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漠戈壁之中的敦煌,繼續向西上千公裡,從塔裡木盆地南端的昆侖山脈腳下穿過。
張星揚一行人,終於來到了這一行的最後一站,喀什。
“張總師,這一趟實在是太累人了。”
即使是身體比較好的周璿,在快要到達喀什的時候,都有些忍不住吐槽道。
張星揚伸了一個懶腰,渾身的骨頭劈啪作響:
“回去的時候,咱們就可以坐飛機了。”
聽到張星揚說出這個好消息,一行人都要激動地流淚了!
這一路實在是太辛苦了!
這年頭的公路條件,那是誰走誰知道。
更何況,他們是開了將近三千公裡的路程!
一行人之中,身體素質最好的張星揚都感覺自己的全身骨架要散開了。
更彆提其他人了。
“早點忙完,我們就能夠早點回去。”
他們這一次穿越這麼遠的路途,並不僅僅是為了給熔鹽發電站選址,還要來到祖國的最西部,規劃一座大型的雷達通信站。
這座雷達站,其實同樣是探月計劃的配套工程之一。
月球雖然相比較於其他的星球,距離我們更近一些,但是也有數十萬公裡的距離。
這麼遠的距離,即使是宇宙最快的電磁波,也會有一定的延遲。
延遲倒也還好,畢竟在初期我們並不特彆需要通信的實時性。
但是另外一個問題,就有些讓人無法忍受了。
那就是測控準確性。
要想探月衛星,能夠準確地抵達月球軌道,對於信號的要求就很高了。
在月球入軌的時候,如果測控精度不到位,很容易發生偏差。
不僅僅可能需要消耗額外的燃料,減少衛星的使用壽命。
更有可能因為燃料不足的問題,導致衛星入軌失敗。
這一點,實際上在各個國家進行月球探索的曆史上,是非常常見的失敗原因。
“要不你們先休息一下?”
張星揚看了看自己身邊,似乎快要累垮的數人問道。
“不了,不了。”
周璿連忙搖頭拒絕,他現在最想要的就是回去好好休息幾天。
今天如果耽擱一天,那麼後邊還不知道要延遲幾天才能夠回去。
畢竟當地可不是每天都能夠有回去的航班。
“你們呢?”
張星揚又問了問其他的幾個人。
當然主要還是這裡邊的技術人員,負責張星揚安保工作的並不在這之內。
他從外表來看,似乎是一點事都沒有。
“我們還是儘快開始工作吧!”
大家幾乎都是不想要因為休息而耽誤時間,紛紛要求直接開始工作。
“好吧,那麼我們直接去吧。”
張星揚聞言也沒有多說什麼,既然大家的工作熱情很高,那麼他也不好打擊大家的工作熱情。
負責眾人向導工作的,是當地一位年輕人。
“歡迎大家來到喀什!”
年輕人十分地熱情。
在見到大家之後,就熱情地和大家握手。
搞得在場不少人,都有些不好意思。
“我們這次要去的是一個鄉裡,可能會需要一點時間。”
年輕人的普通人說得很標準,如果不是深邃的眼窩和高鼻梁和大家並不相同,大家很可能將他認作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漢族小夥兒。
“不過也沒有多遠,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他開著車在前邊給大家引路,眾人則是坐著已經陪伴了數千公裡的吉普車在後邊跟著。
進入喀什地區,反而沒有了之前常見的沙漠戈壁風光。
反而是大片大片的農田和果園,在道路兩側連綿不絕。
雖然已經是十月季節,但是依然能夠看到大片大片的綠色,從遠方的天際,一直綿延到眼前。
那些都是最近幾十年防風治沙的成果之一。
“如果不是路上走的農人,容貌和我之前常見的不同,我還以為已經回到了家鄉呢!”
看著道路兩側連綿的農田,周璿忍不住感慨道。
“喀什,自古以來就有人在這開墾定居,和其他地方沒什麼區彆。”
張星揚一隻手支在吉普車的車窗上,一邊淡淡地說道。
在未來,因為星球天氣控製係統的應用,這樣的場景其實已經不多見了。
因為那時候,這裡和江南也沒有什麼區彆了。
雖然人類的工業偉力確實值得驚歎,但是這時候這種農田和沙漠戈壁交織的場景,也讓張星揚感到彆有一番韻味。
掏出自己隨身攜帶的一部膠卷機。
張星揚在車輛行駛的間隙之中,拍下了一張照片。
照片之中,遠處是高大筆直的楊樹林,隨著畫麵的拉近,是一片片的葡萄園。
在行駛了接近一個半小時之後,終於抵達了今天的目的地。
“不好意思,這裡道路不太好走,身體都還好吧。”
負責向導工作的小夥子,從車上跳下來之後,有些抱歉地說道。
“沒什麼,我想大家這段時間應該都已經習慣了。”
張星揚看了看眾人之後,笑了笑說道。
在這之前的幾天時間,他們幾乎都是在走這樣破爛不堪的道路。
實際上,這一段路,比他們之前走的還要好不少。
“這裡就是預計建設雷達站的場地。”
年輕人指了指自己麵前的一片空地,對著大家說道。
“目前已經做好了簡單的三通一平工作,建設工作隨時都能夠開始。”
張星揚先是看了看這裡四周的情況。
這裡之前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不過水電都是通的。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裡距離城市和大型工廠很遠,周邊也沒有什麼農田。
對於大型通信天線的建設來說,還是比較有利的。
因為這樣的電磁波環境比較乾淨,不容易受到乾擾。
“這裡之前是做什麼用的?”
張星揚摸了摸場地邊上的一根水泥電線杆問道。
“這裡之前,其實是個小型的過期彈藥銷毀場,所以這附近也就沒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