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要土(1 / 2)

隆福宮雖說已經更名了,但到底沒開始擴建,還是當年的舊模樣。

祁元詢雖然幼時便離家到了南京,久居南京百孫院,但是記憶中對王府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

南京那裡也有一座王府,這也強化了祁元詢對王府這個家的印象。

住了兩日,修整了一番,又添補了一些路上要帶的東西,祁元詢便準備啟程離開。

要是想住宮室的話,南京也有地方可以住,他何苦跑這麼老遠來憶苦思甜呢?

卻不想,他離了北京城不過一兩日,南京那邊又加急送來了天子的詔書,他又被急急忙忙地尋回北京城去。

祁元詢一貫是好脾氣的,可是饒是如此,知曉了詳情,他也免不了冷笑兩聲。

此回還是朝鮮那邊起的事端。

數月前朝鮮遞交了國書,請封世子,又請送世子入周。

大周都允了。

世子人選,明確地告訴了對方,李芳遠“功勳卓著、昆弟樂推”,可為世子。

隻不過說道世子人選的同時,又將世子入周後從學的地方也一並告訴他們,讓他們早做準備。

朝鮮國內的局勢,如今實在不簡單。

李成桂想要幫扶嬌妻幼子,自然要打壓元配一脈諸子、女婿、姻親等,大周的命令送到朝鮮,若不是十分緊迫,不得不麵對,他們便借此大做文章。

有用的拿來發作,無用的自然是束之高閣,隻做耳旁風。

左右不過送出幾個替死鬼罷了。

送世子入周,在他們看來,自然是一條妙計,到時候隻消將人往大周一送,若是現今的世子,那李成桂可以從容與元配諸子鬥上一鬥,若是嫡長子或者第五子,那就更是可以從容設計,削減他們在國內的勢力了。

而被送離朝鮮後,任他們知道自己是在被鈍刀子割肉,也無能為力了。

可是大周這回怎麼就不按照常理出牌呢?

朝鮮慢慢吞吞的就是派不出送世子來的人,一會兒說骨肉難舍,一會兒說要多加籌備,最終還是圖窮匕見,直言“(鹹州)自來係是本國之地”,乞仍舊便。

這番話他們在宣武年間也說過,還說得分外淒慘,說(半島)鐵嶺以北,自來便是他們的舊地,隻不過後來為前朝東胡人所據,請大周將此地還給他們。

若看疆域版圖,在高麗開疆拓土之後,半島上的地界確實被他們占得差不多了。

後來原廷潰敗,無力掌控那麼多疆域,才讓高麗趁機收回了這部分。

他們還想再南侵,占據更多土地的時候,奉命統兵的李成桂不敢麵大周兵鋒,轉頭就回軍給了朝鮮國內野心熾盛卻隻會口頭上指點江山、以為萬事皆在自己掌握中的諸公們好看。

然後,高麗就變天了,隨著李成桂權勢日盛,國名都變成朝鮮了。

宣武帝勃然大怒,連連發旨申斥,將他們罵了個狗血淋頭。

一部分朝鮮實控區到底是在名義上給他們了,但還有一部分在大周掌控下,宣武帝強調了兩國分野後,還幾次三番重申,甚至將曆朝曆代征過朝鮮的次數都舉了出來。

如今邊境這一塊地方,在大周這邊看來確實是塊雞肋,丟了,有些不舍,拿在手裡,也沒多大用處。

可是再怎麼雞肋,也是大周自己的地方。

你朝鮮說這是你們原本的地方,就還給你們?

哪裡來的那麼大臉!

也就是上皇宣武帝年高,今上雖正值壯年,好兵事,但是也不是動輒興兵的主,才讓他們放肆到如今。

天子知曉朝鮮措辭後,大為惱怒,根本不想聽他們胡言亂語。

反正祁元詢當初選中這塊地方,早已找了諸多的典籍做例證。

偏生這一回的朝鮮使者還恬不知恥地說什麼唯有正經的史書方是可信的,其他的典籍還不都是你們這些宗主國的人寫的麼?要是查了其他的書作為例證,他們可是不服的。

這話擱在往常,說不定還能稍微起一點作用。

不是祁元詢說的不好聽,而是他爹這人吧,雄心壯誌很大,但是呢,有時候又很通情達理,屬國謙恭,被捧得高興了,他也樂意給他們甜頭,讓這些屬國更賣力。

也就是說,好麵子。

被朝鮮這麼先發製人地一說,到時候真不願意查找朝鮮人指明的典籍之外的特定典籍,沒有了法理依據,那就坐蠟了。

可是,誰讓祁元詢先行替他們灌過幾碗效力甚足的毒雞湯了呢?

一個是提出如此不遜之言的藩屬國使臣,一個是會繼承大周天下的皇太子,誰的話,更容易讓大周君臣聽進去?

沒有當場讓使臣滾,也沒有重演宣武年間舊事,直接將使臣拿下,或殺或打,已經是乾聖帝寬和了。

這件事天子不想管了,直接發諭朝鮮,皇太子正在北地坐鎮,你等去北京與皇太子解釋。

祁元詢也得到了便宜行事的權力。

雖然天子沒有直言自己要個什麼結果,隻說了不能讓朝鮮輕易如願,但是祁元詢是知道的,朝鮮人的氣焰,是必須要打壓下來的。

既然願意給宗主國當兒子,就老老實實地喊爸爸嘛!

整這麼多幺蛾子,他也隻能好生出手懲治一番了。

天子派人來給他傳諭,讓他負責這件事,自然還安排了幾位大臣前來。

北京雖是陪都,但是在此處留守的朝廷命官官位實在不高,也不像他記憶中一樣,兩京都有完整的六部構架,這個時期,隻有南京朝廷一個中心。

緊急派來給祁元詢做臂助的,除了熟讀經史的翰林兼東宮觀外,居然連名儒方孝孺都給他送來了。

這位可是祁元詢老師中頂頂大牌的人物了,可謂是士林公認讀書真種子,在書籍經史方麵,還沒人能和他相比的。

要說祁元詢和方孝孺這位老師相處的感想嘛,倒沒有特彆的不適應。

他前世史書記載中的方孝孺之所以死忠建文帝,還不是因為靖難而起的永樂帝是個篡逆之輩嘛!

可是現在,乾聖帝乃上皇親立,昆弟共推,為乾聖帝效力,教導今上與上皇都特為鐘愛的、名正言順的嫡長出身的皇太子,他能有什麼不樂意的。

在方孝孺樂意出力的時候,才華如何,就顯出來了。

方孝孺來了北京,見到太子的第一麵,便對他說:“太子殿下,此乃兩國要務,切不可輕忽。臣等必會竭力相助。”

祁元詢感動是很感動沒錯,但是老師殷切地握住他的手,隆福宮的正門還大開著——畢竟天使宣旨,太子師跋涉而來,這隆福宮的大門不開,那要等到什麼時候開?——總讓他有種被人看熱鬨的既視感。

“方師遠道而來,實在是辛苦了。屆時使臣到北京,一切就托付給方師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