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尚未注意到他的態度,這個時候有人來報:“大將軍,京城兵部的廷寄到了!”
周培公拆開放在竹筒中層層包裹的文書,其他人並未在意,雙方之間的廷寄是常事,所以大家還在討論如何製定戰略計劃,好能將叛軍一網打儘。
康熙眼看著周培公的臉色越來越蒼白,幽幽的開口道:“信上寫的是什麼?”
周培公這時回過神來,他頓了一下說道:“請各位將軍先各司其職,我有事情要和圖將軍與參軍大人商議。”
眾將聞言紛紛出了帳子,把空間留給他們三人。
過了半晌,周培公仍然沒有開口,康熙有十足的耐心,而且他當然知道那上麵寫的什麼。
圖海看出周培公有點反常,問道:“大將軍,兵部到底說了什麼?”
周培公把信函遞過去,終於有些撐不住了,坐到椅子上:“你自己看。”
圖海接過來一看那信,又是憤怒又是詫異道:“他們要調你回去,怎麼可以這樣!眼看著咱們就要大功告成,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主將怎麼能離開呢!兵部的那些屍位素餐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周培公臉色蒼白,但是已經接受了現實,說道:“軍中不會沒有大將軍,以後你就是大將軍了。”
圖海一向剛正不阿:“現在的局麵都是你帶著我們打下來的,我不做這個大將軍!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哪能說回就回,前線的第一手情況他們不知道,不能讓兵部的那些人瞎指揮!我看,咱們再拖個十天八天,等打完這一仗,你帶著吳三桂的首級回京,到時候誰能說你什麼,平了吳三桂這可是不世之功啊!”
周培公有些豔羨的說道:“可是他們現在要把這個不世之功給你。圖海兄,你還沒看出來,這不是兵部的調令啊!這是皇上借兵部的口說出來的。”
“啊?”這回圖海有些懵了,聲音也低了下去:“是皇上?”他覺得有些尷尬,抱歉的看了一眼他們的參軍大人,沒忘了自己剛才的大嗓門兒吼得震天響。
康熙在心裡著搖頭,圖海還是剛猛有餘,他並不是沒有謀略,而往往是身體過於發達,會先於大腦行動,等他回過味兒來,也能將事情想得清清楚楚。
圖海說道:“皇上當初能任用你,就不怕你摘得這個不世之功,為什麼現在又臨時換將呢。”若是彆人嫉賢妒能,那是人之常情,都說得過去,但是圖海相信,康熙帝一向聖明,不會怕臣子建功立業的。
周培公苦笑著說道:“因為我是個漢臣,不是滿人,所以朝廷上某些大臣們對我的非議之聲一直沒有停歇過,咱們在前線打仗的這幾年,皇上不知道壓下去多少彈劾我的折子呢,我早就知道會有今天了,隻是可惜沒能到最後,親手擒了吳三桂。”
說沒有遺憾根本沒人會信,還不如坦蕩蕩的說心中的想法和不甘來。周培公不會知道,若是沒有這次的剖白,日後說不定他就要迎接被康熙邊緣化的命運。但是康熙今日親耳聽到了這些,所以他的命運拐了個彎兒。
康熙這個時候問道:“既然你覺得兵部傳達的是皇上的旨意,那你打算怎麼辦呢?”
周培公看著她堅定的說道:“當然是要立刻奉旨進京,不過走之前,要先給圖將軍製定好決戰的方案。”周培公埋首輿圖,指出幾個地點:“圖將軍你看,這裡,這裡,還有這兒都可設置伏兵……”
康熙看到周培公這時還能不抱私心,全力教授圖海,心中很是欣慰。這個周培公有才也有刺,而且還挺有自知之明。他在京城時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得罪了幾個滿臣,又也許是眾人嫉妒他的才華出眾,怕他越爬越高,以至於成了自己升官路上的絆腳石。
這些天大臣們沒少在康熙耳邊嗡嗡,彆的康熙一概不理,唯有有一點說中了他的心事。
那就是周培公現在手下有四十萬大軍啊!而且他還是個傑出的漢人將領,若是他起了異心,揮師北上的話,國家遭受的災難要比吳三桂叛亂來得更重!
現在大清國的各個方麵已經是千瘡百孔,正是要休養生息之際,萬萬不可以再出一個意外,所以康熙才打算急調周培公回京,就算因此導致戰亂晚一些平息也在所不惜。畢竟吳三桂頹勢已現,平定他是早晚的事。而周培公像朝陽一樣崛起,讓他不得不防。
但是康熙也想清楚了,若是怕周培公日後搶了滿臣的風頭,惹得滿臣不滿一致對抗就將之棄之不用,實在是可惜!
康熙還是要將他留在自己身邊,做自己的左膀右臂才好。,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