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彙集(1 / 2)

鐵血殘明 柯山夢 10679 字 2個月前

阮大铖摸著下巴濃密的胡須,氣定神閒的站在堂下,楊芳蚤倒微微一愣,倒不是他沒聽過,而是因為此人

太過有名。

阮大铖是桐城人,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士,此人先入東林,成為東林黨的先鋒乾將,後因東林將許諾給他的職

位給了魏大中,便怒而轉投魏忠賢成了閹黨。但當閹黨也是左右搖擺,最後弄得裡外不是人,算是滿手好牌

打成爛牌的典範。

雖然阮大铖現在無官職在身,但進士身份是有的,早年又是京師的科道禦史,參與的都是明帝國最高層的政

治爭鬥,他在官場積累的人脈,也不是楊芳蚤一個知縣能比的。

楊芳蚤不敢擺官威,也不願跟此人沾上關係,隻得對阮大铖道,“原來是阮先生,難怪如此急公好義,請坐

。”

“護衛鄉土乃我等本分。”阮大铖微微躬身作禮,然後才緩緩坐下。

楊芳蚤見阮大铖還想發言的樣子,不願與此人多糾纏,連忙搶先開口道:“本官愧領桐城知縣,實不願桐城

既遭寇亂又遭兵亂,那些土寇亦都是桐城百姓,本官的意思,能撫還是要撫,不可輕易言兵,不知方大人是

否讚同。”

方孔炤此時才像醒過來一樣,把眼光從地板上轉向楊芳蚤道,“楊大人宅心仁厚,說的也有理,但本官這裡

有個計較,自古此種民亂,不可單言剿亦不可單言撫,光是剿殺則平添殺孽,官寇之間冤冤相報耗時長久,

不免地方糜爛;光是言撫,則賊人無所畏懼,亂是平不了,最後蹬鼻子上臉也是有的。古今平亂成功者,都

必得剛柔並濟、剿撫並舉方得全功,各位以為然否。”

楊芳蚤還未答話,先前反對的士子聽了出來插話道:“方大人此說不妥,咱都是桐城人士,地方上鄉鄰鄉親

,要說裡麵有頑劣不堪之人,也是少之又少,也不必動輒言剿言殺。看此亂起以來,桐城各家頭麵的門上,

並非家家遭難,那領頭的還是有些方寸的,至少方大人府上他們便未去。而一旦引了池州兵馬來,那都是客

兵,許是知道何家左家,方家也未必知道,更遑論其餘,到時拿刀拍門,才真是秀才遇到兵。”

方孔炤身後一名虯髯大漢冷冷開口道,“劉秀才話中有話,不妨直說出來。”

劉秀才腦袋偏一偏道,“晚生隻是實話實說罷了。”

虯髯大漢一怒站起,方孔炤稍稍轉身對那大漢擺擺手,然後盯著那劉秀才道,“方某說剿撫並濟,並未說要

請兵來桐。劉秀才尚未聽完便曲解方某用意,又言有所指,難道賊人不來方某府上,其中有何貓膩不成?”

“晚生不敢,隻是親眼所見,賊子從鳳儀裡的門前行香經過,也不曾叨擾方府,念及方先生一向賞識那汪國

華,還有恩於此人,此事桐城人儘皆知,便由不得旁人不作他想。”

堂中眾人都不言語,此次民變各家多少都有遭殃,唯一毫發無損的隻有何家和方家,何如寵是閣老致仕,大

家不敢跟他比,方孔炤雖然是京官,但畢竟還未起複,大家還是能比較一下,心裡確有一些不平衡。以前礙

於麵子,大家都不好意思說出來,但此時有劉秀才開口,大家也是樂見其成。

方孔炤成為眾矢之的,卻不慌不忙,先從容的掃視一遍堂中,然後語氣平淡的開口道,“原來是劉秀才親眼

所見。那方某有個疑惑,曾幾何時,桐城士大夫仕於朝者冠蓋相望,四封之內,田土沃民殷富,家崇禮儀人

習詩書,風俗醇厚,士紳皆為小民之表率,號為禮儀之邦,不知劉秀才有否親眼所見?那時何曾有人為亂,

何曾有人殺人懸屍,何曾有人自鳳儀裡之門前行香而過?”

他聲音不洪亮,但中氣充足,每人都能聽得很清楚。堂中靜悄悄的,所有的士紳都不說話,龐雨感覺此人的

氣勢足可勝過滿屋子人。

方孔炤並未等待劉秀才回答,而是繼續道,“時移世易,桐城亂起之前,世祿之家鮮由禮法,子弟僮仆倚勢

淩人,縱奴橫行市井阡陌,苛債累租結怨小民,甚至當街殺人而致民怨沸騰,試問劉秀才又是否親眼所見?

難道以上種種,都因老夫賞識一武夫而致?”

劉秀才一時張口結舌,龐雨心中暗自為方孔炤叫好,劉秀才言語暗諷方孔炤縱容汪國華而招致民變,方孔炤

的反擊雖然未點劉秀才的名,但分明就是說的劉秀才等士紳所為才是激起民變的原因。

方孔炤清清嗓子正要乘勝追擊,下首一個士子突然站起大聲道,“方大人所言正是,平日侵漁小民而致民怨

累積,亂發則驚慌失措一潰千裡,我等士子鄉紳世受國恩,遇此小醜之輩垂頭喪氣斯文掃地,未見有幾人誌

在討賊,唯見開門購旗,金銀媚賊,又主撫以自保,不知其可乎?”

堂中一片嘩然,眾人紛紛離座而起,劉秀才揪住那士子罵道,“江之淮你是何身份,說誰垂頭喪氣斯文掃地

,你今日不說個明白,休想走出這縣丞衙署。”

旁邊的其他士紳已有人在乘亂動手,他們麵對亂民那是寡不敵眾,但在這大堂之上,卻絲毫不怕那江之淮。

大堂上猶如菜市場,方孔炤兩不相幫,穩穩的坐在座位上,身後的方家子弟都站了起來,卻未有離開原位。

楊芳蚤眼見不妙,連忙招呼縣衙的人上前,龐雨隻得也進了內圈,跟著縣丞一起拉開那些憤怒的士紳,好不

容易把江之淮救出來。

江之淮頭發散亂,兀自不服的大聲叫罵,楊芳蚤隻得派人把江之淮送去後堂休息,以便讓會議繼續。

現在主張招撫的占據了絕對優勢,楊芳蚤順利達成決議,而且讓士紳寫一封陳情送給王公弼,堅拒池州兵來

桐城。

一場會議不歡而散,一眾士紳紛紛離去,方孔炤故意留在後麵,那阮大铖本想留下,豈知方孔炤卻來一句,

“阮世兄請先行。”

阮大铖隻得也離去,堂中便隻剩下方孔炤和方家子弟。

方孔炤對楊芳蚤客氣的道,“方某想與二位大人私下說些話。”

楊芳蚤點點頭,看著龐雨等幾個皂隸說道,“你們幾人先退下。”

方孔炤對餘先生等幕友也道,“請幾位先生也回避片刻。”

餘先生隻得跟龐雨一起下了大堂,那方家幾人散在堂下,將一眾幕友和皂隸遠遠隔開。

龐雨對餘先生問道,“這位方大人也是奇怪,還要瞞著其他人。”

“他在居中聯絡桐城有心的縉紳,他們已募集了不少銀錢,正在招募人手準備平亂。”

龐雨心中一凜,“有什麼人手還能打得過那許多亂民?”

“那方鄉官口風甚緊,從不吐露分毫,究竟如何誰也不甚清楚。”

龐雨仔細觀察方家帶來的幾人,看著都是文人打扮,但身形動作都不文弱。

當下低聲對餘先生問道,“他帶來的幾人是否都是請來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