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吏(趕緊將家裡最有學問的人請)(2 / 2)

嫁娶不須啼 懷愫 7149 字 9個月前

阿寶捏著信紙,一句一句念下來,原來他給她爹寫信,更加大白話。

青書進門,規規矩矩將公子的信奉上。

林大有沒想到這事兒不過一個時辰就給辦成了,信上裴觀還將柳文瀾的姓名、籍貫、他家中情況都列了一遍。

結果他那師父,也就阿寶的外公,打眼兒一瞧,沒把他認出來。

裴六郎約莫是知道林家無人知道該怎麼請幕僚,三頁紙後還有一張小箋,寫著每月給多少銀子,年節要如何備禮。

林大有摸著胡子,聽女兒一件件安排,進京這半年,確實是長大了。

裴觀這信也寫得極客氣,知道柳先生有才乾,將他舉薦到了太仆四少卿林府,給從四品官的林大人當胥吏。

阿寶念完了信,問:“那我就叫人收拾屋子去了,將柳先生安排在書房後麵的排屋?那兒沒住人,他帶著個僮兒,再給他配個小廝。”

花雕巷中住著許多紹興舉子,都是屢次應試未能中舉的,有些乾脆便留在京中,替選了官的進士們當胥吏幕僚。

讓林伯帶上禮明日去拜訪,家裡擦洗家具,預備著人來。

這人是他好容易找來的,又是爹十分需要的人,那就半個月也按一個月的算,先將七月的銀子和禮物備下。

一看便知確實是仔細打探過,不是隨手塞個人來。

立直了身板道:“我去報通。”

青書在院門口迎接,看公子麵上微紅,還問了一句:“今兒山下這麼熱呀?”

青書隻作不聞,立在院中,紋絲不動。

小書僮出來,繃著張臉:“先生有請。”

林大有想起來便合不攏嘴,今年七月半,得好好給娘子嶽父嶽母辦場法事。

阿寶臉紅還沒消下去,就被她爹叫到正房:“給念念。”

“那姓柳的,還真要發達了?”其中一個嗓門挺大,口吻卻不屑,屋子就這麼窄,隔窗傳進柳文瀾屋中。

柳文瀾便是其一,公子還預備了薄禮送上,青書還當公子要將他招到身邊來當幕僚,沒想到是為林家預備著的。

青書熟門熟路找到柳文瀾租住的小院,柳文瀾身邊的小書僮,看見青書來了,滿麵的喜色,剛想往裡頭喊,又強忍住喜意。

這事兒阿寶早聽過了,她“撲哧”一笑,告訴她爹:“阿公早跟我說了,他早早瞧好了要你當女婿,你刮了胡子上門,他還當是半路殺出了個程咬金,差點就要趕你出去。”

說到正事,阿寶臉不紅了,心也不咚咚跳了。

阿寶理直氣壯,一手叉了腰,大大方方回她阿爹:“我得再看看。”

既是公子未來老丈人的事兒,那青書可不敢有一絲半點的怠慢輕忽,沉心斂氣立在這淺窄的小院中。

阿寶先是抿著嘴搖頭,跟著她忍不住蹦噠了一下:“不告訴你!”

林大有搓手大喜,他身邊要是再沒個能乾的胥吏,事兒可就越裹越亂了。

“到時候就套車去接,再得預備個薄宴。”阿寶每件事都想到了,說完,就見她爹瞧住她。

青書知道這人,前月公子讓他去過一趟花雕巷。讓他好好打聽巷中有哪些人有當胥吏的經驗,有哪幾位是辦事老道,受主家讚賞的。

柳文瀾此時四十不到,裴觀曾經用過他幾年,等到裴觀外任,他留在京城中選上了官,不再當胥吏了。

思量過裴家與林家的關係,再想想這些日子越來越薄的粥湯,柳文瀾欣然應允。

京中傳言,柳文瀾也聽說了些,看過信件便知這事兒有九成真。他苦等伯樂,伯樂終於來了。

總共三頁紙,寫滿了柳文瀾的生平,連他在京中住的這些日子,同誰有過交往都寫得清楚。

四鄰八舍有的炒菜,有的晾衣,還有人不住拿眼打量青書。

“怎麼了?”

阿寶臉上紅暈剛消下去,聽見她爹這麼問,又不好意思起來。

裴觀忍不住浮想萬千,這次她願不願意?

林大有識字不多,拿到信件知道此事要緊,不能讓個僮兒替他讀,便讓金蟬趕緊將家裡最有學問的人請來。

裴觀寫了封信,叫青書一並帶上。

戥子跟著阿寶過來的,聽見這句,立馬看向她,好麼,這麼大的事竟然瞞著她!

青書出了花雕巷,直往林府去,將柳先生的住址奉上,還有一封公子寫的信,那信的墨跡都還沒全乾。

裴觀清清喉嚨,先說正事:“青書,你拿上我的名帖去花雕巷走一趟,把帖子和信送給柳文瀾,薦他去林家當胥吏。”

“那裴六郎,你到底瞧中沒有?”反正也沒外人,林大有乾脆就問了。

等阿寶從正屋出來,戥子一把拉住她,捏了阿寶一記:“好哇,原來你臉紅不是著了暑氣,他同你說什麼了?”

林大有那時就已經一臉胡子,為了登門提親,特意把胡子刮了,還修了麵,好讓自己顯得後生些。

“好好看看!你娘當年可是看了我好久,直到她肯點頭,說讓我到家裡提親,我才敢登門。”

青書一打眼便知,柳文瀾在家等這份信已經等了許久。,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