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世界天眼裡!(2 / 2)

年輕小夥笑了下之後說道:

“如果你們翻一翻這裡的土,說不定還能夠從土裡找出沒有被人帶走的子彈殼。”

周璿聞言,用腳踢了幾下自己麵前的土地,沒想到還真翻出來一枚彈殼。

“喲,竟然真的有彈殼!”

幾人圍繞著這片場地,認真地用隨車攜帶的儀器,進行了幾番測量之後。

確定,這裡確實適合作為探月工程配套天線的建設地點。

“我們的十八米大型天線,總算是找到它的窩了!”

在探測完之後,張星揚有些鬆了口氣地說道。

實際上,探月工程的天線有兩個,都是十八米的大型天線。

隻不過一個在東部,一個在西部。

幾乎是在國家的東西兩端,這也是出於擴大探月衛星的通信範圍考慮。

——

“我們將要在這裡,建立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

“讓我們能夠,看儘浩瀚蒼穹!”

戴著藍白色安全帽的南仁東,指著眼前的連綿群山說道。

西南群山之中的喀斯特地貌,確實十分適合建設大口徑的球麵射電望遠鏡。

在八年之前,他就曾經提出來過建設“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

在這之後的接近十年之間之中,他考察了一千多個窪地,跋涉了上萬公裡的裡程。

終於找到了適合建設“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的地方,大窩氹!

剛剛從西北回來,身上還帶著風沙味的張星揚,作為工程力學專家,也參與到了這項重要基礎科學設施的技術論證之中。

眾人目前站著的地方,還幾乎是一片原始的叢林。

根本就沒有道路。

幾人來的時候,都是一點一點地爬上來的。

而這樣的道路,自己眼前這位年近六十的老人,走了近十年的時間,形成遍布西南群山之間。

“這樣的地方,工程建設難度很大,南老你要想好這一點。”

一旁隨行的基礎科學基金會的人,忍不住出言提醒道。

他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建設在這裡,需要消耗的資金巨大。

其實這樣的想法也是未可厚非的,畢竟這樣大的工程建設,本身要花費的資金就已經很大了。

如今建在這個人跡罕至的地方,那要花的錢就更多了。

南仁東自然也是知道這一點,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這裡是他找了近十年才找到的好地方,無論是地理條件,還是電磁波條件,都十分適合建設“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

甚至可以這麼說,即使是再找十年的時間,南仁東也不覺得自己能夠找到比這還要好的地方了。

“這裡已經是我們能夠找到最好的建設地點,如果想要未來的射電望遠鏡,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除了這裡,我們的其他備選地點實際上都不是很理想。”

南仁東認真地向大家解釋了一番,選擇在這裡的原因。

其實,從衛星地圖上看,也能夠發現這裡真的是個十分理想的地點。

首先,它的地理位置就很好,東北距離平塘縣城85公裡,西南距離羅甸縣城45公裡,受到城市的電磁波影響很小,就有極為乾淨的電磁環境。

其次,大窩氹的地形也很適合建設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中間凹陷的區域可以很好的安置大型的射電望遠鏡。

控製球麵方向的拉索裝置,可以直接架設在四周圍的山上。

“這下邊,如果動工的話,應該要將水排乾淨吧?”

張星揚指了指下方的泥沼地說道。

作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這下邊是一片片的小水潭。

“在動工之後,這下邊都會被挖掉,然後打樁。”

一旁的土木工程專家,開始適時地給大家講解建設的過程。

“其實工程的建設難度並不算是很大,最難的還是這裡的環境。”

他一邊說著,一邊拍死了一隻爬到自己手背上的蟲子。

西南地區,從來多蚊蟲。

這樣惡劣的環境,即使是到了現如今的工業時代,也很難去進行改變。

“如果開工建設,那麼要做好一定的防蟲防痢疾的準備。”

“你們土木部分都算好的了,機電部分才難呢好吧!”

還沒等他接著往下說,一旁負責項目機電部分的專家就說了起來。

“項目要求我們對30噸重的饋源艙,在140米的高空、206米的範圍之內進行高精度控製。”

“甚至要求到了毫米級彆!”

這樣的龐然大物,這樣的高精度,確實是難度很大。

張星揚忍不住在心中給他們點了一個讚。

“其實我們可以不用剛體支撐模式,而是采用柔索支撐的方式。”

張星揚在聽了一會之後,發現他們似乎還沒有考慮到他們在曆史上采用的辦法,於是出言提示到。

“張教授,仔細說說。”

張星揚僅僅是開了一個頭,對麵那人就好像是想到了什麼一樣,急忙說道。

“現如今的傳統射電望遠鏡,都是將饋源艙和反射麵采用相對固定的剛體支撐。”

“我們的大口徑射電望遠鏡,顯然沒法采用這樣的辦法。”

“且不說這麼大的東西,剛體支撐要多大的強度,就是轉動起來,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們采用柔索,通過支撐塔,將它給撐起來,就沒有那麼多問題了。”

張星揚剛剛講了大概的技術方向,對方就大聲讚揚了起來:

“確實是個好辦法,這樣就連饋源艙的控製問題也能夠一起解決!”

“依靠對拉索的控製,可以將饋源艙的控製精度大大提升!”

“張教授,不愧是力學專家,這麼快就能夠想到解決的辦法。”

對方對著張星揚一頓彩虹屁。

不過張星揚也沒有過多的謙虛,隻是淡淡地笑了笑說道:

“這本就是我應該做的。”

對方在張星揚將目光放到下方的水坑之中時,開始小聲地和自己身邊的人,討論起這一個技術路線。

張星揚隨手丟下去一塊石子,過了幾秒鐘時間,石子砸破水麵的聲音才傳上來。

“高度大概在一百二十米。”

張星揚在心裡默默地想。

看著眼前的大坑,他忽然想起了兩句老話: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

“唯有天眼,一鍋能燉鯤!”

想著想著,張星揚笑了起來。

“張教授,笑什麼呢?”

“沒什麼,我想到一些好笑的事情。”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