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怎麼對待藩王?(1 / 2)

朱元璋的心裡,是拔涼的。

朱炫提出這個問題之後,他不知道可以說些什麼,又無法反駁,認為朱炫說的都對。

朱元璋努力地在想,這件事可以怎麼解決,有什麼辦法能解決?

“不對!”

考慮到最後,朱元璋想到了什麼,又道:“乖孫不是一直說,現在有了高產糧食,百姓種地的規模可以小了,能通過小部分人耕種,養活大部分人的目的。其實百姓,也不一定需要太多田地,他們可以經商,可以當匠人,甚至可以出海……”

他的心裡,還是以朱家的子孫為重。

還是不想讓未來的朱家子孫,為了生計忙碌,好好享受自己這個老祖打下來的江山即可。

驅除韃虜,恢複漢人河山。

這一份功勞,朱元璋認為,足夠一直蔭庇自己朱家子孫血脈,不用再受欺負,也不用吃苦挨餓。

朱炫說道:“皇爺爺還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普通人可以經商,難道我們朱家子孫看到經商的利益,就不會嗎?如果他們經商,進入其他行業,可以利用特權,排擠其他商賈,或者普通的商人。”

現在的大明,資本主義不僅可以萌芽,還在朱炫的控製之下,茁壯地生長了。

現在的資本沒有太過血腥,不過是朱炫管控得比較好,沒有讓其瘋狂地擴張,暫時還不會造成像西方那個時期的一樣。

但是朱炫在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認知控製。

將來他不在了,或許會放任生長。

可以很瘋狂。

他當然希望後來的人能加以控製,又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但是,這個東西,你不萌芽,不發展又不行。

大明不發展,西方發展起來,便是落後。

如果跨過這個階段,直接發展數百年後的那種製度,步子邁得太大,朱炫沒有這個本事這樣做。

也沒有這個魄力。

不過朱炫決定等到自己當上皇帝了,儘量地給後來的人,留下各種如何控製的手段和方法。

儘量地控製,那野蠻生長的速度。

祈求未來有一個能人,根據大明的現狀,改變一切。

“朝廷對他們那麼好了,他們還要經商,與民爭利,排擠百姓?”朱元璋的想法,很有時代局限。

朝廷供養,藩王隻需要保家衛國,擁護坐在京師的天子即可。

藩王不需要為了生計而忙碌,為何還要與民爭利?

朱炫解釋道:“皇爺爺,人的貪念,是無窮無儘的!比如說皇爺爺現在,國庫的稅收,早就超過十萬萬兩,但皇爺爺肯定還要追求更多,比如說五十萬萬兩,甚至百萬萬兩,對吧?”

對此,朱元璋不否認。

這樣確實表現了人的貪念,儘管他貪的,是為了天下,但確實是貪心了。

自己尚且如此,其他人,更是如此。

朱元璋在時代局限性之下,做出的很多決定,其實都有漏洞,他才發現自己為未來子孫,製定的那一套治國模板,未來的子孫未必可以套用。

這樣固定的模板,是最死板的,也是最沒用的,治國不可能一成不變。

“這些話,是誰教乖孫說的?”

朱元璋問道。

朱炫解釋道:“都是孫兒,自己胡思亂想,想出來的。孫兒覺得有點問題,其實考慮了很久,直到現在才敢和皇爺爺說,這樣的想法很大逆不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