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未進宮,聲名都傳開了。本次選秀中風頭最盛的是四人,王謝夏安,除了夏家,其餘三家都送了姑娘參選,隻憑世家的名頭,就知道她們的大概率會被選中的。
還有一位就比較令人驚訝了,對簡貴妃不離不棄、任她犯了什麼大錯都甘願為她奔走的霍家居然也送了姑娘進來,雖然出自旁係,可總也是姓霍的。
喬虞更是好奇,簡貴妃那個習性,就是平常妃子得了皇帝的寵愛都得不大不小的醋上一場,她同族的姑娘選秀,本家把也是打著協助簡貴妃的意思,那麼簡貴妃該不該盼著她受寵呢?
根據前幾月看,簡貴妃確實變了性子,但總不至於翻天覆地的變吧?
如此四位背景雄厚,各有千秋的秀女剛邁入皇宮大門,還沒到毓秀宮呢,各宮已然待不住了,不知埋伏了多少眼線過去打探秀女們的容貌品性、家世才氣樣樣不落,喬虞津津有味看著熱鬨,忍不住感歎,要是當年她選秀時候,宮裡的後妃有這五分鄭重,她不起眼倒算了,宋婕妤的品貌,怕是撐不到終選。
後宮中湧動的暗潮越滾越大,短短半月,聽聞毓秀宮中已經出了好幾起秀女爭鋒致使損傷的事件,不過既沒有牽連哪位背景雄厚的姑娘,也沒有鬨出人命,上頭也並未理睬,也隻有喬虞閒著沒事乾,隻當看連續劇了,天天讓方得福去打聽毓秀宮鬨得風波,權當樂趣。
不過她這幅做派落在她人眼中便是唯恐新人會搶了自個兒榮寵,沉不住氣地想先下手為強,暗地裡嘲笑喬虞小家子氣的人也不少。
喬虞並不在意,仍舊興致勃勃地求皇帝給她一個親臨殿選的機會,按規矩說,隻有四妃以上才有資格參與最終的殿選,皇帝自然是不同意,納悶地問她:“有什麼好看的?”
他還不耐煩去呢。
皇帝皺起的眉宇間顯露出淡淡的煩躁,涼州鬨起了水患,他前前後後忙了一個月,哪有心思去管什麼選秀的事兒。
喬虞不管前朝之事,但能看出他心情不好,乖乖地閉上了嘴,轉而讓方得福找個口才好的奴才,殿選時候在旁邊細細看了,等回來再一一給她稟報。
命令傳達下去,她還是有些遺憾,皇帝怎麼懂從學員出道一朝鹹魚翻身再回去做導師的那種揚眉吐氣幸災樂禍的成就感咧?
一眼望去,看見的全是三年前的自己啊。
終選那天,喬虞怏怏地在靈犀宮窩了一天,直到天色都暗下來,毓秀宮的殿選才結束……不過聽說皇帝半道就離開了,後頭的幾個秀女都是太後和皇後看著選的。
聞言喬虞總算來了精神,興衝衝地問道:“出什麼事兒?”
方得福選中的小太監年紀雖小,一張巧嘴卻十分能言善道,比之他當年也是不差的,敘述起當時的情景,語調抑揚頓挫,情緒飽滿,生動有趣。
歸根究底,是因為上回入宮的小住的那位王寄媛秀女,皇上一見她就說要賜花,沒成想太後反應快,在他出口的瞬間及時打斷了他,附加如“哀家年紀大了,總是顧念著親人”、“瀾兒不日也要出嫁了,哀家一人守著偌大的慈寧宮著實無趣”之類的話,委婉地表達想要留下王寄媛的意思。
皇帝擰眉,溫言稱元孝皇後和皇後都是王氏的女子,他也不願再挑王家女子進宮,還不如賞她們一樁好姻緣,嫁入官宦世家做正妻,賜誥命,更是圓滿。
太後卻道:天下還有比侍奉帝王還要好的姻緣麼?
礙於孝道,皇帝不好大庭廣眾駁斥了太後的麵子,隻能退而求其次,讓王姑娘自己選擇,到底是入宮為妃還是由他賜婚嫁給世家俊才為妻,著重表示礙於皇後,不可能給她太高的位分。
喬虞優哉遊哉地嗑著瓜子,“王姑娘肯定是說想要陪侍君側了?”
那小太監咧嘴一笑,恭維道:“娘娘英明。”
喬虞想起上回王寄媛對著皇帝低頭羞澀的一幕,不禁暗笑,這姑娘不會還打著皇上對她有情的心思吧?
總之,王姑娘這麼一說,無論她表現得多麼情深意重,落在皇帝眼中那就是她連著太後一起打了他臉,能氣得過才怪。
所以,那邊剛留了牌子,手握名冊的總管太監連名字都沒寫上,皇帝就徑直起身,淡淡撂下一句“前朝就緊急政務亟待處理”後,便掀袍而去,留給眾人一道氣勢磅礴的背影。
“嘖,真爽啊。”喬虞幽幽歎道,當皇帝多好,不高興了一甩臉子誰也不敢說不是,光想想都知道,他走後,太後還得出聲讚賞皇上的勤政自製。
除了這一人最出名的,還有一位謝家的姑娘也十分顯眼,她運道不好,點到名字的時候皇帝已經離開了,連麵都沒見著。
不過聽聞這姑娘能說會道,妙語連珠,一番話下來將太後和皇後都給逗樂了,要知道根據王家和謝家的彆扭關係,想要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
關鍵這姑娘長得好,聽說其美貌引得簡貴妃都不由開口冷嘲,然後被謝姑娘婉轉化解,可見急智。
再加上謝氏女子那些莫須有的傳聞,都給這位謝姑娘蒙上了一層完美而朦朧的色彩,隻讓人聽著便能升起一股子威脅感,想一探究竟,好好見識下她的真麵目。
喬虞自然也好奇,隻不過好奇的是先帝的那位謝皇貴妃,可惜這位謝姑娘跟她姑姑應該是一點兒不像,不然太後怕是得膈應死,更彆說同她說笑,為其壯勢了。
如此又等了一月,被選中的秀女才陸陸續續進宮,出乎意料的事,第一個入宮的新人不是有太後撐腰的王寄媛,而是那位神秘的謝家姑娘。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