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管不管事沒關係,但是大家都知道,若是出了岔子,多少有位兜底的人在。
但是,萬幸的是,天子將監國的任務交給皇太子是極英明的決定。
在世子時期,就接受了成體係的繼承人教育,受封皇太孫、皇太子後,更是在受教育的同時一直旁聽、署理國事。
如果說這樣的皇太子還會在監國的時候出岔子,那才是要讓人憂心的事。
當然了,在皇太子證明自己有監國能力之前,太上皇的存在比皇後還要重要一些。
彆失八裡被俘投降,效仿上皇宣武年間北原王子被俘後的舊例,受封為侯,爵號仍為“崇禮”,在京中賜宅居住──當然是要受到嚴加看管的。
然後彆失八裡的生活如何,就暫時沒人關心了,因為京中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事情還是要從太上皇說起。
太上皇他老人家畢竟是因為中風退的位,就算素日裡身體一直不錯,也抵不住年紀大了,底子又受到了破壞。
天子得勝回京,太子圓滿完成了監國任務,京中氣氛漸漸熱鬨起來以後,太上皇忽的就不好。
先是宮人來稟,上皇休息、看書甚至吃飯的時候,都逐漸出現了忽地入睡的情況,又有上皇親自點名,讓皇帝和太子去見他,他有話要囑咐。
種種情況加起來,宮中氣氛便漸漸凝肅起來,原本因為天子親征得勝而熱鬨起來的氣氛、宮中洋溢的喜氣,也一下子消失了。
鄭王出入興慶宮的次數變多了。
說
到這裡,皇太子實在不能不為自己親爹的宗藩策略說一聲好。
除了已經確定世襲罔替的秦王、晉王二王爵,以及大概率依然會世襲罔替的鄭王、襄王爵(就是到時候爵封是不是親王還有待商榷,畢竟天子現在看起來沒有讓他們就藩的打算,原本的襲爵計劃安排能否正常實行還是個問題),其餘的王府,即便是有守邊之責的藩府,也得小心天子對他們駐守之地的更換以及王府護衛的裁撤。
天子這樣對待宗藩,於太上皇來說,其實是不希望見到的。
任何一個父親,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嗣能夠友愛的。
尤其是天子如今是上皇最年長的兒子,又廣有天下,其他藩王和他比起來,就顯得格外需要扶持。
人總是會同情弱小的,上皇也免不了有這種傾向。
他老人家是個堅定的嫡長繼承製擁護者沒有錯,但是天子都已經繼位了,其餘諸子也按照他的規劃按部就班的在生活,既然這樣,對天子在宗藩政策上的一些問題,上皇其實是不太讚同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宗藩穩了,大周的江山不也能更穩固嗎?
然而天子又沒有明著的實行削藩那一套,上皇也隻做隱晦的提醒,平素是一貫不多言的。
在給天子保留顏麵,保持權威這個方麵,上皇已經算做到極致了。
然而現在,上皇卻要在臨死前,為自己看重的兒孫,爭一分利了。
能讓上皇掛念提醒的,自然還是鄭王。
有王號有爵封之後,按道理便應該去就藩了,可是鄭王等王仍在京中居住。
還不隻他們,連上皇的諸多幼子,也仍在京中居住,沒有去就國。
原本天子打著的旗號是兄弟叔侄在京中居住,一家人不遠離才更親近,且上皇在興慶宮休養,有子孫陪伴能讓上皇的心情更愉快。
可是現在連上皇自己都發話,說諸王還是應當發奮,為國家效力,天子再怎麼著,也得給個明確的說法出來。
祁元詢是知道自己親爹的,彆看他對那一群武將勳貴很優容,實際上,真的觸犯了他的利益,對方怎麼倒黴都不知道。
而且武勳的富貴都是來源於天子,他非常樂意借此彰顯自己的權威,真的要讓他重用宗藩,
那就實在是強人所難了。
宗藩的問題是不適合拿到朝堂上討論的,乾聖帝又不是史書上記載的建文帝那個連戲都不會做,一套組合拳把自己玩了個半死的主兒,即便是削藩,他也很懂得耐心是什麼,最起碼,乾聖年號已經用了7年,從沒有哪個藩王或宗室在上皇麵前告過天子黑狀。
不能和彆人說,那就是能自己家人關起門來說了。
於是乎,皇太子殿下就被迫和他爹開起了隻有他們兩個人的小會───而且還是一定要出結果的小會。
祁元詢默默的為自己鞠了一把冷汗,親爹這是要拉著他上賊船啊,事情要是一個處理不好影響的可是天家的名聲和形象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