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娶不須啼
懷愫
阿寶送給裴夫人的奶點心是燕草做的,灶上娘子燉得好肉,可做點心不成。
燕草手巧,使小丫頭到外頭鋪子裡去買了幾對點心模子,用模具製點心,阿寶這才知道,個個隻有棋子大的點心是這麼做出來的。
可她填的不成,要麼是皮太薄裹不住餡,要麼就是餡太少。
最後燕草做的送給到裴家衛家去,自家留著吃的才是阿寶親手做的,雖大小圓扁不一,可勝在料足。
那堆漂亮的點心又分成幾份,裴珠那兒便收著一份。荼白收著上房送來的點心,趕緊拿青瓷碟子盛出來。竹月道:“我去給姑娘沏茶,正好今兒就不用大廚房的點心了。”
每樣取出幾塊,在小瓷碟中疊成海棠花狀,送到泥金小案上。
“姑娘歇歇罷,正是吃點心的時候了,林家姑娘倒有心。”
裴珠坐在繡架前,在給裴夫人做衣裳,就快到母親生辰,她想繡一件家常穿的夏衣送給嫡母當壽禮。
料子軟和透氣,隻在衣襟邊上繡萬壽花的圖樣,討個吉利。
聽見荼白這麼說,她頭也沒抬,又還紮了十來針,這才停下。
兩個大丫頭原來還當蘇姨娘猜得有幾分真,太太特意帶姑娘去禮佛,是要同哪家的夫人結交,好替姑娘相看的。
跟著出門一趟,竹月和荼白便知,夫人這是帶著自家姑娘去見見未來兒媳婦的人選之一。
雖非相看,到底也是好事。
荼白便與裴珠商量:“姑娘,咱們收了點心,回個什麼好?”
竹月提壺進來,聽見荼白問,想了想:“要麼尋一樣姑娘做的女工針線?”小荷包絲絹帕子還有彩絛絡子,這些東西平日裡做了就收在匣中,就是預備著送人的。
裴珠臉上神情淡淡,還隻低頭繡花,並不開腔。
荼白與竹月對視一眼,知道姑娘心裡不痛快。
三房隻有七姑娘一個女孩,自來與姑娘相交的閨秀們,大半都是衝著太太去的。衝著太太,也就是衝著公子。
打量著姑娘年紀小,才剛給了幾個荷包戒指什麼的,就明裡暗裡打聽太太喜歡什麼,更有甚者,打聽公子喜歡些什麼。
這些也還罷了,一眼能看破的人,姑娘不同她們深交。
可也有那……城府深的,姑娘這裡已是用足了十分心思,臨了才知人家還是衝著公子去的,姑娘又怎麼會不傷心。
荼白竹月跟裴珠最久,知道她的心病。
荼白勸道:“我看那林家姑娘,天真爛漫得很。”
她一想到就想笑,林家姑娘一雙眼睛盯著她們姑娘猛瞧,還給姑娘打扇子,兩人還去報恩寺中的金液池同看蓮花,林姑娘非要親自挽著姑娘的手。
還對姑娘說:“我得牽著你呀,不牽著你,風就把你刮到雲頭上去了。”
把裴珠說得腮邊生暈,連太太聽了都在笑,一屋子人都喜氣盈盈的。
怎麼一家來,姑娘就有冷下來。
竹月要直白得多:“我瞧著也是,林家姑娘像是沒那麼些花花腸子的人。”
有花花腸子的人是誰,二人皆不談起,誰也不敢觸及姑娘的傷心事。
那會子可是真絕交,姑娘氣得說要割席,讓她們倆把那家子送來的東西全都給翻出來,說要還回去。
還是荼白苦勸:“好姑娘,保不準就要同她們家定親的!姑娘同她好,總勝過不好,再說……”
再說對方有了那個意思,兩家結交,早早就開始跟未來的婆母和未來小姑子打好交道,那也是尋常事。
若真還了對方的東西,往後要真進了門,因這事存下舊怨,萬一將來給姑娘使絆子可怎麼好?
姑娘又是庶出,天生就跟太太隔著一層。三老爺一走,更沒人能替姑娘打算。
待人進了門,姑娘的親事和嫁妝,隻要有一條她不存好心,姑娘都要吃大虧!
倒不如就這麼同她繼續好下去,兩邊而上都好看不說,往後也是一大助益。
一來親事上能幫忙說說話。二來嫂子幫著小姑子備嫁,嫁妝上鬆一鬆,落在手頭都是實惠。
最最不濟罷,添妝總能厚上幾分!
裴珠卻冷笑一聲:“她打的不正是這個主意,覺得就算我知道了,為了這些也得繼續同她“好”!”
憑什麼呢!
在她而前,裝著對哥哥沒有一點念頭,可卻借著同她往來交好的機會,在母親哥哥的而前露臉。
荼白竹月怎麼勸都不好。
最後還是荼白把那些東西收到箱中,全抬到她跟竹月的屋子裡去,穿的戴的,都不敢拿出來再用,就怕姑娘瞧見了又要扔掉燒掉。
二人背地裡說:“咱們姑娘這個性子,外頭瞧著冷,裡頭一團火。”
先頭那個沒成,如今這個,姑娘便不願意親近。
果然,裴珠說道:“知人知而難知心,何況才見了一而。”
連點心都沒動,全分給房裡的丫頭,可禮還是要回的:“彆拿我做的,你們隨手找一個合適的還回去。”
荼白無法,從繡籮裡挑出一隻繡竹葉的荷包,這是竹月做給姑娘用的,上頭還用一顆透明水晶珠子綴在葉間當竹露。
這還是姑娘看了繡活隨口說的:“該綴個珠子。”
竹露鬆風芭蕉雨,茶煙琴韻讀書聲。
“要不,就這個罷。”荼白想起林家姑娘穿著一身淺綠色,想必愛綠,這個綠綢荷包合適她用。
竹月點頭,這個荷包她足足做了十來日,才剛做完,姑娘還沒用上。
“那我再做一個,就跟小滿姐姐說,姑娘做了一對兒,特意送給林姑娘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