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振之有同樣想法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因此顧青雲回鄉後的生活依然過得精彩。
在和地方父母官見過麵後,顧青雲又抽空到臨陽府的府學講學,這是他曾經讀過書的地方,不能不去。
他在知府等一乾官員的陪同下逛完了整個府學,尋找令他熟悉的地方。
他十二歲考中秀才,一轉眼就已經過去了四十幾年,整個府學都重修了一遍,很難找到熟悉的痕跡,隻有那些小樹已經長成綠蔭。
時間過得真快!顧青雲再次歎息。
等把該見的人都見完後,顧青雲開始接待上門的人。如果是求教的還好,這些人想請教的問題對他而言還是很好解答的,如果有哪個人的題目能把他難住,那他反而高興。
這方麵管家方忠有充足的經驗,知道該如何打發他們,畢竟如果誰上門他都要親自接待的話,那他是什麼事不用乾,直接坐在門口得了。
他看的是信件,由顧傳恪先拆開看一遍,能解答的就會幫忙寫下答案,不能解答的再留給他。
這不是差不多和在京城一樣嗎?顧青雲覺得自己想象中的退休生活和現在完全不同,實在是太忙碌了。所幸,在他放出風聲想安靜休養時,接下來的時間裡,他的生活終於慢慢地恢複平靜,不過收到的信件格外多,這裡麵還有京城城南四合院的人寄給他的。
他是回鄉了,可對於微積分的研究還在繼續。就像他前世聽說過的一句話,“任!何新興的、具有無量前途的科學成就都吸引著廣大的科學工作者”,現在就是如此,大家對微積分正是有興趣的時候,連致仕的梁不語大師都時不時過問一下。
“爺爺,這麼多人來找你,你為什麼不乾脆辦一間書院啊?我見有些官員致仕後就會回鄉辦學,能有個好名聲,咱們臨陽府除了官學,還沒有私學。”有一天,顧傳恪終於按捺不住,好奇地問出聲。
顧青雲聞言就抬眼看了他一眼。
十五歲的顧傳恪身材修長,五官俊俏,他剛從書院結業時,還帶著幾分書生氣和稚氣,但跟顧青雲回鄉的這段時間,他作為唯一陪在身邊的小輩,經常被顧青雲提溜出去見人,慢慢的,待人接物變得落落大方,比以前更勝一籌。
“現在還不到時候,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助手或夥伴。”顧青雲耐心解釋,“想辦一間書院對咱家來說不是一件難事,難的是讓書院一直維持下去。你想想,那些辭官回鄉辦學的人,他們的書院最後存在多久?”更何況他以後辦的不一定是書院。
“絕大部分的書院在創辦者本人去世後撐不了多久。”顧傳恪若有所思。
現在大夏出名的書院隻有幾間,一間是隔壁省的嶽麓書院,一間是江浙地區的清遠書院,還有就是京城的兩家書院稍有名氣,不過這是沾了地理位置的光,結果還是不溫不火。
皇家書院倒是聞名整個大夏,可那不是普通人能讀的。
顧青雲點點頭:“不能隻有我一個老師,爺爺隻有一個人,精力有限,就是三頭六臂都無法勝任,無法達到我的要求。”
“那爺爺想什麼辦?去找夥伴?”顧傳恪說到這裡,腦袋一轉,想到顧青雲經常通信指點的幾個年輕人,恍然大悟,“爺爺現在是不是在挑選適合的人?”
顧青雲含笑點頭:“嗯,就看有沒有緣分了,不急。”
爺孫倆正說著熱鬨,就聽到有人在敲門。
陳小滿進門行禮後就說道:“老爺,大姑奶奶和二姑奶奶來了,老太爺和老夫人問您什麼時候能忙完。”
大姐和二姐來了?
顧青雲也不驚訝,他隻是奇怪大家前幾天剛見過為何又這麼快上門,不知道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 .:647547956(群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