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得子(1 / 2)

南北榜案的光幕記載出來後,南人憤憤不平的流言很快就平息下來。

進士名額,南方被選中的舉子其實並沒有受什麼影響。

隻不過之前他們認為北方士子的學識比不過他們,南方的落第舉子裡,比他們強的也不少,何以北人鬨事之後,便能輕易得到這樣許多的名額。

然而在光幕記載出現,發現天子是真的會因此而殺人之後,他們發熱的腦袋很快就冷靜了下來。

若是再堅持下去,惹怒天子,本科作廢,補錄的北人反倒成為本科的正榜進士,那就令人扼腕了。

而原本對祁元詢著力多給北人名額而感到憤怒的張信,更是在光幕的毒打下快速地安靜了。

如果事情原本是按照光幕的記錄所發展的話,那祁元詢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張信的救命恩人。

當然,也是其他受命的閱卷官的救命恩人。

這些人安靜如雞後,北人裡的小部分群體,卻冒出了一些意見。

大多數北人都覺得皇孫殿下這樣的處理已經很不錯了,技不如人沒有什麼不好承認的,南北榜案的光幕記錄裡,天子取了六十一個北人入第,那也是因為閱卷官實在欺人太甚,連一個名額都不給!

然而在一些自認為若是取錄名額再放開一些便有希望登第的北人眼裡,原本儘力幫助他們的皇孫,給出的名額卻又實在是太少了。

這樣貪心不足的言論,並沒有困擾祁元詢多久。

天子很快就將他原本的分地取士的提議用詔書發布了出來。

如此一來,入錄的北地舉子和原本的南方舉子人數就是正好成比例的,相當於已成定製。

按照南北方舉子的才學對比,祁元詢給出的建議,其實已經給了北方舉子很大程度上的優惠了。

若是北地士子仍有物議,天子未必會那麼講情麵。

原本是北地取士沒有名額,天子心生憐憫,才會有所偏袒,可是南方士子們得中,也都憑借的是真材實料。

已經額外開恩,錄取幾十名北地舉子了,再有不遜之言,那便是心懷怨憤,又牽扯到祁元詢這位太子長子,北人很難得到好處。

本身北方人少,十分取其四,已經是額外的偏袒,還有所不滿,那便是貪得無厭了。

物議之聲很快就少了下去。

待得光幕在聖旨頒布三日後更新了內容,此事徹底塵埃落定。

【士奇曰:“長才大器,俱出北方,南人雖有才華,多輕浮。”仁宗曰:“然則將何如?”士奇曰:“試例緘其姓名,請其外出‘南’、‘北’二字,如當取百人,則南六十,北四十。南北人材,皆入彀矣。”仁宗曰:“然。往年北士無入格者,故怠惰成風。今為是,則北方學者亦感奮興起矣。”——《周史紀事本末》卷二八】

【循之往例,宣武春夏榜案後,建文開一科,取進士106人,南人89,北人17;永樂開八科,共錄進士1819人,共取南人1519,北人300。自仁廟南北分取,乃有所變。】

光幕的確切記載一出,北人徹底不說話了。

南北榜案,確實是北人占了上風,可是其他屆的考試,北人錄取率低於南人的現象根本沒有改變。

看錄取人數記載,無論是廢太孫還是如今的皇太子,對這個現象並沒有多麼在意。

隻要不像此屆一樣,出現南人壓倒性的優勢,北人無一中選,那麼北方士子的處境,其實並不是十分為當權者所在意。

無論是史冊記載還是如今,為北人著想的都是太子長子、四皇孫殿下,再不知好歹地爭執下去,就是他們不識抬舉了。

彆說南人了,就是北人內部,都回再亂起來。

文臣勢力中占上風的南人,還要麵對厭□□爭的天子、本身就精明強悍的太子的審視,根本沒空考慮皇孫殿下在科舉之中偏重北人的舉措。

而且皇孫的建言是已經得到了天子的應許的,他們若是敢反駁,矛頭對準的就不是皇孫,而是天子了。

這件事處理完成後,祁元詢得天子應允,能夠上早朝聽政了。

上朝聽政,參預政事,皇子皇孫中,隻有太子、太孫有過這樣的經曆,也隻有他們有這樣的權力。

祁元詢以太子長子的身份聽政,一時之間,朝中文武都以看待準儲君的眼光來看待他了。

要說上朝聽政,祁元詢做得最多的還就是聽。

沒有十足的把握之前,他是不會輕易發言的,多學習父祖的處事之道,才是他該做的。

按照光幕史書透露出來的信息,他爹這麼一個愛打仗的皇帝,登基之後,留給他獨立處理政事的時間還很多。

六月初一,祁元詢還順帶參觀了錄取北方士子後的廷試。

六月初二,祁元詢和太子兩個人,被天子帶著去了會同館。

今次恩科的所有進士,悉數賜宴於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