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重型運載火箭還沒有完全通過試驗。
否則我們這次不知道能夠帶多少東西上月球!”
張星揚有些遺憾地說道。
嫦娥二號發射在即。
任務目標就是發射月麵著陸器和月球車。
“就算重型運載火箭測試通過,現在也還用不上。”
耿博在一邊潑了一波冷水:
“無論是月球環繞通信衛星還是大型月球車,他們研製的速度都太慢了。
根本趕不上我們的進度。”
耿博有些埋怨深空研究所那邊的研發進度太慢。
但是無論是地月通信衛星,還是大型月球車,都是國內之前沒有接觸過的研發項目。
所以他們的研發速度比較慢。
也是情有可原。
張星揚的看法倒是比較客觀:“他們的速度已經足夠快了。
僅僅是三年時間,就能夠研發出可靠的月球車。
已經超過了不知道多少人!”
耿博也就是稍稍埋怨一樣,他也知道月球車的研發單位,已經是幾乎日夜不停地研發。
他們的重型運載火箭研發順利,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年的技術儲備很充足。
最近的十年時間,火箭研究院每年花費在研發方麵的經費都有數十億。
將大部分的收益都投入到了研發之中。
所以才能夠這麼順利、快速地完成重型運載火箭研發工作。
其他單位不像他們這樣,擁有大量的研發資金和技術儲備。
所以速度肯定會有所下降。
“不過公眾投票取得名字,倒是很有意思。”
耿博稍微吐槽了一番之後,轉頭興致勃勃地說起了月球車網上投票的事情。
和以往的命名,基本都是由航天係統內部決定不同。
月球車的命名,開通了網上投票和短信投票的渠道。
在投票之前,光是收到名稱方案數量,就讓大家震驚了。
即使因為這年頭互聯網還沒有太過於普及。
但是航天部門依然收到了12萬份網上方案。
以及將近4萬份的線下郵寄方案!
光是評審這些方案,就花費了大家好幾個星期的時間。
最終選出了十個名稱。
分彆是玉兔號、探索號、攬月號、錢學森號、追夢號、尋夢號、追月號、夢想號、使命號、前進號。
投票通過網絡和短信方式進行。
考慮到可能存在的網絡刷票行為。
每一個網絡ip隻能夠投出一票。
不過即使是這樣,依然收到了總計超過1200萬票。
這一票數甚至超過了前世的月球車投票活動。
主要還是,之前在春晚上宣傳給月球車取名這件事。
還沒有過去太長的時間。
大家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基本上都會投一票。
1200萬票之中,得票較多的就是玉兔號和錢學森號兩個名字。
玉兔號接近250萬票。
錢學森號超過190萬票。
玉兔號以較大優勢取得了投票活動的優勝。
玉兔對於大多數的普通國人來說,還是要更加耳熟能詳一些。
最終,此次發射的月球車,被命名為玉兔號!
“嫦娥抱兔奔蟾宮。”
張星揚念了一句詩之後說道:
“對於國人而言,玉兔和月亮有著更加深入的聯係。”
“對於大家來說,認可度更高一些也是正常的。”
耿博剛剛一張嘴,張星揚就大概知道了他的想法。
要知道,在投票的時候。
耿博動員了不少人投票給錢老爺子。
錢老對於國內的火箭事業,堪稱是開山鼻祖一樣的存在。
大家都希望,他能夠在這項青史留名的航天活動之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不過錢老自己倒是不以為意。
投給了玉兔號一票。
雖然老爺子這時候身體已經不太好,但是關心著國內的航天事業發展。
張星揚剛剛這番話,也算是稍稍勸一勸他。
彆把這件事太放在心上。
按照張星揚的想法,區區一輛月球車命名算什麼?
等以後給整一個大的!
直接給老爺子命名一座月球或者是火星基地!
不過現如今能夠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一共都沒有幾個。
也就隻有毛熊、鷹醬。
如果這一次月麵軟著陸成功。
那麼龍國就將成為第三個軟著陸成功的國家。
這個榮譽放到國際上,都算是很響亮的。
所以耿博他們才會如此上心。
“希望這個名字,能夠給我們帶來一點好運吧!”
耿博也笑了一下說道。
顯然已經看開了。
“希望著陸器的軟著陸能夠順利成功!”
裝載著嫦娥二號的運載火箭,是一枚鴻雁改造後的鴻雁-甲型火箭。
進行了多項技術改造。
通過更換高精度陀螺儀,提高了火箭的入軌精度。
有人曾用“從巴黎打高爾夫球到上海入洞”來形容落月的精準度。
而改造後的火箭可靠性提高到了97.82%。
在這之前的三年之中,鴻雁係列火箭進行了三百多次發射活動,從來沒有過失敗。
放眼整個世界來說,也是一項難以想象的奇跡!
第二點改進,就是對發射窗口期的選擇進行了拓展。
和發射地球軌道衛星不同。
發射月球探測器,受到地球、太陽、月亮三個天體的運動規律影響很大。
不同的發射窗口期,意味著不同的火箭飛行時間。
火箭飛行的最短時間大概在1100多秒,最長時間在1400多秒。
飛行時間的延長,不僅僅意味著燃料消耗的增加。
更代表著中間可能出現問題的增加。
這一次發射的窗口期一共有六個。
在預選為發射時間的三天之中。
每一天都有兩個窗口時間。
第一發射窗口寬度為四分鐘。
這也是最好的一個發射窗口時間。
第二個發射窗口寬度僅僅有一分鐘的時間!
“發射的六條不同軌道,我們都進行了嚴格的計算。
針對不同的窗口,我們的硬件和軟件都進行了相應的調試。
不會出現什麼意外的情況。”
張星揚拍了拍對方的肩膀說道。
如果說一條軌道失誤了,他們還有第二條備用。
乃至於第三條。
第四條。
一直到第六條。
一共五個備用方案。
單單從未雨綢繆的角度來講,已經算是做到了極限。
容錯率被擴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雖然是這樣,不過有時候航天工程似乎也是看運氣。”
耿博稍微反駁了一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