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2. 誘騙(1 / 2)

借口 小萵 3992 字 3個月前

《借口》全本免費閱讀

“林老師,我們剛為您在M國找到一家願意與我們合作出版您的隨筆集的出版社。那邊想為您辦一場讀者交流會,希望您能配合一下我們的宣傳工作。”

“什麼時候?去多久?行程怎麼安排?”

熟悉了流程,不隻是編輯會惜字如金,林芸也習慣了直接說事。而且還做得更加徹底:她就是見了真人,麵對麵的也沒和對方怎麼互動。所以,合作久了,那邊也習慣了沒必要不找她,免得反造成負麵效果,最後還得他們在後邊幫著收拾,處理一些因為她的個人性格原因而導致的公關危機。

不止如此,他們還知道了該怎麼應對林芸的經常性失蹤、找不見人。一旦她失聯超過兩周沒回信息,他們就會派人親自找上門去。尤其是在她買了房子,有了固定住所之後,她就不得不吃教訓。之後,她每回都是踩著點的在最後(默認“兩周”)期限日的晚上,才回信息——避免再被人找上門來。

雖然回得晚,但隻要她準備好了處理事情,就會溝通得很順暢,幾乎不會有不必要的情緒跑出來分散彼此對接的效率。說得好聽,這叫就事論事,高效;說得不好聽,就是當自己和對方是機器人,是兩邊的機器在進行溝通、對接、合作——大家都不是人。

這會兒的林芸,任誰都能感覺得到她在屏蔽自己的情緒係統,暫時借出身體來完成一項——必須嵌入社會係統中、與他人展開合作,是把自己更多作為一種工具式價值地展開行動的工作任務。

“你就不能笑得真一點兒嗎?”有次,一位已經跟林芸在工作上算是很熟的責編私下裡對她抱怨。那會兒,她正準備收工回歸自己的私人日常,狀態逐漸恢複到平日裡的樣子。

這時候的林芸才開始有了自己的情緒,自己的喜惡,自己的語言,而不是官方的應對模式。於是,她一改之前的毫無毛病、但說了也等於沒說的官方式回複,對責編隻冷冷丟下一句:“您辛苦了。出於對您的專業態度的尊重,我願意回答您這個問題:現在我這個樣子就是我真實的模樣。我不想笑。也沒覺得有什麼可笑的。微笑,對有些人來說,是表達善意;但是對我,那就是純粹的精神消耗——我沒有那麼多善意可以分享給這個世界。我隻想跟這個世界各自安好,互不乾涉。”

那之後,當她偶爾必須露麵的場合,她就戴上這副透明麵具,也無人會真的在意她是真笑還是假笑,——那位責編也逐漸接受了,對待她,得把她的文字和她這個人分開來看。無論是公事上,還是私交上,都要分開。雖然她自認對林芸照顧有加,但是林芸顯然未必是這麼想的。

“林老師,想不到您口語還挺好的。幾乎都沒讓他們請來的翻譯幫忙。”責編私下裡向林芸隱晦打探她的過往隱私。

“年輕時曾去過Y國,在那兒學了半年英語,順便蹭了那邊通關的便利,像坐公交一樣走馬觀花地順便遊曆了它周邊的幾個國家。完全浸泡在英語環境中,把過去十幾年的啞巴英語最後缺的那塊給補上了,有點像打通了最後的任通二脈。——不過,也很久沒用英語交流了,普通交流沒問題,但是太專業或者太地道的表達,還是需要由專業翻譯來幫忙。”林芸簡直隨時都想揶揄一下她這輩子都不可能忘記的強迫式學習。

“哦——嗬嗬,那您也太低調了。如果把您的這段經曆也寫在介紹裡,不是更有宣傳效果嘛。”可惜,責編根本沒聽懂她真正想要諷刺的。而隻聽了她覺得可能有商業價值的部分。

“我知道你們營銷會有需要,但是你們一定會誇大事實。我的那段經曆平凡無奇,就跟你去一個跟普通話發音差異很大的方言區待上半年,然後會說一點當地方言,勉強能溝通,卻被營銷包裝成精通當地語言——這麼說你,你不會臊嗎?而且,謊言永遠都是假的,變不了真,我也沒打算為了讓包裝成真就私下苦練口語,還非要練成‘播音腔’。時間精力有限,我有必要舍本求末,把自己真正的主業荒廢,卻把本來可以外包出去的能力非要攬到自己身上——我告訴你,真要那麼做了,那不是讓自己變得更強,而是把自己變得更像工具。你用‘失去做你自己’來交換‘成為一個更好的工具’——值得嗎?”

“林老師。恭喜你啊。”忽然有人插話進來。

應聲回頭。林芸既意外又瞬間蹦出一個直覺:會不會,這次的版權代理生意,跟他有關?

“林雲?”林芸的眼神在詢問“你怎麼會在這裡?”

“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