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橋支攤總是隨心所欲的,講究體麵,就擺個小鋪子,風吹雨淋都不怕。不講究的,拿塊破木板往地上一擱,小方凳一擺,也是個攤。這樣的攤子大多賣土裡挖的東西,沾土的總要臟,也不要體麵。
還有就是不上岸,隻在橋洞和河邊做生意的,停幾艘烏篷船,船前掛盞紙燈籠,漁家就坐在船頭。這時候早就不賣鮮魚了,他們隻賣乾貨,魚乾、蝦乾、臘腸、紫菜等。
等過了五更天再來,那時才換批人來賣活魚,河魚海貨都有,他們價實誠,搶手得很。等到日頭初上,缸子裡空了,剩點零頭碎腦的就拿回家。擱點酒,放蔥薑蒜末糊一鍋,有家底的,大早上煮鍋麥飯下菜。
阿夏聽底下漁家的吆喝聲,和時不時的灶眼底下竹節啪嗒炸裂的聲響,湯汁咕嘟,烈火炒菜。要是路過這條街,卻什麼也不買,隻怕回去後肚子都要作妖。
山桃用手肘杵了杵阿夏的胳膊,“快看,張阿爺一家出來擺皮影戲了。”
曉椿和阿夏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巷子尾處轉口有隱隱綽綽的鑼鼓聲,一群人搬個竹凳子坐那裡叫好。
“我們也去看會兒。”
阿夏拍板。
說起皮影戲,隴水鎮上隻有張阿爺一家是做這個的,且他們是從外麵城鎮裡學師幾年後才回到鎮上。
平日裡接喜事單子,晚間就到明橋演給大人小孩看。不收銀錢,賞錢隨意給不給,隻圖個樂嗬。
椅凳是人家自帶的,要是沒帶,他那邊也有幾把小竹凳,挑把坐下就成。阿夏幾個坐在後頭,前麵幽深的巷子口搭個台,四周架木框,前麵糊的是桃花紙充做幕布。
裡麵懸了盞影燈,燃的清油,幾支燈芯一點起,隻有兩字好說,亮堂。後頭還有個置條桌,擺影戲要用的東西,左右兩邊坐著拿嗩呐和二胡的,張阿爺唱念,他大兒掌扡子,也就是控皮影戲。
此時正演的龍遊四海。那龍青色,尾長龍角大,兩綹胡須彎彎繞繞,一出來底下是雲,繼而煙霧繚繞,跟真龍現身似的。
那點大的小孩驚歎,捂著嘴小聲跟旁邊的小夥伴說:“快看,是真龍來啦。”
“彆說話,萬一它尋著聲過來可咋辦。”
回話小孩麵色嚴肅,手攥緊,眼神卻死死地盯著。阿夏在後頭聽的時候差點沒笑出聲來。
這龍還厲害著,會噴火,幕布後張大哥喝口燒酒鬆香,猛地噴向前麵,瞬間起了熊熊大火。
連阿夏幾個都被唬了一大跳。
“啊,是走水了!快滅火啊!”
“不是,那是龍噴的火。”
小孩一本正經地道,他滿臉驚歎,心裡深深認為是龍噴的。
濃煙散去,青龍擺擺身子,騰雲駕霧一下子飛到東海,藍色的海一望無垠,波光蕩漾。
“那就是海,我到海灣時見過,好寬好長的。”
有孩子看見後蹦了蹦,立馬坐下後,小聲又興奮地挨在同伴旁邊喊。
張阿爺他們演的是草頭戲,不是連本的,一晚換個花樣,住在旁邊的小孩和老人天天過來看。鎮上孩子雖說能玩的花樣多點,但也匱乏。可每日晚上新奇的皮影戲能讓他們不用早早上床,這個小台子充斥著他們小小又滿足的快樂。
也曾是阿夏童年最盼望的事情之一。小時候到夏日時,她爹會給她買一碗小圓子,讓她邊吃邊看,要是碰上人多,她爹就把她扛在肩頭看皮影戲。若是冬日,她娘會給她一袋子糖炒栗子,或是糖芋頭,牽她過來看一場再回去睡覺。
所以這個弄堂裡的小戲台,曾經是她最喜歡的,現下變成了其他孩子最歡喜的地方。
一場皮影戲完,有休息的時間,阿夏起身,指著旁邊一個小棚車道:“我去張阿婆那裡買幾碗茶水。”
“成,山桃坐著吧,我跟你一起去。”
曉椿邊說邊撫裙擺站起來。
皮影戲旁邊就一家擺了個棚車的,是張阿爺他婆娘跟幾個兒媳一起辦的,他們出來擺台,張阿婆就會一道跟過來出攤,賺些銀錢。
她們賣茶水和小食,夏賣糟貨,冬賣烤物,隻有春秋有什麼賣什麼。
幾個人一起請人做的小棚車也有意思,頂上是彎著的木棚,兩根木架子,一根綁炭爐籃子。用竹子編筐圍起來,放一個大銚子。另一頭是竹編大櫃,蓋子敞開,露出不少罐子來,還有陶瓷小碗和筷子。
張阿婆年紀大了,坐在那裡休息,主事賣東西的是她大兒媳張陳氏,她跟阿夏娘很熟,遠遠見了阿夏就招手,“阿夏,來來來,今日怎麼有空過來啊,諾,姨給你鹵味吃。”
說著就要拿碗,阿夏連忙攔住,“陳姨,你要是給我,我可不要,今日我帶了銀錢來的。”
“你這孩子,說什麼胡話,一點鹵味而已,早先我跟你娘一道擺攤時。她都能白送我家小娃幾個麵人,吃點東西咋了,你可彆跟姨生分。”
張陳氏假意板下臉。
阿夏笑道:“我今日是帶了銀錢出來的,被我娘知道在陳姨你這裡白吃,回去得被說。再說我們三個人,要吃得多,白送陳姨你就虧本了,到時候多給幾顆也成。”
“成成,真是說不過你這丫頭,阿夏你要吃啥,我們今日做了雞腳、鴨掌、鴨肫、豆腐乾。”
“我要五碗茶,三份豆腐乾和鴨肫。”
聽她說完後,張陳氏震驚,“五碗茶阿夏你怎麼喝的完,買這麼老多做什麼。”
阿夏指指戲台子,眉眼溫柔,“我給張阿爺他們買的,白聽了戲,就買幾碗茶水讓他們潤潤口。”
“阿夏,你彆買,到時候我會給他們送。”
張阿婆也忍不住出聲。
“哎呀,算我的一份心意,借花獻佛了。阿婆你們要是不賣給我,回去我連覺都睡不好。”
被她這一通搶白,大家也隻能隨她。她們賣的茶是散茶,味道還成,給倒了五碗讓其他幾個妯娌送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