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桑叫上餘二郎往隔壁楊家去。
楊家人平時對隔壁幾家倒不怎麼熱情,對方家倒是挺熱情的,餘桑對楊家人,也止於認識的程度。
餘桑看院門沒關,她站在院門邊喊:“有人在嗎?吳婆婆楊翁翁在嗎?”
她已經略微看到堂屋中的人影,隻是不好直接進去。
韓娘子走出堂屋看:“餘桑啊,你們兄妹來有事嗎?”
餘桑拉著餘二郎往楊家堂屋門口方向走,看到堂屋裡已經有些昏暗了,桌子上用鍋蓋蓋著一個大陶甕,看似正準備要吃晚飯了。
餘桑道:“韓嬸子,我爹來讓我問問,你家有秤嗎,借我家兩天。”
韓娘子是楊老大的媳婦,楊家中年輩就一男兩女,大的楊老大,小的楊二娘子和楊三娘子,楊二娘子嫁給了大通鎮裡開雜貨鋪的,至於楊三娘子,餘桑還沒見過呢,夫家是誰,也不知道。
韓娘子往餘家掃了一眼,然後跟餘桑說:“我也不大清楚,我進去問問去。”
秤在這個時代,也算有些貴重的物什,怎地楊家連自家有沒有秤都不知道?
韓娘子進去問了一下,很快就出來了,她道:“你回去跟你爹說,有是有,就是前段時間借人了,還沒還回來呢,也沒說清什麼時候還回來。”
韓娘子又問:“你家借秤做什麼用啊?”
既然不借秤,餘桑就不是很想告訴她做什麼用的了,這個陽畦種菜也不是什麼很難的技術,就怕大家都知道好處,全學了去,她家就少了一項經濟來源。
餘桑回去把借秤結果說了,魏老太冷“哼”一聲,道:“怕是不想借,找的借口吧。”
餘滿山聽了沒說話。
第二天,餘滿山把田地的事料理完,就去了一趟烏安塘,回來的時候,他提著一杆秤。
餘桑新奇地問:“爹,你去哪裡借的啊?”
這周圍,能擁有秤的,也就家境稍微豐實的楊家,以及小地主方家,楊家都不借,更何況方家了。
“你認識的,就賣草鞋的翁翁家。”餘滿山把秤小心放好說。
既然有了秤,那明天就可以去鎮裡賣菜了。
“爹,我明天一定要去,你記得早點喊醒我。”
餘滿山沒打算不帶餘桑去,全家算起來,最有主意和見識的就是餘桑了,除了年齡小些,走去鎮裡慢些,他很樂意帶著餘桑去。
第二天,天還沒亮,餘滿山就打著火把,先去田裡摘菜。
當天賣的菜,必須得當天摘,不然就不夠新鮮,賣不上好價錢。
嫩生生的小白菜,直接用鐮刀齊根割斷,丟進籮筐裡。
菠菜必得連根拔起,很多人愛吃帶根的菠菜,那根帶著一絲甜。
蒜苗,不管是當調味料,還是炒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也需得連根拔。
冬蘿卜,寒冷的冬天,能吃上一口新鮮的蘿卜,那也是很棒的,不過應該賣不上高價,因為蘿卜能放,有些人家儲存了夏秋的蘿卜在地窖裡,倒是蘿卜纓,這個時節是沒有的,可以焯了水炒來吃,這個應該值些錢。
......
餘滿山摘了菜,新鮮的菜還帶著很多泥,他又挑去河邊清洗。
天已經微亮,冬季的河麵冒著白白的霧氣,人哈一口氣,也能在空中看到白氣。
餘桑已經知道這地方叫什麼了,她所處的地方名叫李家灣,李家灣隻是一個村,李家灣這個村,又在大石壩這個鄉下麵,而新明縣總共兩個鄉,其中一個鄉,就是大石壩鄉。
這時候的鄉和鎮並不存在隸屬關係,鎮並沒有轄土,而是由商業活動形成的地方。
新明縣又在固安軍治下,就餘桑理解的,固安軍應該是類似於市級一樣的存在,其他一般都叫某某府或者某某州,府、州和固安軍這個“軍”,是同一級的行政劃分。
而固安軍,又在潼川府路下麵,潼川府路是省級行政區。
朝廷名為“景”,是為大景朝。
那她就不是回到了曆史上,而是其他不知道的類似世界。
潼川府路這裡的冬天,貌似不下雪,隻陰冷陰冷的。
餘滿山把洗乾淨的菜挑回家,阿李已經將早飯做好了,餘桑也已經梳洗乾淨。
餘二郎也跟著起得很早,看餘滿山回來了,他纏著餘滿山道:“爹,帶我去吧!帶我進鎮見識見識,長這麼大,我還沒去過幾回呢!”
餘二郎已經11歲,冬日天,家裡也不忙,昨天餘二郎已經纏了一天,餘桑覺得餘二郎去也不礙什麼事,還能讓他多漲漲見識,餘桑開口求情:“爹爹,讓二哥一起去吧,多見識一下也是好的。”
餘桑都開口了,餘滿山隻能道:“也行,你把自己捯飭一下,穿厚點。”
餘二郎給餘桑豎了個大拇指,小聲誇道:“小四真厲害!”
然後他趕快去箱子裡翻他的乾淨的衣服。
冬衣是棉衣,裡麵夾了棉花,算是每人最貴的衣服了,一人也不過隻一件,留待出門的時候穿,其餘時候在家裡,穿得難看些,多穿幾件抗凍,也不妨事。
吃了早飯,天已大亮,三人收拾了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