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之是臨陽府人, 家中有上的天分, 剛滿六歲就被滿懷期待的父母送到私塾開蒙。
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他展現出自己的天資, 在刻苦努力下, 他十六歲考中秀才, 二十三歲中舉, 名次名列前茅。今年剛滿二十六歲的他在整個臨陽府依然可以稱得上是年少有為,青年才俊。
明年又是一年會試年, 張振之最近都在考慮是否要進京趕考,三年前他剛中舉, 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結果那年他名落孫山。
正思考著,張振之來到茶樓的二樓,一上樓梯就四處看了下, 裡麵坐的幾乎都是寬袖廣袍的讀書人,這副場景他並不陌生,唯一令他好奇的是,此刻聽到耳裡的聲音卻比往常嘈雜,要知道這裡一向較為安靜。
他走到自己慣常的位置,那是一個靠窗的位置,此時四方桌上已經坐有兩個人。
“劉兄,李兄……”張振之和他們打招呼,開口就問, “大家都在說什麼?我見大家說得起勁,難不成最近發生了什麼大事?”這兩人和他相同,有舉人身份,對科舉還有進取心,張振之和他們聊得來,還能互相切磋學問,所以有空的話他們就會相約在一起聚一聚。
“張兄,你在鄉下住了三個月難怪消息不靈通,嗬嗬,剛才我們在討論顧大人回鄉的事。”劉舉人胖乎乎的臉笑了起來,他擦擦汗,看了一眼李舉人,笑道,“我們也是昨天剛得到消息,剛才還在討論是不是要到林山縣拜訪顧大人,未拿定主意,你是怎麼想的?去不去?”
“顧大人真的回鄉了?我以為是不靠譜的小道消息。”張振之大驚,夏季天氣最是炎熱,他在城裡住得不舒服,就到鄉下彆院避暑,那裡安靜又涼快,讀起書來事半功倍。沒想到才閉關三個月,一出來就聽到這個驚人的消息。
整個臨陽府姓顧的人不多也不少,但一說起“顧大人”,大家都默認是顧青雲。
李舉人一言不發地給他扔來一份邸報和一份小報,這小報是郡城才有的,傳到他們這裡會晚個兩三天,即便如此,當地有點身份地位的人都會按時買來看,這是獲得最新信息的絕佳手段。
顧青雲之!之所以在全國有名氣,和這些分布在各個郡城的小報是分不開的。
張振之拿起來迅速看了一遍,總算是把事情了解清楚了。即便如此,他仍然訝異:“沒想到顧大人竟然在這前途光明的時刻提前致仕,真是……令人佩服。”
顧青雲出海立功回來,已經在皇帝心中掛上號,要不然也不能被請入宮教導皇子,這說明皇帝對他十分信任。再一想到他才五十出頭,對於一名官員來說,這還不算老,還處於壯年時期,能更進一步,甚至厚積薄發,突然被提拔入閣的也不是沒有。
他沒想到的是,顧青雲說辭官就辭官了。
“顧大人真是孝順。”劉舉人感慨,方老大人的眼光真準。
張振之點點頭,小報上把顧青雲的行蹤都一路說得清清楚楚,他在越陽郡還公開講學了,隻可惜到了臨陽府因為回家心切,就暫時沒有接受邀請,要不然自己早就該得到消息。
“我準備去林山縣一趟。”張振之一向果斷,馬上做出決定,“難得顧大人回鄉,我想上門請教。”
“真的要上門?”一直默不作聲的李舉人驚訝地看著他,他的聲量有點高,很快就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
“嗯,我上次進京趕考,曾上顧家拜訪,當時是小顧大人接待我,顧家上下待人親切,完全沒有盛氣淩人,還幫我解決麻煩。要不是顧大人辦公未回,我還能見到顧大人他老人家哩。”張振之語氣理直氣壯,“我現在就趕去林山縣感謝顧家的幫助。”
說到這裡,他就再也坐不住了,難得有這個機會,他想去試試,就算不能得到顧大人的指點,能見一麵也好哇。
在場的舉人和秀才加起來有十二三人,其他人一聽不得不感歎張振之的厚臉皮。要知道隻要是舉人,如果上京趕考的話,沒有特殊情況,那上自己省內的官員家拜訪是正常的,尤其是顧家,這可是和他們同一個府的,必須得去。
大家想到顧青雲喜好安靜,不喜歡彆人打擾,又考慮到他剛回鄉,要空出時間走親訪友,這才猶猶豫豫,沒想到張振之的動作那麼快,竟然想馬上就去了?
不行!不能讓他專美於前,要知道顧大人可是他們越省的驕傲,是越省對外的門麵之一,文風不!盛的越省能出現顧青雲這麼一個名氣大、威望高的大師,是件容易的事麼?就算顧青雲擅長的是算學,那也是很厲害的!
萬一,萬一……顧大人看中自己的天資,想收自己為弟子呢?想到顧青雲至今為止尚未收徒,眾人的眼睛頓時亮得嚇人,看向彆人的目光都有些不友好了。
如果想要入顧大人的眼,那在場的人都是自己的競爭對手,尤其是……有幾個人把目光看向張振之,暗忖:這可是個強勁對手,對方在算學方麵尤其出色,萬一顧大人看中他……區區商家之子,何德何能啊?
於是,等張振之離開後,才一盞茶的功夫,一向賓客盈門的茶樓頓時變得門可羅雀,讓茶樓掌櫃簡直是欲哭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