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事後分析
五百秒實驗,果然不出張星揚所料。
在運行至第四百零七秒的時候,渦輪葉片在劇烈衝擊之下,發生了肉眼可見的形變。
要不是負責控製燃料流入的控製員眼疾手快,估計整個渦輪泵和燃氣發生器都要瞬間炸開。
耿博的表情有些沮喪,倒不是因為打賭輸了,而是為最終還是沒有能夠堅持到五百秒時間的渦輪泵感到惋惜。
“記得你欠我一百塊。”張星揚拍了拍耿博的肩膀,笑嘻嘻地說道。
其實這次實驗,張星揚的心理預期隻不過是整個係統能夠運轉兩百秒的時間就算是勝利。
畢竟實際上從點火開始工作,到一級火箭分離,渦輪泵需要工作的時間很難超過兩百秒。
如果不考慮重複使用的問題,兩百秒的使用壽命其實是完全夠用的。
但是張星揚出於未來可回收重複利用火箭的考慮,還是讓他們儘可能的延長使用壽命。
雖然可回收火箭在這個時代看來並不是一條特彆可行的方案,現在風頭正熱的還是各種航天飛機。
但是張星揚很清楚,航天飛機這條技術路線,存在的技術問題和安全性問題,要遠遠多於可回收火箭。
並且航天飛機也並不像鷹醬一開始宣稱的那麼便宜,NASA曾經預測發射一次航天飛機的費用在一千萬左右。
但是實際的發射費用卻達到了四億美元左右,不僅僅是遠遠高於後來普及的可回收火箭,就算是和現在毛熊家的火箭相比也沒有什麼價格優勢。
雖然現在國內對於日後采取哪種降低成本的方式還沒有定論,但是張星揚實際上已經偷偷開始了低成本可回收火箭的各項準備。
“星揚,你覺得這次實驗時間達不到五百秒的原因在哪兒?”耿博皺著眉頭,右手做拳撐著下巴問道。
“應該是材料加工成型方麵還不是特彆到位吧。”張星揚想了想各個方麵的可能性,不是特彆確定的說道:“你等會兒,可以去找一下蘇曉和喬陽,讓他們做一下力學分析和金相分析。”
當夜,包括最後報廢的渦輪泵在內的三套渦輪泵和燃氣發生器,都被連夜運到了火箭研究院的測試中心。
火箭研究院的材料實驗室最近一段時間非常忙碌,畢竟他們不僅僅需要忙著為新型發動機開發各種各樣的新材料。
而且他們還承擔著和軍方聯合開發WS-10項目之中的尾噴管研究項目。
雖然這方麵的材料隻需要在原先的工藝上進行一些改進,這樣的實驗不是特彆費腦子,但是卻十分消耗大家的耐心和體力。
不過新發動機的研究優先級,在研究院內部還是更高一些。
即使大多數人員都在忙著WS-10項目,蘇曉還是抽出了一半的人來對完成實驗的渦輪泵的各個零部件進行測試。
“蘇曉,麻煩伱了,這麼晚的時候還帶著大家來做測試。”張星揚略帶歉意地對著蘇曉和她帶來的人員說道:
“辛苦大家了,我已經通知了食堂,等會給大家加餐!”
在場的大家歡呼了一下,緊接著就投入到了緊鑼密鼓的檢測工作之中去了。
渦輪泵主要就是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彆是負責推動高壓燃氣對燃料進行增壓和輸送燃料和氧化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