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紅裳正文卷第396章:輸家穆征衣的話沒錯,眼下不算難,更難的,還在後頭。
就在北境的穆征衣愧疚無法回京陪伴妻子的時候,京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導致朝堂風雲變幻。
這件大事說起來穆家也有些心理準備,那就是林相真的乞骸骨告老還鄉了。雖然比顧儀蘭記憶中的時間晚了將近一個月,但身體衰敗的林相,還是如顧儀蘭記憶中的一樣,最終撐不住了。
林相告老之前,積極為自己這一脈政治勢力布局,朝中幾派摩擦劇烈。然而趕在與戎狄人談判這個節骨眼上,大家都明白,皇上是絕容不下他們在此時鬨大動靜的,因此林相、謝相、李相、顧大學士還有王大人都還算是節製,幾次交鋒下來,最終達成了比較微妙的製衡結果。
這其中自然有人滿意有人吃虧。那個吃虧的,就是李相。
一則為了瓜分兵部勢力,其餘幾位當朝一品達成臨時同盟,共同打壓李係以求更大政治利益。
二則眼下與戎狄的和談主要是由李相在主持,牽製了他大部分的精力。孰重孰輕李相分得清,他知道,黨爭上暫時吃了虧也沒關係。隻要他還是右相,等他緩過氣來仔細謀劃,總有一天可以翻盤。
可是與戎狄人的談判若是出了問題,那他就真的沒救了。皇上絕對容不下他在這樣的大事上出錯漏。反過來說,若是他能將這件差事辦得漂亮,能讓和談結果極合皇上的心意,絕對能成為大功一件。如此漂亮的政績,也足夠讓他謀取更大的政治利益。
因此在於同僚爭利和辦正事這個選擇麵前,李相毫不猶豫地選擇全力應對與戎狄人的和談。
正因為李相並沒有過多掙紮,因此幾派幾經摩擦之後,很快達成了一致。
最終的結果其一:顧大學士和林相聯合出麵,保舉戶部孫尚書調任兵部尚書。
最終結果其二:王大人和謝相共同出麵保舉翰林院承旨何文茂任戶部尚書。
最終結果其三:林相和何文茂保舉謝相的兒子謝常靜任戶部侍郎。
其實皇上收到這三封保舉奏疏的時候,一聲冷笑,雙眸泛出寒光。但他在禦書房裡關了兩日,仔細考慮了許久之後,最終還是下詔同意了。
畢竟這是個相對合理的製衡方案。調任兵部的孫尚書是王知秀的朋友,而兵部一位侍郎是謝相的人,另有兩位侍郎還是李相的親信。六位主事中,兩位主事是林相的人,一位主事是顧大學士的學生。
目前兵部還有一位侍郎、一位主事的缺,不過眼下已經無關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