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清談細腰台(2 / 2)

寒門貴子 地黃丸 5164 字 4個月前

魏無忌連飲三杯壯行酒,在一幫士族子弟的吹捧聲中,壓抑住內心的激動和澎湃,緩步走向高台。高台正中早布置好了兩個蒲團,一東,一西,距離十六步,喻示《春秋》的一萬六千餘字。

撩起袍擺,屈膝跪坐,身子端正如鬆,配上氣宇軒昂的外表,魏無忌的初次亮相,便博得了陣陣喝彩聲。

顧允親自斟了兩杯酒,看向徐佑,輕笑道:“等你得勝而歸,我再陪你飲這杯酒!”

徐佑起身,走開幾步,回頭灑然一笑,道:“且看我溫酒斬華雄!”

入得高台,居於東,徐佑雙手交疊,俯身下拜,道:“今日有幸聆聽魏郎君教誨,佑委實喜從心來。你我辯詰,隻為窮究聖人玄意,非為勝負輸贏,不知魏郎君可讚同嗎?”

魏無忌道:“正是此理!”

他還能說什麼?冠冕堂皇的話,從來都站著道義和道理,哪怕再虛偽和惡心。

兩人對坐數息,魏無忌先忍不住,道:“敢問郎君,何謂春秋?”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彆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徐佑以司馬遷的話來應對,顯得平穩有餘卻並不出奇,道:“簡而言之,春秋,乃微言大義!”

魏無忌點點頭,至少徐佑已經入了門,非是那些沽名釣譽的酒囊飯袋,又問道:“春秋有三傳,左氏,公羊和穀梁,徐郎君以為何人為上?”

這話問的刁鑽,自古以來,春秋三傳的優劣都是爭議的焦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哪能輕易的分出好壞?

徐佑豈會被他牽著鼻子走,淡淡反問道:“魏郎君以為呢?”

“三傳各有其長,各有其短,若非要一較高下,自然以《春秋左氏傳》為上!”

“願聞其詳!”

“《左氏》豔而富,其失也巫;《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辯而裁,其失也俗。若三者皆取其長,而棄其短,《左傳》記事比《春秋》多了二十六年,既注疏了《春秋》的經義,也補充了《春秋》未儘的史料,更訂正了些許經文裡的謬誤,僅以此論,遠勝公穀二傳!”

這倒不失公允之論,但辯詰就是如此,對與錯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依仗口舌之利和滿腹學識,將對方的言論駁倒,讓自己的言論站穩腳跟。

徐佑搖頭道:“郎君此言差矣!左傳雖然詳於記事,可公羊、穀梁詳於詁經,三者側重不同,以你之間來分高下,未免太過兒戲。正如去年揚州大熟,仰賴風調雨順之功,那是風功勞大,還是雨功勞大呢?”

此言一出,眾皆哄笑,魏無忌不敢再輕視徐佑,手指輕叩掌心,穩住情緒,將徐佑的話原路奉還,道:“願聞其詳!”

“詁經必須依經訓解,所以春秋所無者,公羊、穀梁未嘗言之;記事則不然,要有始有終,所以左氏把事實列在經文之前,以敘其始;把事實置於經文之後,以終其義。春秋經文所無者,而左傳特記述其事;或為春秋所有者,而左傳不記述其事。因此,西漢諸多博士曾說左氏不傳春秋,而以公羊穀梁最得春秋真意,正是這般的道理!”

自從唯物主義辯證法從邏輯學裡被提煉出來之後,所有的辯論都可以從中找到破解的法門,不管是一分為二的看問題,還是聯係和發展的觀點,隻要掌握對立統一的這個核心規律,無論是儒、道從名家學到的名辯術,還是佛門的因明學,都不值一提。

中西幾千年後的巨大差距,根本原因是邏輯學的差距,徐佑自認經史子集未必就比這些飽學之士厲害,但他有兩個無人能及的優點:一、學問是不斷發展的,對經史子集的認知和注解也是在不斷的完善和修繕,他有後世無數大師們研究出來的知識點,隻需挑前聖先賢們的謬誤之處,就完全可以震住像魏無忌他們這樣的徒子徒孫;二、他恰巧掌握了唯物主義辯證法,辯詰這種事,單憑一張嘴,就能把黑的說成白的,死的說成活的。彆小看了這個本事,佛道論衡上千年,道門幾乎沒怎麼贏過,難道是因為道士們的學識比不上和尚嗎?並不是!隻是和尚們精研因明學,所以打起嘴仗來沒輸過。

不過道門有個長處,吵架沒贏過,打架沒輸過,因此一言不合就聚眾造反,也直接或間接的造成了三武一宗的滅佛慘劇。

魏無忌默然,他敏銳的察覺到徐佑說的話並不全對,應該也有漏洞,可就是找不到反駁的法子。如此沉默了將近一柱香的時間,圍觀的眾人大氣不敢出,他們雖不在場上,卻也能感覺到雙方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甚至有人覺得,明明是兩個文弱書生對陣,竟生生的有了沙場征伐的淩厲殺機,讓人毛骨悚然。

“《左傳》與《春秋》,經之與傳,猶衣之表裡,相持而成。若有經而無傳,使聖人閉門思之十年也不能知其真意。西漢諸儒尊公穀而輕左氏,故而終前漢二百一十年,未有一注本行於後世!”

“哦?”徐佑劍眉微揚,輕撫袍袖,風姿氣度,無不領袖群倫,道:“那,郎君以為,春秋是經,還是史?左傳亦僅是注本,或也是史書?”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