青雲的申請,老陳氏和小陳氏的誥命旨意是送到林溪村這裡的,這是拖了驛站和海運的福,傳遞這些信息更為方便。
“這還用你說?”小陳氏白了他一眼,說起另一件事,“對了,老頭子,你說那個恩蔭名額會給誰?”雖然顧季山一天中有大半天的時間躺在床上,但他一直堅持治療,加上補品不要錢地吃,神智還是很清醒的,就是身體虛弱,更彆提比顧季山身體還要好一些的老陳氏了,這事她絕對會摻和進來。
“反正不會給我。”顧大河表情輕鬆,開始翻開木箱子的東西,接著說道,“我猜一猜,我爹肯定是給大侄子小明,我爹和大伯的關係那麼好,加上大伯去世,咱們家有兒子在,怎麼都比大伯家過得好。”
說到這裡他就沒再說下去,他拿著翻出來的幾張銀票,仔細算一算,是比他當初給大孫子小石頭拿到京城的錢還多了一倍,想到兒子信中所說的藥錢,顧大河不由得露出笑容。
自己總算幫兒子出過力,京城的宅子他們也出錢了,現在這些銀子是兒子給父母的藥錢。
顧大河有時候覺得吧,他家兒子似乎比女兒家還貼心,許多事情都能提前考慮到。
作者有話要說:[注]這一段話來自於百度。
" .:647547956(群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