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人的團隊,在不太大的船艙之內來回不停地走動著,忙碌著。
短短的十分鐘,在大家的感受之中卻又好像一個世紀那樣漫長。
“倒計時,一分鐘!”
發射平台周邊的海域和空域,早就被劃為禁飛區和禁航區。
原先有幾艘打漁的漁船,也都被勸說回港了。
火箭發射,相對來說,還是一件比較危險的事情。
一般來說,都是要避開居民密集區域。
海上發射的好處之一,就是距離居民區比較遠。
“倒計時,十!”
發射指揮船上一片寂靜,隻有倒計時的聲音在慢慢地響著。
張星揚甚至還能夠聽到自己不斷跳動的心跳聲!
這也是這麼多年來,最讓他緊張的一次發射任務。
感到喉嚨發乾,艱難地咽了一口口水下去,緊皺著眉頭,看著遠處安靜豎立在發射架上的火箭。
“三!”
“二!”
“一!”
“點火!”
深綠色的按鈕被按下,無形的電波瞬息之間跨過數公裡的距離。
火箭的電子點火裝置之中的固體爆炸物,點燃了固體燃料,在海麵上製造出數米長的火龍。
推動著長三乙-改四k型火箭,緩緩地脫離塔架,升向天空!
伴隨著數十米高的白色濃煙,好像是一頭狂龍,掙脫開困擾自己許久的鎖鏈,一頭紮進了天空之中!
“一級火箭,點火正常!”
“自適應姿態調整正常!”
“測量一號,光學跟蹤正常!”
一係列的詳細情況報告,在指揮室之內響起,彙報著火箭的各項情況。
其實海上發射,火箭起飛之後風險就降低很多了。
因為最困難的一步,實際上就是起飛階段。
這和海上發射的特點相關,渤海的風浪雖然很低,而且發射平台的基座深入到渤海的海床之上。
但是,依然風浪依然會對平台造成厘米級彆的晃動,這種晃動是不可避免的。
火箭發射最怕的就是姿態不穩定,而這樣的發射環境無疑是對姿態調節係統,提出了極大的考驗!
火箭起飛成功,基本上算是度過了最困難的一步!
“清河,光學跟蹤正常!”
因為是在渤海灣進行火箭發射,火箭很快就越過了半島,到達了西太平洋的上空。
“遠洋七號,雷達跟蹤正常!”
遠洋七號,是在去年剛剛下水的新船,各個方麵都進行了一定的升級,擁有更好的電子設備,更長的海上任務時間。
目前部署在西太平洋北部,北緯六十度左右。
長三乙-改四k型,在118秒之內,就進入了上層大氣之中,爬過了上百公裡的高度。
“火箭助推器,分離成功!”
長三乙-改四k型擁有四個助推器,可以在火箭起飛過程之中,提供較大的推力,幫助火箭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達到地球逃逸速度。
在慣性的作用之下,火箭在助推器分離之後,繼續向著太空之中進發。
第147秒,一級火箭完成了自己的發射使命。
“一級火箭,關機成功!”
“一二級火箭,分離成功!”
到了火箭發射的後期,基本上和陸地發射程序沒有任何的區彆。
需要麵臨的關鍵節點,都是一樣的。
張星揚原先有些緊繃的臉色,也放鬆了下來。
第229秒,衛星整流罩分離成功。
第332秒,二三級火箭分離成功!
第1473秒,星箭分離成功!
兩顆氣象衛星和兩顆商業衛星,都順利進入了各自的軌道之中,沒有出現任何的差錯。
指揮船之中,大家都十分興奮。
這一次發射的衛星,相比較於之前發射的載人飛船,根本不算什麼。
但是這一次發射的地點很特殊,這也是大家最為高興的地方。
海上發射的成功,意味著未來他們可以讓火箭在緯度更低的地方進行發射,最大限度的節省火箭燃料。
雖然目前南海邊上的文昌發射場,已經順利建成投入了使用。
但是它距離赤道,還是有很遠的距離,不能夠最大的限度節省火箭發射燃料。
張星揚走出了指揮艙,雙手趴在船的欄杆之上,看向無邊無際一片蔚藍的天空。
渤海的天氣,似乎要比南海好上很多,海水也沒有南海那樣的深藍色。
但是作為海上發射火箭的起點,已經能夠讓張星揚感到滿足。
當然,他的想法自然不會僅僅局限於小小的海上發射平台。
在未來,赤道海麵上,還漂浮著另外一個龐然大物!
承載著人類天梯,在國內被譽為“通天建木”,在國外被稱為“巴彆塔”的太空電梯的承載基地。
排水量達到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記錄,超過百萬噸。
麵積堪比一個人類小鎮,真正的工業奇跡!
比起那樣的奇觀,他們現在排水量不過三萬多噸的海上發射平台,就好像是麵對著航空母艦的小舢板一樣,不值一提。
但是,小小的舢板,遲早有一天能夠發展成為航母。
總有一天,建木號會在努力之下,重現於這個時代!
求月票,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