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工業從來就不是浪漫的代名詞(2 / 2)

下意識的,老王就想要替他求個情,可話還沒出口,麵對布萊爾那寒冰一般的表情,想說的話,卻是怎麼都說不出來了。

前日的情形再次在腦海中浮現,一向爭強好勝的老李揮舞著鐵錘將那些零件砸爛,半夜卻又一個人偷偷跑到回收倉庫,坐在那堆被他親手砸爛的零件前哭得像個孩子……

呆立了片刻,老王默然轉身,在走出幾步之後,頭也不回的對主管乾部冷冷說道:“照他說的辦。”

“主任……”

“照他說的辦!”

乾部遲疑著還想相勸,可剛一開口,便被老王那低沉憤怒的表情嚇到,再也不敢吭聲。

看著老王離去的背影,布萊爾的眼中終於露出一絲驚訝——在他看來,老王顯然並不是一名合格的工廠領導人,他缺少足夠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才乾,工作中太過於注重人情之類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從他的表情中完全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沒有認同自己作出的這個決定,卻還是選擇了遵從。

另一邊,看著老王走遠,乾部回過身來,對著周圍不知所措的工人們怒吼道:“還看著乾什麼?返工!”

……

違章的年輕工人最終被調到了倉管部門去看大門,已經快要完工的飛機也被拆散重裝,而這也僅僅隻是眾多衝突之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個小插曲,類似於這種觀念與習慣,製度與人情的碰撞,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很多工人們習以為常的小毛病,小習慣,突然之間就成為了不可饒恕的原則錯誤,不管他們理不理解,洋專家們根本就不理會他們的解釋和哀求……報廢,返工,最嚴重的時候,因為一個工序的錯誤,直接就宣告了整個批次的零件全部報廢,光是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上百萬元,就連已經有了充分思想準備的集團公司領導都為之心驚肉跳。

工人們不理解,因為洋專家從來不會跟他們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們隻是給出一個無比嚴苛的標準,然後要求所有人照此執行,他們不在乎工人們能不能做到,有沒有意見,也不在乎這過於嚴苛的標準給工廠造成了多少損失,這些規章製度和所謂的標準化管理帶來的好處還沒有看到,造成的損失和工人們的怨氣卻像是坐著火箭般的飆升。

告狀的人越來越多,矛盾最激烈的時候,工人們甚至都差點要組織罷工,但最終還是被廠領導和工會安撫下來。

有意見可以提,有困難可以想辦法解決,有委屈可以向組織傾訴,但製定出的規章製度,必須無條件執行——這不是某個人的意誌能夠動搖的,因為這是一個民族走向崛起所必須經曆的磨練。

很多人適應不了,被調離了工作崗位,但更多的工人卻堅持下來,儘管他們堅持得十分痛苦,那嚴苛到不近情理的規章仿佛就是要將他們變成一台台精密的,不會出錯的機器,每天都必須將神經繃得死緊,因為稍有鬆懈就有可能出錯——這可不像原來,出了錯最多批評幾句,或是不痛不癢的記個過什麼的,在洋專家們的建議下,所有人的工資和獎金都與他們的工作表現直接掛上了勾,而且一個月之內隻要累積犯錯達到一定次數,立刻就會被調離崗位去坐冷板凳,這不僅意味著他們的工資收入將會少上一大截,更重要的是,各種福利和待遇也都會降到最低,到時可就真的沒臉見人了。

漸漸的,犯錯的人越來越少,生產車間的廢品率也一天比一天低,走進車間,再也看不到過去那種工具隨意擺放,工人們隨意串崗的情況,所有的一切全都井井有條,而這種種的改變,也越發堅定了領導和工人們堅持下去的決心。

工廠的改變被很多人看在眼裡,當確定了這套管理模式和標準是真的有用後,越來越多的單位都跑來‘取經’,在上級部門有心的推動下,一場以航工體係為起點,最終涉及到整個工業體係的大整頓就這麼轟轟烈烈的展開了,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了老王和老李他們當初所經曆過的痛苦糾結。

無數問題曝光出來,觸目驚心,有人背上了處分,有人罷官去職,有人戰戰兢兢,有人則迎難而上,更多的人卻還是隨波逐流……最終,這些人所思所行交織在一起,彙成了這篇共和國工業改革的悲喜劇。,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