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誰沉溺(2 / 2)

敕勒歌 赭梧 3921 字 2個月前

“什麼意思,阿忍,你能不能聽我說!”伽衡急得半蹲下來平視她,“是因為不知道我和聞辯去哪裡了所以生氣嗎?長安一個你熟悉的人都沒有,然後叛軍入城......我是真的跟曹沛沛說過。而且我真的會回來找你的,上次,上次在客棧,你都站在原地不動,是我自己反複回來。阿忍,你在長安,我穿過一百個沙漠都會回來的。”

她擰著衣角,反複對自己說,冷靜,你想安祿山......

“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他硬是把手塞到她的手中,“我好喜歡你的,我一句謊話都不會說。”

阿忍的腦子化成一攤漿糊。她把手縮回來背到身後,正色道:“再說吧。我遇到了點麻煩,你看看有沒有什麼頭緒?”隨即把發生的一切都告訴了他。“我是這麼想的,王給事不讓紅豆傳話,執意讓我親自回來,肯定是因為什麼關鍵的人或物在長安。然而他又被叛軍抓了去,沒法親自告訴我,隻好用這個小羅漢像當線索。我記起他之前說義父來長安與他說佛法,一天送他一尊泥塑,想來這個便是了,這麼小,一天可以雕成。然而大乘中有五百羅漢,這位是誰呢?”

“你不要單獨地思考這個是誰,”他其實相當不開心,但阿忍既然已經強行轉移了話題,他也不得不強打精神想問題,“一般來說,買碗要買筷,送禮送一套。他總不能在五百個人裡隨即挑選十個人——”

“佛陀的十大門徒。”

阿忍立刻明白了。她原先沒想到,是因為人們一般給十六羅漢、十八羅漢或者五百羅漢塑像,很少做十大門徒的像,如今伽衡這樣提示她才想起來。又見羅漢以拇指與中指相撚,其餘各指自然舒散,乃是“說法印”,是講經時常用手勢。

十大弟子中,富樓那是說法第一,迦旃延是議論第一,這兩個人都與講經相關。伽衡也是第一次見十大弟子的塑像,他略有了解,想了想說:“會不會是迦旃延?他不僅是議論第一,有種說法是‘解密第一’,因為他好像解出過一塊石碑上的偈文。”

阿忍立刻了然。傳說波羅奈城附近有一塊石碑,上麵刻著世人所不認識的字跡,像是寫著一首偈文。就算那碑文有人識得,真義一定也要大覺者才能知道。然而迦旃延說這是梵天上的文字,有神通的人才認識,並當著國王把石碑上的偈文翻釋誦出來:

王中之王是誰?

聖中之聖是誰?

何謂愚者?

何謂智人?

怎樣離開垢穢?

怎樣獲證涅盤?

誰沉溺在生死海裡?

誰逍遙於解脫國中?

迦旃延解密的本領因此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