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 13 章(1 / 2)

王謹如今雖然還呆在蒙童班,但他已經把四書五經囫圇過了一遍了。

之所以沒有挪到另一個班,是因為齊秀才覺得王謹的悟性太好,還經常自覺地預習,自己隻需要稍微提點一下他就能做到融會貫通了,所以也實在沒什麼調班的必要。反正不管調到哪都沒人能跟得上他的進度。

私塾裡有一個齊秀才族兄的孩子,名叫齊佑,天賦同樣十分出眾,隻是因為父母早逝,沒條件讀書,耽誤了幾年。齊秀才考教過之後,不忍心浪費這個好苗子,便把他接到了身邊親自教養,雖沒過繼的名分,但跟養兒子也差不多了。

齊秀才倒是沒想過要過繼,他自己也有兩個兒子,總不能讓他那早逝的族兄成了絕戶。隻是他那兩個兒子在讀書上都沒什麼天分,如今大兒子在縣城裡開了一家書局,主要是賣些常見的書籍和話本子之類的,私塾裡的同學們買紙買墨都是去他們家。二兒子則是在家附近開了一間小飯館,因為那附近有好幾間私塾,孩子們中午經常過去吃飯,所以生意也還不錯。

因此,齊秀才的兩個兒子也都算是有了自己的事業,不用他操心,而他自己也因為破相絕了科考之路,所以他如今唯一的人生目標,就是希望能教出幾個有前途的學生來。

在王謹迅速地背下了蒙學書籍之後,齊秀才便將他和齊佑一起叫到身邊,每天在書房裡給他們開小灶。上午教一個時辰,然後讓他們自習。下午其他人下學之後,再多教他們一個時辰。

齊佑今年十六歲,三年前被接到齊秀才身邊來開始啟蒙後,他花了不到一年時間就學完了啟蒙書籍,這對一個沒人教過的鄉下孩子來說,已經速度很快了。

範良和周承悅也跟齊佑做過一年時間的同學,周承悅還悄悄向王謹透露過齊佑的來曆,並且提到,這齊佑的性子有些敏感,不太容易相處。

聯係到齊佑的家世,想必在被齊秀才接到身邊之前,他的日子多半是不太好過的,王謹對此表示理解。在和齊佑相處的時候,也並沒有表現出對他的同情,隻是跟對其他人一樣的態度。

而齊佑的性格大概就是,自卑又自傲。對自己的身世和如今寄人籬下的現狀感到自卑,又對自己過人的天賦感到自傲,總之就是一個有些彆扭的人。

一開始,他還覺得有些不服氣,畢竟王謹比他小了整整八歲,還是個小孩。

但很快,他就發現王謹不僅天資和悟性都遠超自己,就連對自己的態度也那麼友善,實在是讓他討厭不起來。

於是,兩個人從一開始的各學各的,到後來的一起討論,互相切磋,彼此都感覺進步了不少。

王謹身上有著遠超時代的見識和遠超同人的天賦,而齊佑作為一個天資聰穎的土著,身上也有著一個天資聰穎的土著應該有的許多優良特質。

比如,齊佑對聲律極其敏感,隻是讀了《詩經》和一些常見的詩詞之後,偶爾看見一朵花一棵草,就能隨口作出一首雖然立意不高但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短詩。他說他這是情緒揮灑,有感而發,根本控製不住,讓王謹嘖嘖稱奇了許久。

而且,齊佑雖然隻有十幾歲,但王謹已經能從他身上窺得幾分“士大夫”的品質裡。

嚴於律己,貧賤不屈,雖然有些自卑,但卻不陰暗。相處久了,王謹就發現他其實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從他身上,王謹也學到了很多。

看著王謹和齊佑走得那麼近,範良和周承悅一開始還有些吃味。但在王謹帶著齊佑開始一起在蒙童班教室自習之後,他們就發現,咦,這個人好像也不是很難相處?

於是,在王謹的刻意引導下,如今他們四人的關係已經十分親密了。

王謹和齊佑自習之餘會幫範良和周承悅解答一些問題,而範、周二人也是投桃報李,經常從家裡拿一些精致的食物來私塾跟同伴一起分享。

齊佑看王謹雖然家裡也算不上特彆寬裕,但也都十分自然地接受了,他心裡那點彆扭倒是消失了不少。幾人相處得其樂融融,皆大歡喜。

哦,對了,通過這兩年的相處,就算王謹不說,範良和周承悅也意識到,這位小師弟的好記性,那真的是天生的,根本就不用什麼方法去練習。

他們二人也深刻意識到了自己和王謹之間的差距,這差距之大,已經不會起什麼羨慕或者妒忌的心思了。但王謹之前教給他們的記憶方法還是十分好用的,因此他們還是對王謹十分感激。

而私塾裡其他比王謹年紀大的師兄們,一開始還對先生給王謹開小灶的行為有些意見,但後來見連齊佑都經常去請教比他年紀小的王謹,這齊佑有多大能耐他們也是清楚的,所以最後也沒人說什麼閒話了,私塾裡的氣氛一派和諧,充滿了濃鬱的學習氛圍。

蒙童班裡,經過一上午的苦讀,用過豐盛的共享午餐之後,四個小夥伴湊在一起,開始低聲地議論起了如今的局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