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教化(2 / 2)

“這幾天我一直在觀察歸化的情況,其他的都做得很好,但同化方麵還是差了點,得傳播我們的文化,讓他們對我們認同。”

“文化教育,文化的入侵和更替,是最好的途徑之一。”

“我想讓你在這裡,成立一個學校。”

“再找幾個大儒過來,傳授他們相關的儒家知識,忠君愛國、仁義禮智信等思想,才能讓他們完全順從我們。”

“你覺得如何?”

朱炫說道。

平安聽著,再認真地考慮一下,道:“殿下的建議可行,臣在這裡的治理,一直忽略了教化,臣聽說朵甘都司那邊,已經實行了相關的教化,而歸化這裡已經多年了,還沒落到實處,臣這就去安排。”

學校教化,文化入侵等,還是很有必要的。

讓那些牧民,眼裡隻有大明,隻認同大明,將來就能被同化了。

“另外,還有一事。”

朱炫想著便說道:“你覺得如今歸順我們的牧民,多不多?”

平安說道:“不是很多,數量有限,大多還是漠南的人,看到我們的利益而來歸順,但更多的漠南牧民,從我們這裡得到貨物,就帶著北上出售到漠北。”

他回想了一遍,在歸化的情況,又道:“如今在歸化的牧民,看似很多,但是歸順的不多,其他的大部分是來和我們大明商人做生意,交換到貨物了就離開,流動性很大。”

也就是說來的牧民,大多還是草原上的商人。

朱炫不太需要那些商人,更需要的還是能夠真正來投靠的,普通的草原牧民。

這部分人,才更有價值,更容易同化。

至於商人,唯利是圖,對利益追求太高了,誰能給他們利益,他們就可以支持誰,沒有那麼容易控製。

“我還有一個想法。”

朱炫聽了平安的話,再分析一遍情況,便說道:“這個想法,應該能讓大量的普通牧民,南下歸順我們。”

平安聽了覺得好像很厲害的樣子,連忙道:“請殿下指點。”

朱炫說道:“集中附近的大軍在這裡軍演,但是做出一個要出兵攻打韃靼、瓦剌的感覺,讓他們驚慌。”

“瓦剌和韃靼,也就是那個偽明,他們覺得我們大明會北上打進去,會做點什麼?”

他看著平安便問。

隻見平安考慮良久,道:“會集中兵力,抽調他們的牧民,準備全麵反抗我們。”

那些草原上的政權,如果不反抗,就得被大明全部滅了。

“除此之外,他們還會集中糧食。”

“打仗還需要用糧,北方草原上的人,糧食遠沒有我們大明的多,土豆紅薯還沒傳到他們那裡。”

“偽明和瓦剌上層軍隊,如果沒有糧,可以從哪裡得來?”

朱炫說著,又問了平安。

“征集牧民的糧食。”

平安當然清楚,其中的這個關係,繼續說下去:“他們在抽調牧民,填充兵力的同時,還有可能把牧民的糧食、羊等都征走了。”

朱炫笑了笑,繼續問道:“這樣一來,那些牧民對他們的大汗,是不是特彆痛恨呢?”

平安終於明白,朱炫為什麼要這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