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敬(1 / 2)

因著天氣好,風向又順,賈赦一路順風順水,很快就到了金陵。

金陵乃是本朝龍興之地,素有帝鄉之稱,又處在水網密布的交通要道上,其繁華比之京城也不遑多讓。

但賈敬來此,是報喪的,不是遊玩兒的,街麵上再怎麼繁華,與他也沒有什麼關係。

由於事先已經派了人前往打點,賈敬一到金陵,便有甄家的人迎接,一路乘轎直到了二門外。

甄家的老太太小孫氏乃是孫氏的親妹妹,兩姐妹的親人都在戰亂中喪生,兩人也被亂軍攜裹,很是過了一段顛沛流離、相依為命的日子。

那時候,賈源和甄家的老太爺甄赫都還隻是義軍中的小軍官,見她姐妹二人貌美又潑辣,頗能掌家,便請賈演的夫人李氏上門提親。

孫氏姐妹因著容貌秀美,沒少被人惦記。幸好她倆都是小戶人家出身,雖然識不得幾個字,但常日裡幫家裡乾活,有一把子力氣,性子又潑辣,少有人敢惹的。

說起來,賈源二人是頭一份兒想著正式請人上門提親,並明言要聘為妻的。

義軍中的許多頭目都如賈源二人一般,草根兒出身,沒見過什麼世麵,一朝得了甜頭,便好高慕遠,想著日後娶個大戶人家的閨秀,也省的兒孫再被人喊做泥腿子。

賈家兄弟與甄赫是從小一塊兒長大的,又逢亂世,彆無依靠,什麼事都商量著來。

那時候,賈演已經娶了自小定了娃娃親的李姑娘為妻,兒子賈代化都已經四五歲了。夫妻二人雖在亂世,但相互依存,生活的也挺溫馨。

相反,那些破了城後搶了大家閨秀回來的,雖然麵子上光彩了,但大家都在一塊兒過的,誰還不知道誰呀?

大家閨秀縱不是飽讀詩書,至少也熟讀《女戒》,一言一行皆有規止。而那些頭目大多數都是泥腿子出身的,識得什麼字,懂得什麼禮?

這樣的夫妻,感情自然是談不上好的。

賈源與甄赫看在眼裡,覺得過日子還是自己舒坦重要,麵上光不光,那都是給外人看的,有什麼打緊?

義軍中也有收留的幫著煮飯、洗衣的女子,但他們倆大老爺們的,哪裡認識什麼姑娘?便覥著臉請李氏幫忙相看。

李氏出身農家,雖容貌隻是清秀,但裡裡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她欣賞的,自然也不會是那種不通俗物或是笨嘴拙舌的。

於是,孫氏姐妹便入了她的眼,被暗地裡指給賈源與甄赫相看了。

對於孫氏姐妹來說,這樣的世道,這份尊重便是難得。兩人又不想著攀附富貴,商量了一下,便由一個平日裡很是照顧姐妹倆的老嫗做主,應了這兩門親事。

兩對新人婚後,日子過得果然平順。男人在外麵殺敵立功,女人在家裡打理上下。便是有時義軍戰敗了,需要奔逃轉移的時候,也因著她們身體好,從來沒有失散過。

隻是可惜,不同於賈家兄弟的殺敵勇猛,步步高升,甄赫的時運不是太好,在一次攻城戰中喪生了。

那時候,甄赫的兒子才七八歲,剛剛拿得動刀。

好在小孫氏是個能立得住的,帶著當時剛剛稱王的太_祖的賞賜,辭了照顧當時的王世子,也就是當今聖上的差事,回到已經成了穩定後方的金陵,一心一意地把兒子拉扯大了。

待到後來,天下大定,賈家兄弟也各自授封了國公,帶著家眷跟著太_祖定居京城。而小孫氏不願兒子被京城的繁華迷了眼,一心想讓他讀書上進,便辭了姐姐的好意,依舊帶著兒子在金陵定居。

奈何,小孫氏的兒子隨了父親,天生好武,在讀書上的天賦實在一般。

開國初期的科舉,因著人才短缺,收錄的很是寬泛。饒是如此,小孫氏的兒子也是到了四十五歲,才有了個舉人功名。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小孫是對兒子科舉的事徹底絕望了,寫了信托了姐夫賈源,幫兒子謀了官,準備一心培養孫子。

那時,太_祖尚在,一聽賈源提起甄赫之子,想起當年的這元猛將,也是唏噓不已,順水推舟邊給了一個通判的官兒。

小孫氏的兒子讀書不行,孫子甄國忠卻比父親強得多,三十出頭就中了進士,如今做著應天知府。因應天的製所就在金陵,甄國忠也得以一邊為國效力,一邊奉養祖母與母親。

是的,小孫氏的兒子也已經去了,如今甄家當家做主的,便是她的孫兒甄國忠。

甄國忠讀書不錯,鑽營的功夫也不錯。要不然,他一個土生土長的金陵人,也不能在離金陵這麼近的應天府做官。

這個時候的甄家,還不是日後如日中天的模樣,許多地方都要依仗賈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