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禁區漫步(後)(2 / 2)

來自星淵 深度緋紅 7073 字 10個月前

“那你說,白牙幫那些垃圾是怎麼存在下來的?那些聚落是怎麼存在下來的?”

諾米沒好氣道。

“唔……不知道。”秋冉趴在窗邊,繼續觀望著遠處的景色。

“不,也不是說外界地徹底沒有資源。”

李澳茲想了想,說道:

“但是有資源,不代表就有能力開發——石油這東西一直存在於地下,可直到進入工業時代很久以後,才發現了這種資源。實際上,外界地遠比四國的領土大的多,整個蔚藍星70%的麵積都屬於外界地的範疇。”

他花了一點時間,才給秋冉解釋清楚:

由於太陽照射被紅黑的厄煞雲層遮蔽吸收,大地無法吸收並反射來自太陽的熱量,溫度普遍低於高空的雲層。

天地之間的冷熱差異,形成了令人絕望的大風,而大風又帶走了地表的水份,缺少賴以生存的陽光,植物隻能死去,如此一來,原本堅實的土壤便徹底失去了防風固沙的基礎,迅速水土流失。

這麼多的降雪,卻因為寒冷的氣溫無法融化,哪怕挖開了沙子,下麵深層也隻是冰冷的大地。

它們早已被寒冷凝固凍結,隻有用金剛石的鑽頭,才能進行挖掘施工。

可即便人工開鑿了河流和蓄水湖,沒有陽光和溫暖,怎麼培養水中的生態?怎麼進行農地的耕種?怎麼去養活人呢?

沒有人口,就不可能有足夠的生產力發展工業,沒有工業,就無從開挖地下的資源。

隻有極少部分,兼具發達地熱能、背風口、土壤流失得到止損的地帶,比如背靠高山和河穀,圍繞火山的地區,這裡才有可能出現大規模人口聚集地。

“但是,四國不同。在舊時代爆發了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後,人們發現除了戰爭,一切都結束了,小國滅亡殆儘,而四國,成為了蔚藍星絕對的巨無霸。”

李澳茲話鋒一轉:

“四國的曆史記載:在厄煞籠罩天地前,就坐擁著大量的核電站、海洋資源、風力發電廠。工業設施完善,農業資源雄厚,軍事實力更是處於世界之巔,就算人口少一點,依托於核能源,自然會有大量人湧入其中。”

為了防止大家為了爭搶能源再度引發世界大戰,這次四國冷靜了下來。

他們將能源的大頭握在四國聯合組織出來的GTB,全球商貿銀行手中。

四國之人可以輕鬆地拿到GTB的能源貸款,向外界開拓移民城市。升起人造的太陽和半球體的屏障。

但其他的小國,和外界地的自治城邦,就會有“一點點”的困難。

銀行可以用各種名義卡住小國們的能源貸款申請,逼迫小國從四國哪裡購買天價的石油、天然氣、電力、鐵礦。

李澳茲講了一個他前世出身的國家——阿爾蘭卡王國。

阿爾蘭卡是紅箭帝國的附屬國,兩國語言和經濟互通,人種卻不太一樣,這是因為紅箭帝國進行了文化、經濟殖民的結果。

明明就坐在鈾礦堆上的小國阿爾蘭卡,卻不得不用200德比一噸的低價賤賣給身旁的紅箭帝國,以此換取政治、國防、電力的庇護支援——其實,帝國明明可以搶的,卻非要給那麼一點錢,它真的,我哭死。

李澳茲這裡沒有唱反腔,因為阿爾蘭卡王國真是最幸運的小國,背靠紅箭帝國,要高達有高達,要資源,誇誇皇帝陛下幾句就賺麻了。

阿爾蘭卡靠著舔狗一樣的姿態,愣是成為了周邊小國中降維打擊的一般的存在。

與此同時,隔壁天環的口號是“留地不留人”,場麵有點少兒不宜,李澳茲都不敢多說。

有了GTB給的這些資本,人口得以增長,經濟發展,然後又催生出各種企業、工廠、服務業,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如此一來對人口增長又有了更多的促進幫助。

但是,增長的人口也帶來了就業、生存、環境的壓力。

為了發展和轉移矛盾,就會把目光落到寬廣的外界地去。

於是,寒風與沙暴都與己無關的四國人,他們向外探索,擁有陽光和能源的他們,可以興建工廠,大辦農莊,將外界地的礦產物資挖掘出來,對山體和土質造成更嚴重的破壞。

對礦藏的破壞,很大程度上也是對地質環境的破壞,在機械日夜不息的無情施工中,原本便水土流失嚴重的大地,變得更加羸弱不堪。

外界地人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家鄉被大風移走。

李澳茲描述的時候用了很輕描淡寫的口吻。

至於每一座半球城市的光輝繁華之下,都埋葬著外界地人民的累累屍骨。

但四國也不是完全沒有良心,隻知道一味掠奪的。

“我靠!”

諾米突然大罵一聲,在那之前她連踩了三腳刹車,穩穩把車停了下來,李澳茲立刻拉上麵巾,跳下車輛。

他剛剛開車門,即便有麵巾的阻隔,一股直衝腦門的詭異刺激氣味便撲麵而來。

李澳茲眉頭一皺,扶著車門,內心思緒起伏。

“發生什麼事了……”秋冉迷迷糊糊地下了車,手搭在眼前,裂開縫隙,看向前方。

麵對眼前的情況,幾人幾乎不敢呼吸。

在800多米開外,他們看到了一片熱氣騰騰的湖水,在紅黑與慘白的天地之間,微微瀲灩起桔紅色的閃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