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生總是充滿遺憾
無論是在後世還是在現代,隻要提到外骨骼,人們對它的第一印象永遠都是無比的先進——那絕對是彙聚著無數尖端技術的科技產物,是人類夢想中能夠獲得超人之力的神器,是科技與智慧的結晶,以這種技術為基礎的最經典的代表就是電影裡可以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鋼鐵俠,由此可見人們對這種技術的期望有多大。
這或許也就是洛克西德公司的這款外骨骼為什麼明明已經商業化和實用化,卻依然很少有人關注的原因?畢竟相比起人們印象中的外骨骼來,這套產品的設計真的實在太簡陋了,簡陋到了沒有任何動力與機械結構,完全就是依靠最基本的杠杆力學原理來達到支撐減重的目的。
首先,必須強調的是:這款外骨骼絕對無法帶給士兵任何體能和力量上的增強,因為它本身是不具備任何動力的,它的作用和原因其實就跟一個手推車差不多,同樣是不具備動力,卻可以將裝載的重量轉移到地麵,從而達到省力的效果——如果實在理解不了它的結果和原理,不妨可以想像一下這是一個隻有兩條腿的高腳長椅,當你將幾十公斤的重物放在長椅上,然後通過對椅子的擺動旋轉來移動的話,是否會比你背負著這幾十公斤的重物行動要省力得多?
拿到設計圖紙後,工程師回到研究所,僅僅隻花了半天……準確的說,應該是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就在一群高級技工的幫助下將這套玩意兒給弄了出來,然後經過實驗,很快就得出了驚人的結論:就是這麼一套簡陋無比的玩意兒,居然可以讓一個沒經過什麼體能訓練的普通人,在背負著五十公斤的負重後依然還可以輕鬆的行走,雖然動作和重心的控製還是需要一定時間來進行適應,但有了這套裝備,士兵在行軍時的負重至少可以增加百分之四十,而且在熟練掌握了技巧之後,還能走得比原來更省力。
最最關鍵的一點,這玩意兒實在太簡單,太便宜了!因為結構簡單,也不涉及任何動力能源之類的結構,對材料的要求也不高,所以用工人們的話說,如果真要對這東西進行生產,甚至都不需要什麼專業的工具和設備,隨便一個木匠用幾根木頭弄個架子,都照樣能用——雖然這樣弄出來的東西會很難看,耐用性也很成問題,但在原理和效果上卻是一樣的。
退一步說,不說用什麼木頭,哪怕是用最好最貴的航空鋁合金,這麼點材料也花不了多少錢,至於加工的成本,從幾名技工在拿到圖紙後連一個小時都不用就可以把它造出來,便可以看出這東西的加工和生產有多容易,本來就是沒多大精度要求的東西,學徒工都能做,加工的成本能有多貴?
既實用,又便宜,可以說這東西簡直就是為中國量身打造的,要知道,此時的中國,哪怕是在軍隊裡車輛的普及率也不是很高,尤其是部隊在作戰時,經常會進入車輛無法通行的荒山野林,在這種情況下,補給就成為了最讓人頭痛的問題,財大氣粗的美國佬可以動用大量的直升機來運送物資補充給養,這點中國根本沒法學,所以隻能拚命的加強士兵的負重體能訓練,以便在戰時能讓士兵儘可能多的帶些裝備和補給品,但這種辦法終究是治標不治本,而且效果也十分有限,可現在,如果能有這樣一款既不需要多大成本,又可以極大的增強士兵的負重能力的裝備的話,那麼將能給部隊增加多大的戰鬥力?
不僅如此,這東西在民間同樣也是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的:比如,在很多交通不發達的地區,因為經常需要上下山路,就連普通的推車都難以使用,老百姓在運送物資時隻能靠最原始的肩挑手提來實現,若是有了這套工具,將能給他們節省多大的體力?要知道,越是像這樣交通不發達的地區,人民的生活就越是困難,很多地方連飯都吃不飽,讓他們去進行高強度的勞作,那真的就是在透支生命。
還有工廠裡也是一樣,正如這套裝備最初的設計初衷,它本身就是為工廠裡某些特定的崗位設計的——比如那些需要長時間舉著十幾斤的打磨機給機器打磨的工人,若是沒有這套設備,他們就隻能完全靠自己的體能來支撐,不僅費事費力,還影響工作的精度與效率,可有了這套外骨骼之後,大部分重量都被轉移到了地麵,他們的雙手隻需要控製工具的移動和穩定就夠了,這效率又何止是提升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