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2 / 2)

“自然像一個精明的管家一樣,不浪費任何有用之物”。

當然這些不是亞裡士多德神學的全部內容,也不是最主要的內容。主要的還

是講“善”。

亞裡士多德說,目的因是表示某種存在,一種活動是由於它的善才完成的;

這就是動作所要達到的那種東西。作為目的因,它是不動的,但是因為它被“愛”,

彆的事物想要達到它,才產生了運動。彆的事物是因為被運動才運動的。作為一

個自身不動的動者,作為完全現實存在的本體說,它是必然的,其他的存在都是

偶然的。因為第一動者的存在是必然的,所以它的存在方式就必須是善,是最好

的。這裡,亞裡士多德闡明了目的、必然與偶然,認為最後的目的因是善,它隻

能是必然的存在,因為是不動的、永恒的動者。

轉引自喬納遜。伯內斯:《亞裡士多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版,第148 —149 頁。

亞裡士多德的理性就是神。他說,神總是在善的狀態中存在的,而我們卻隻

能有時候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隻能敬佩神,讚美神;神越好,我們就越加敬佩

和讚美它。生命也是屬於神的,因為理性的現實性就是生命,而神就是現實性。

神的自我依存的現實性就是最善的、永恒的生命。所以我們說神是有生命的存在、

是永恒的最善的存在,那永遠延續的不朽的生命是屬於神的,因為這就是神。神

就是理性,就是最高的善,它是人們敬仰的對象,人們企望能達到這種善的狀態,

但隻在有些時候可能達到它。因此,神就是人們永遠追求的目的;因為永遠不能

達到它,就得永遠追求它。

亞裡士多德所說的神,不是宗教的神,而是哲學的神。這種“神”

的思想,在柏拉圖或更早的思想家那裡就有了,但亞裡士多德是第一個用哲

學的語言加以概括,說明神——理性的內容。因此,這個“神”不具備宗教神明

的那些屬性,除了善、美之外,再想去追求彆的東西,就會有損於神的完美性了。

“它自身必定就是神聖的思想在思想著(因為它是萬物中最優異的),而它的思

想就是對思想的思想”。(《形而上學》)這個神並不知道我們這個現實世界,

亞裡士多德說,儘管人們必須愛神,但是神要愛人卻是不可能的。

4 辯證法思想亞裡士多德有著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恩格斯對此給予了充

分的肯定:“古希臘的哲學家都是天生的自發的辯證論者,他們中最博學的人物

亞裡士多德就已經研究了辯證思維的最主要的形式。”②亞裡士多德是“古代世

界的黑格爾”,③“辯證法直到現在還隻被亞裡士多德和黑格爾這兩個思想家比

較精密地研究過。”④亞裡士多德在《物理學》中討論了事物運動變化的形式、

空間和時間、有限和無限等辯證法的問題,在《形而上學》中討論了矛盾對立等

問題,在其他著作中也講到了不少辯證法思想。列寧在《哲學筆記》中舉了亞裡

士多德的有關辯證法觀點。

思想雖豐富,但學術界對此研究得還不多。

下麵我們將汪子嵩有關這方麵的研究作一介紹,作為本節的主要內容。

第一,形式與質料的關係。形式和質料是任何事物都不可缺少的兩種因素,

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質料的統一。質料是構成事物最基本的東西,是事物的基礎。

但單有質料還不能構成一個事物,它還必須有形式,參看汪子嵩:《亞裡士多

德關於本體的學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年版,第79—83頁;易

傑雄主編:《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3 —175 頁

;羅素:《西方哲學史》上卷,商務印書館,1963年版,第219 —220 頁;喬納

遜。伯內斯:《亞裡士多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147 —152

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9頁,446 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9頁,446 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9頁,446 頁。

葉秀山等主編:《西方著名哲學家評傳》第2 卷,汪子嵩撰:《亞裡士多

德》,山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48頁。

這才能使事物區彆開來。例如磚是建築用的質料,但用磚來建築房屋,還是

砌成圍牆,則是由於形式不同而使它們區彆開來。他接著指出,質料與形式是可

以相互轉化的,兩者是對立的,而這種對立又是相對的,一種質料對較高一級的

形式而言是質料,對較低一級的質料而言又是形式。例如磚瓦,對於房屋來說是

質料,但對於構成它的泥沙來說就是形式。以此類推,便構成了一個由低級到高

級的質料形式關係的不同層次的係統,整個世界成為一個一層一層不斷發展的係

列。質料和形式的關係,是潛能和現實的關係。當質料還沒有成為一個個體的時

候,也就是還沒有獲得形式的時候,它隻是以潛在的狀態存在著,他稱做“潛能”

;而當它具有一定形式的時候,它就成為現實的個體了。可見,質料是潛在的形

式,形式是實現了的質料。質料僅是一種被動的能,是潛在的能力,是可能性;

它要努力使自己得到實現,獲得形式,達到自己的目的。

形式是運動,是主動的能力,它要實現自己,完成自己的目的。因此,潛能

總是趨向現實,現實也總是在潛能中完成。二者不能相互離開,又相互區彆。潛

能不斷向現實轉移,從潛能到現實,是一個不斷運動變化的發展過程。用潛能和

現實這樣本身是流動的範疇來構築哲學體係,對西方哲學和科學的發展產生不小

的影響。凡是接受和運用類似這樣的流動的範疇的哲學,辯證法因素就比較多。

亞裡士多德在質料與形式關係問題上,雖然表現了辯證法思想,但他進一步

論述時又離開了辯證法。他設置了最後的終極,肯定最後有一個沒有質料的純形

式、不帶任何潛能的純現實,即“不動的動者”。窒息了辯證法,又被以後的經

院哲學加以利用,去為宗教服務。

第二,對立與矛盾。古希臘從一開始就在“對立”和“矛盾”的問題上產生

種種疑難和困惑。翻開希臘哲學家的殘篇和著作,可以發現,關於對立的問題一

直是他們探討的中心問題之一。不過沒有人對“對立”

這個範疇本身進行研究。亞裡士多德對當時經常使用的範疇逐個進行分析,

分析每一範疇的各種不同的含義。在《形而上學》等著作中多次討論關於“對立”

的問題。他認為“對立”有四種不同的意義:(一)相關的(相對的)。如半與

倍,半是倍的半,倍是半的倍,它們是彼此相對地存在的。亞裡士多德還認為感

覺和被感覺者、知識和被知識者也都是彼此相關而存在的,離開了這一個便無所

謂那一個,離開了那一個也無所謂這一個。

(二)“有”和“缺失”。“缺失”是亞裡士多德常用的術語,它指原來

(自然地)應有的東西,現在卻沒有了。如“能看”和“盲”,“盲”就是視覺

的缺失。這和相關的不同。“有”是自然有的,“缺失”

乃是由於偶然的原因才喪失的,並不是每一個“有”都必然和“缺失”

相聯係。

(三)相反的。如善與惡、冷與熱等。

(四)矛盾的。如“這是白的”和“這不是白的”,“他坐著”和“他不坐

著”。他指出:相反的和矛盾的二者的區彆,在於相反的二極之間可以存在有中

間的狀態。如善與惡可以有程度的不同,也可以有不善不惡的東西;而在矛盾的

二者之間,卻隻能是非此即彼,不能有中間的東西。事物如果不是白的,就是非

白的,不是存在的就是非存在的。

當亞裡士多德將後者概括為形式邏輯的“矛盾律”時,他又給它加上許

多限製:對同一事物,在同一時間和同一方麵,不能說它是存在又非存在的。

關於“對立”的幾種含義,以及這些含義是如何區彆的,亞裡士多德自己的

說法在各處說法也不同的,可見對這個問題他也還在探索之中,所以經常修改他

自己的看法。他將對立的思想運用於他的哲學體係中,他所說的形式和質料、現

實和潛能等都是對立麵。但後來他認為質料是沒有任何規定性的,因而是沒有內

在的對立的東西,這就使他脫離了辯證法。

第三,研究方法中的辯證法。亞裡士多德研究問題的方法是尊重事實,尋求、

探索、排除簡單化的獨斷論。他經常分析名詞、範疇的各種含義,為的是說明在

什麼條件下這個範疇,說明的是什麼意義。如他在《形而上學》中提出哲學必須

解決的十幾個問題,就是他從以前和當時的思想史中總結出來的。他以自己的思

辨方法提出這些問題,無論提法還是解答方法,都是辯證的。

第四,著作中的辯證法形式。亞裡士多德的《物理學》討論了許多辯證法的

範疇。它以運動變化著的現實世界作為研究對象。他認為離開了事物,就無所謂

運動。運動的形式有:本體的生滅、性質的變化、數量的增減和位置的移動。變

化就是從存在到非存在,或者從非存在到存在,這不是從有到絕對的無,或者從

絕對的無到有,而隻是從潛能的存在到現實的存在。他給運動下的定義是:運動

是從潛能到現實的變化,也就是作為潛能事物的實現。能夠生成的東西在生成,

能夠變換性質、數量、位置的東西在變換,這就是運動。所以,運動是一種實現,

是尚未完成的實現;而當它完全實現時,運動也就結束了。

有限無限也反映了他的辯證思想。亞裡士多德指出,要否認無限是有困難的。

時間無始無終,數量也無限可分,事物的產生和滅亡也是無窮無儘。如果不是這

樣來認識問題,說事物不是無限的,而是有限的,那麼它由什麼來限製呢?隻能

由事物本身來限製,不能由事物以外的彆的東西來限製。這顯然是不對的,所以

隻能承認無限的存在。

亞裡士多德又討論了時間。他認為,時間的一部分——“過去”——已經存

在過,現在卻已不再存在了;還有一部分——“將來”——有待產生,現在尚未

存在。應該把時間當作一種運動和變化,但時間和運動變化又不同,變化總是有

快有慢,而時間卻沒有快慢。快慢是用時間來衡量的,所謂快就是時間短而變化

大,慢就是時間長而變化小。可是時間卻不能用時間本身來衡量,可見時間和運

動是有不同的。但時間和運動又不能脫離,任何一種運動發生以後,總有一段時

間和它一起過去了。因此,亞裡士多德說,時間不是運動,而是使運動成為可以

計數的東西,人們總是用時間來判斷衡量運動的多和少。同時,人們又用運動來

計量時間,即用天體的運動來計量,以年、月、日、時……為單位。

所以,時間和運動是相互衡量的。一切存在都存在於時間裡,萬物都在時間

裡產生和消滅,不過不是被時間消滅掉,而是和時間一起發生的運動和變化消滅

掉。亞裡士多德這裡已經發現了時間和運動的辯證關係:時間是運動的存在方式,

是計量運動的單位。

從以上論述看,亞裡士多德對運動、有限無限、時間空間等問題都作了辯證

的分析,他的思辨達到了古希臘哲學的高峰。

但當他探索運動的永恒性時,又拋棄了辯證法。這就是我們在前麵提到的,

運動的最終原因是第一推動者——不動的動者。之所以陷入反辯證法泥潭,是因

為他不懂運動的根源在事物的本身,而總是到事物之外去找原因。

5 哲學學說產生的條件亞裡士多德的哲學學說,就當時的科學和社會發展情

況來說,其成就已達到很高的水平,其中許多理論、觀點就是在今天看來仍有其

一定的科學價值和認識論價值。他所以能夠達到如此高的成就,有主觀原因,也

有客觀原因。主觀原因指他博學多才,富於探索精神,這一點我們在第三、六章

已做過說明。客觀原因指當時的理論思想基礎和自然科學條件。

亞裡士多德的哲學學說,繼承了他以前哲學家的研究成果。他說,我們受益

於前人,不但要感謝那些與我們觀點相同的人,就是對那些較淺薄的思想家,也

不要忘記他們的好處;因為他們的片言隻語正是人們思考問題的先導,這對於後

人仍是一個貢獻。

哲學並非與人類俱來,而是文明時代的產物,這表明哲學的產生和發展需要

一定的基礎和條件。就人類思維的發展而言,哲學的產生是以人類具備一定的抽

象思維能力,能對世界形成整體的概念的認識為基礎的。哲學的發展除了這個條

件之外,繼承前人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希臘哲學以麵對外部世界,注重探索事

物的本質,以求真為目的而著稱古今。由於特定的自然環境以及由此形成的海洋

文明的影響,使得希臘哲學逐漸形成了注重人與自然的區分,崇拜外部世界,推

崇力量,重視技術,進而導致對解釋力量秘密的知識的崇拜。追求知識、重視智

慧,探索事物的原因和內在本質是古希臘哲學家的傳統,亞裡士多德在這方麵表

現更突出,“我愛老師,更愛真理”是這一思想的典型表現。這種探索追求精神

使古希臘哲學充滿了懷疑、批判和超越精神,哲學家們都是根據自己的研究得出

自己的結論,他們不囿於傳統,不懾於權威,而是推陳出新,獨抒己見。集古希

臘哲學之大成者的亞裡士多德,在前人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學體係,在批判

與超越精神的指導下,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成果,使古希臘哲學達到前所未有的

高度。

當時自然科學的發展對亞裡士多德哲學體係的形成也起了很大作用。公元前

5 世紀,希臘城邦奴隸製發展到一個繁榮時期。隨著經濟的繁榮,自然科學,如

數學、天文學、醫學、生物學、地理學等也得到迅速發展。天文學計算出一年為

365 日8 時57分,並編製了希臘的曆法;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創立了原子論,用原

子的不同結合說明物質的構造。

數學家歐多克斯研究過比例論,創立了不可通約數關係式的理論;醫學家希

波革拉底研究了病理學、外科醫術;恩培多克勒認為血液流向心臟,並由心臟流

出,人們的健康有賴於人體中四種元素(土、水、氣、火)

的正確平衡,初步提出有機物起源的學說。亞裡士多德對一切領域都有興趣,

都有涉獵,並進行了獨到的研究。對生物、天文、動物等收集了大量資料,取得

了許多重要成果。自然科學的研究使亞裡士多德哲學在更高的基礎上發展。

第八章範疇學說範疇是哲學中的一個問題,本用不著單獨成章;但因亞裡士

多德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係統地探討哲學範疇的人,他的範疇學說內容豐富,

是其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剖析範疇理論,可以從一個方麵來探討他的

哲學思想,認識他的哲學特征,並可以從中總結人類思維發展的經驗教訓,故而

列專章介紹。

學術界對亞裡士多德思想的研究,總的看還不是很深入,而對其範疇學說的

研究就更少了,多是在談論哲學思想或邏輯思想時涉及到範疇理論。《論辯證思

維的形成和它的範疇體係》(黃順基、劉炯忠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和《亞裡士多德範疇學說簡論》(楊壽堪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兩書,

特彆是後者,專門研究了範疇問題。本章根據這兩書有關論述及學術界的研究成

果簡述亞裡士多德的範疇學說。

範疇是客觀事物的本質聯係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人們認識世界過程中的

支撐點和階梯。列寧說:“在人麵前是自然現象之網。本能的人,即野蠻人沒有

把自己同自然界區分開來,自覺的人則區分開來了。

很多時候科學所能解決的問題是有限的,而人類卻過於依賴科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