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起來,還有一段官司。
聖人自己就是嫡子,但卻是繼室的嫡子。太_祖的原配夫人與其生下的兩個兒子都在戰亂中喪生了,聖人的生母雖是繼室,卻是太_祖登基之後冊封的第一位皇後。
國朝建立以後,太_祖忙著登基,忙著冊立皇後,忙著立皇後的兒子,也就是當今為太子,卻把原配發妻給拋到了腦後。
但那位原配夫人家中無人在朝,繼夫人的父兄卻都在軍中任職。再加上太_祖明顯是更意屬繼夫人,朝堂之上自然也不會有人拿這件事自討沒趣。
可是,等到繼後薨逝之後,這件事卻不得不擺到台麵上來。
因為原配夫人再怎麼不得太_祖喜愛,那也是太_祖的妻子,日後也是要配享太廟的。
那麼,問題來了:原配夫人與第一位皇後,在太廟之中的位次究竟該怎麼弄?究竟該誰居正位,誰屈側位?
為此,太_祖還專門召集了幾個重臣,討論了好幾天。
到最後,得出了結論:因袁皇後(繼夫人)生前母儀天下,合該居正位;而宋皇後(原配夫人)隻是追封,位次該低於袁皇後。
如此一來,聖人的太子之位,就是真真正正的正統了。彆說宋皇後的兩個兒子都死絕了,就是哪一天突然蹦出來了,也動搖不了聖人的正統地位。
也因此,聖人平生最是看重、維護正統。賈敬拿正統說事,太子自然就容易相信。
就在太子重整旗鼓,準備再接再厲地緩和與弟弟們的關係時,聖人下旨,晉了麗妃甄氏為貴妃,並與段貴妃一同協理六宮事物。
一時間,甄貴妃春風得意,九皇子在上書房也高人一等。
因著這事,太子的心情很不好,但又不能表露出來,彆提多憋屈了。
也幸好這段時日裡,因賈敬的提點與六皇子有意無意的勸說,太子心裡雖然還是看不上宮裡伺候的奴才們,卻也懂得了做表麵功夫。
六皇子是吃過底下奴才們的苦頭,知曉他們看著不起眼,在宮中卻是盤根錯節。成事或許用不著他們,但要壞事,他們可是一流的。
而一向謹慎的六皇子之所以肯出這個頭提醒太子,是因為太子因麗妃晉貴妃,順勢向聖人提了一嘴六皇子的養母,也就是已故的欣嬪,聖人便追封了欣嬪為欣妃。
這卻是上輩子沒有的事,賈敬詫異之餘,很是興奮。
——他並沒有刻意改變這件事,但它還是發生了。是不是說明他的努力都是有效的,這輩子已經開始自主發生變化了?
也就是在六皇子隱晦地勸了太子善待宮人之後,賈敬才猛然想起,上輩子聖人與太子之間越鬨越僵,這些宮人可謂是居功至偉。
彆的不說,就說他們向聖人彙報太子日常起居的時候,便大有文章可做。有時候,變換一下措辭,或者事把兩件事稟報的順序顛倒一下,沒事也能弄出事兒來!
然後,賈敬就趁機說了自己在家待下人們和善,身邊的事若是有哪點兒不合意的,都不用他開口,自有下人們去告訴了母親。
賈敬點到即止,太子卻是一點就透:對哦!孤如今選的路子,日後少不了要受些委屈。而且這些委屈還不能白受,都是要讓父皇知曉的。可無論是訴屈還是告狀,自己做都太掉價,還是得有人替孤向父皇說。
因而,這些日子,太子不光對兄弟們和顏悅色的,對宮人們也和善多了。
那些宮人們雖也有心眼,但比起眾皇子,卻更容易攻克。以太子的身份,有時候隻是隨手施恩,對這些奴才老說,可能救了自己一條命。
這些天下來,太子再沒有去找聖人抱怨過,但聖人卻對太子的鍥而不舍,還有那些皇子們的不領情了如指掌。
一開始,聖人還看著樂和,但時日久了,就難免覺得底下這些兒子們不省心。
——太子是長兄,又是儲君,縱然以往有些小錯,可他如今都已經放下身段了,爾等還如此計較,當真是毫無風度可言!
太子收複宮人,初見成效。
作者有話要說:□□給皇後定位次這個,參考的是宋□□趙匡胤。趙匡胤有三個皇後,分彆是元後賀氏,繼後王氏和第三任皇後宋氏。
賀氏雖是發妻,但她在趙發跡之前就死了,然後趙幾乎是迫不及待地娶了大家千金王氏,並在登基後就冊封王氏為皇後。然後過了好幾年,才不情不願地追封了賀氏為孝惠皇後,還明旨說了賀氏的地位不如王氏。
第三個皇後宋氏死的時候,已經是趙光義在位了。然後,趙光義與大臣們商議之後就認為宋皇後生前母儀天下,地位應該高於沒有母儀天下的賀氏。於是,賀氏在太廟的位次又降了一個。
也就是說,賀氏雖然是原配,但地位非但比不上第二任王氏,連第三任宋氏也比不上。
當時看到這段資料的時候挺無語的,覺得標榜三綱五常的宋朝,其實也不是那麼講究。,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