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2章 道貌岸然(2 / 2)

吞天聖帝 楓落憶痕 5270 字 18天前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以及前來看熱鬨的大梁子民,齊齊跪地山呼。

秦可清站起來,對著高台上的梁皇躬身行禮,唯有君無邪端坐,未曾有絲毫反應,隻是略微看了梁皇一眼。

三國使臣未跪,卻也躬身行禮。

他們是外臣,無需行跪拜之禮。

“平身。”

梁皇龍袍衣角一掀,端坐在龍椅之上,皇者威嚴儘顯。

“謝吾皇!”

眾臣整齊一劃,從地上站起。

“大燕、大真、北莽,不知你們三國使團來我大梁所謂何事?”

梁皇明知故問,一副不知道他們來此做什麼的表情。

“梁皇陛下,我們此來,一是加強彼此的交流,二是前來向梁皇陛下提親。”

大真使臣率先開口。

“提親?”梁皇眼睛微眯,“世人皆知,你大真與我大梁刀兵已久,此次卻突然說要提親,不覺得唐突嗎?”

“梁皇陛下,我們大真此番帶著誠意而來。

我大真皇子心儀貴皇朝安平郡主已久,一片真心,日月可鑒。

至於兩國交戰之事,我大真皇主說了,皇朝長久陷於戰事,雙方將士傷亡慘重,也苦了皇朝百姓。”

“陛下,臣覺得此事不妥!”

丞相站了出來,道:“陛下,秦王乃國之柱石,其女安平郡主怎能與敵國皇子和親!”

“臣附議!”

國公亦站了出來,支持丞相觀點,“秦王勞苦功高,為我大梁舍生忘死守國門,我們怎能將安平郡主送去敵國和親?”

“臣等附議!”

一眾大臣,清一色表示反對。

“唔,眾卿所言有理,朕不能寒了秦王之心。”梁皇點頭,采納了群臣的諫言,看向大真使臣,“此事,朕不能答應。

你也聽到了,眾臣亦不答應。

秦王是我大梁國之柱石,秦王的獨女怎能成為和親人選?

再者,安平郡主的郡主的婚姻大事,當由她自己做主,朕不可強求。”

廣場附近,人們本來緊張的心情,在聽到梁皇拒絕時,鬆了下來。

大真皇室當真是癡心妄想,竟然想要讓安平郡主和親,嫁給他們的皇子!

豈有此理!

幸好皇上沒有答應。

都說秦王功高蓋主令皇上忌憚。

可今日看來,皇上心胸廣闊,一心維護秦王府,並不像傳說的那樣。

朝堂之上眾臣亦是如此,今日都向著秦王府說話。

眾臣與秦王不合,看來也是謠言。

君無邪則一邊喝著茶水,一邊靜靜看著梁皇等人表演。

不得不說,他們在這裡一唱一和,有板有眼的,演得還挺像。

“非也,若梁皇陛下答應這門親事,我大真與大梁便是姻親關係,戰事並非不可緩,亦菲不可談。

此乃為兩國長久之計。

還請梁皇陛下體恤兩國千億百姓與千萬將士。

交戰這麼多年,多少將士血染疆場。

戰爭耗費巨資,嚴重消耗我們兩國的財政。

財政從何而來,來自於百姓稅賦。

若戰事平息,便可削減稅賦,減輕百姓生活壓力,藏富於民,讓兩國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大真使臣,你休要……”

“大梁丞相,國公,我有說錯嗎?”

大真使臣打斷了丞相與國公的話,質問道:“戰事平息,是否可以減少財政支出?

皇朝財政壓力大幅度減弱,是否可以減輕稅賦,讓百姓過得更好些?

兩位大人身居高位,當真不食人間煙火嗎?

難道丞相與國公大人,不想看到貴國的百姓過上好日子不成?”

“你休要血口噴人!”

丞相和國公對大真使臣怒目而視。

“還請兩位大人正麵反駁。

你們就說我剛才說的話對與不對?

在場有你們大梁百萬子民聽著,他們的心裡自有一杆秤。”

“這……”

丞相與國公一副不知道如何反駁的表情。

“大真使臣此話,卻是無法反駁,但和親之事……”

<b

r>????有其他大臣開口了,但關於和親之事,他卻並沒有給出什麼意見。

“梁皇沉默了。”

他思量了片刻,似乎也難以抉擇,不由向秦可清投來目光,“郡主,此事,朕想聽聽你的意見。

雖然朕並不認可和親之事,但大真使者有一點沒有說錯。

戰爭對財政的消耗是巨大的,而財政來自於百姓上交的稅賦。

若是可以止戰,我大梁子民便可過上比現在好上許多的生活。

身為皇朝之主,朕心係百姓,對這點無可辯駁。

當然,朕並不是逼你什麼,你的婚姻完全可以自己做主。

你的父王為大梁已經付出得夠多了,郡主你可不用為了大梁百姓而犧牲自己的幸福,無論你做什麼決定,朕都支持你!”

聽著梁皇的話,君無邪和秦可清心裡都不由冷笑了一聲。

當著皇城子民的麵,梁皇可真會演,將自己偽裝成一個仁厚的明君。

實則用大真使者拋出的論調來對她進行道德與榮譽綁架,令她無法當眾拒絕。

表麵道貌岸然,實際內心陰險卑鄙。

“郡主,你不用為難,你若不願,直接說出來便是,我們都會支持你的!”

丞相與國公這般說道,其他大臣紛紛附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