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俗話說得好,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單獨一兩個彈孔自然無法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在數百支步槍和機槍的密集掃射下,就算命中概率再怎麼低,無人機機身上的彈孔都不可避免的在以驚人的速度猛增著,相對應的,機身結構的強度自然也隨之直線降低,而偏偏此時無人機的速度又達到了最高的上限,同時操作員也發現了危險,控製著飛機想要急速爬升,又進一步的導致了機身負荷的增大,最終,這些因素碰撞在一起,結果就是已經千創百孔的無人機再也無法承受這麼大的載荷,直接就在空中解體散落。
不得不說,這樣的結果,絕對是蝴蝶完全沒有預料到的。
理論上,他確實給這些無人機的係統設置了完善的自毀保險,五十克的高爆炸藥一旦引爆,足以將所有的重要零件全部變成無法采集,無法研究的殘渣碎片,但在觸發條件的設置上,為了防止意外,從信號丟失到炸藥引爆,實際上是存在著十秒的延遲的——畢竟這隻是一套民用的無人機係統,在飛行時偶爾丟失一下信號那是經常的事,如果沒有這個延遲,無人機的損耗速度絕對會高得令人發指,所以這也算是一個無奈的妥協。
正常情況下,如果真出現無人機失控的現像,這十秒的延遲自然不會有太大影響——就算是受到敵軍的信號乾擾或是被擊落,區區十秒的時間也不足以讓敵軍在回收殘骸後再將炸藥拆除,但此時此刻,這十秒的延遲,卻就成了一個最致命的破綻。
問題就出在這炸藥的安裝位置上。
設計時,為了獲得更好的視野和拍攝的需要,無人機最貴重的攝像頭與圖傳係統都是安裝在飛行器的前端頭部位置的,連帶著飛控模塊也被設計得十分靠前,而為了保持機體的平衡,重量較大的電池和用於自毀的炸藥則被放在了機身的中後段位置——還是那句話,正常情況下,這連距離完全不會影響到炸藥的破壞效果,但此時,當機身在高速運動的狀態下被空氣撕扯得四分五列之時,這些安裝在機體內的部件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被甩出了機身外,隨風飄落。
炸藥的線沒有被切斷——軍工部門在這方麵倒是有所考慮,如果炸藥與主控係統的線路因意外被截斷而無法得到自毀信號時,其自帶的觸發裝置就會立刻引爆,但遺憾的是,這個保險並沒有被觸發,反倒是飛控模塊與圖傳係統之間的插頭因為拉扯而被斷開了,這樣一來,包括圖傳係統和兩個攝像頭在內的大半個機頭就徹底與炸藥斷開了連接,然後越飛越遠。
數秒後,落在一棟民居上的炸藥自動引爆,將本就破爛不堪的泥磚房炸得隻剩兩堵圍牆,而飄落的機頭則落在了距離爆炸點二十多米外的空地上。
根本不需要命令,所有的越軍官兵立刻就向著距離自己最近的機體殘骸衝了過去,並由現場軍銜最高的軍官將其收繳,然後又用最快的速度躲進了事先挖好的坑道掩體中,並將那些殘骸放進了一個個早就準備好的保險櫃裡——打了這麼多年的仗,如果連對手丟失重要裝備後必然會有的反應都猜不到,他們也不可能在美軍的狂轟濫炸之下堅持這麼多年了。
果然,沒過多久,炮彈撕裂空氣的尖嘯聲便從空中傳來,不過落點卻偏離了村莊數百米,大部分都落在了兩側的山上,倒是讓完成伏擊後還沒來得及撤退的那些越軍精銳出現了不小的傷亡。
炮彈不斷落下,並且漫無目標的向四周開始延伸覆蓋——顯然,在失去了無人機的引導後,因為無法掌握炮彈的具體落點,中**隊的炮兵隻能用這種方法來儘可能的覆蓋目標區域,但這樣一來,也等於是分散了火力,雖然零星落下的炮彈最終還是摧毀了那個村莊,但藏在掩體中的機體殘骸和那些越軍,卻還是逃過了一劫。
數個小時後,這些足足用上百名越軍士兵的命才換來的無人機殘骸,終於擺在了蘇聯專家的眼前。
“不可思議,他們竟然能把鏡頭做得這麼小巧……還有這些零件,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應該就是負責處理圖像和傳輸信號的部件——你能相信嗎?這樣的體積,這樣複雜的功能,難道美國人的技術已經先進到這種地步了?”
“你看這個,這不像是普通的攝像頭,它的結構太複雜了……我懷疑它可能具備夜視的功能,可是我不明白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所謂的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作為能與美國抗衡數十年的紅色帝國的技術專家,其眼光和對技術的敏感性自然是一流的,根本不需要任何專業的檢測,僅憑這些零件的外觀,他們就推斷出了要造出這樣的設備,大致得需要什麼樣的技術水平和加工能力,而答案卻是讓他們難以置信,卻又不得不信,因為證據就擺在眼前。
震驚之餘,巴捷洛夫突然意識到自己所處的環境,立刻停止了感歎,並對伊萬諾夫遞了個眼色,倆人隨既不動聲色的將所有殘骸都搜集起來,重新裝進了箱子。
這些殘骸太重要了,越南人根本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價值,所以才會這麼大方的將它交給蘇聯,但越南人也不是傻瓜,在他們國內也未必就沒有懂技術的人,為免夜長夢多,這些東西必須儘快的送回蘇聯——最好是能在越南人反應過來之前完成這一切。,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