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九十章 新帝(2 / 2)

正旦傳位,當年改元,當然是一件很方便的事,連日子都不用選,可是這一回年初的時候就開始操辦,是務必要選好傳位大典的時間的。

不能隔得太遠,但是時間太緊了又來不及操辦,便選了四月份的一個吉日,這是今年距離最近的一個大吉了。

有了幾個月的時間緩和,各地的藩王,以及藩屬國,也都有時間來京師朝覲,並且參加禪讓大典。

即將上崗的新皇帝,作為皇太子,在這幾個月裡,更是要和他爹做好交接。

朝政方麵,需要交接的事務不多。

天子出巡的時候,都是太子監國的,這也就意味著,天子很早就開始向皇太子放權了,朝中的許多要務,早就已經讓太子上手開始熟悉了。

但是軍事方麵,尤其是軍權方麵,能說道的東西就多了。

乾聖帝本人本身就是個不好朝務、偏好武事的性子。

要不然的話,高皇帝廢除丞相之後,天子又怎麼會拉起內閣——雖然閣臣們的品階在朝中重臣麵前真的還不夠看——讓他們在事實上行使了一部分丞相的職能呢?

所以,軍權方麵的交接,也就是執掌京營、上直衛以及北京護衛軍的人選,這都是要看情況的。

在這方麵,祁元詢暫時沒有人選。

京營、上直衛,當然是握在皇帝的手裡才安心,否則的話,太上皇和新帝之間,真的發生了群臣所猜測的、最不願意見到的那種情況,有了很大的分歧,那到底是該聽誰的呢?

天子手中沒有兵馬,太上皇命人勤王護駕,再廢帝另立,又該怎麼說呢?

當然,這種情況實在是太聳人聽聞了,祁元詢是個很有安全感的人,更何況日後活得長,現在不需要急著爭權。

再說了,就是宣武年傳位的時候,京營、上直衛的統領,也都還是太&祖高皇帝的勳戚舊臣,替換承乾聖帝的心腹,也已經是幾年之後的事了。

權力的交接以平穩為主,不需要做竭澤而漁的事情。

所以父子之間非常和諧地略過了這一項,祁元詢提都沒提到這一方麵。

反正武將方麵的班底,有一部分本來就是在東宮兼任過東宮官的,是他們父子兩人可以共同信任的班底,祁元詢隻需要按部就班地等著他爹給他打天下就行了。

說到底,他爹在這方麵才是專業的。

至於他登基後,想要提拔自己用得順手的人,那也是應當的事。

而且還不會讓朝廷的人事結構產生太大的變化。

大周在這方麵做得是很不錯的,開國以來的兩位皇帝都開了一個好頭。

那就是讓自己得用的大臣兼任東宮官,培養他們和太子之間的感情,並不忌憚太子和大臣相交過甚。

他爹在文臣方麵的班底,因為本身沒有太大的傾向性,所以能夠入他爹眼的,都是文臣中的佼佼者。

而不是祁元詢自誇,他在自己的屬官中的人氣可是很高的。

本身帶著一係列的正統光環,隻要他行事不出格,那就是文臣眼中的合格繼承人,更何況,他還有許多額外的加分項,光幕所言諡號“仁宗”——這就意味著他肯定是文臣們眼中的明君聖主——為人寬厚、處事嚴謹又不失寬仁,以及未來超長待機(不)。

乾聖朝的一群文臣,擁護太子的人占了朝中的大半,就算不朋不黨要做清流的,也不會對太子有啥意見。

這就是眾望所歸!

短暫的交接期很快就過去了,比當年太子冊封儀式更盛大的禪讓大典和登基大典,終於到了。

先是禪讓,嗣皇帝從乾聖皇帝手中接過禦寶之後,再經過一係列的跪受行禮的流程,便算完成了禪讓大典的儀式。

而後自然是登基大典,完成後,祁元詢便從皇太子、嗣皇帝的身份,升級成新帝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

祁元詢這位新帝,對於政務已經很熟悉了,但確實也還算是新官。

但是呢,他登基以後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提拔自己的心腹大臣,也不是大刀闊斧地改革朝政,而是——改元選年號!

選年號這件事,其實應該在他登基之前就完成。

可是乾聖十三年已經開了一個頭,今年是改不了元了,所以改元的程序,放到了禪讓大典之後才實行,等他登基了,好好選個年號。

年號都得是嘉號,意思要吉祥,還不能和已經有了的年號重複,自然得讓本朝朝臣中有文化的鴻儒來取。

當然,若是他乾綱獨斷,想要取一個自己喜歡的,也沒人會有意見。

對於年號,祁元詢沒有特彆的愛好,當然是讓朝臣來給他提供選項,但是,有一點,年號不能叫“正統”,帶“正”、帶“昌”的也不要,不吉利!

做了皇帝,該迷信的,他還是要迷信一點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