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金屋笑(1 / 2)

快穿之絕色 若然晴空 4436 字 3個月前

主少國疑, 曆朝曆代都是如此,劉徹雖然稱不上少主,但他的年紀對於一個掌控天下的帝王來說,實在是年輕得過分了,不僅僅是朝臣不信他,連竇太後都是把他當成孩子看的。

實際上如果不是陳阿嬌的記憶, 姚夏也不大相信這樣一個什麼情緒都擺在臉上的張揚少年會有成為一代雄主的實力,她見過的男人太多了,但凡天生尊貴毫無波折的,無論外表裝得多麼謙遜君子或者沉穩風度, 淩駕眾生成了習慣, 便不能夠正視自己, 想到什麼就去做是他們共同的特質, 且不懼失敗,但往往異於常人的驕傲會讓他們一敗塗地。

所謂雄主, 才能和謀略不可缺其一, 為君主者,有才能就已經具備了成為明君的實力, 何況是謀略, 這種謀略並不同於謀士, 而是淩駕於臣下之上的謀略,這就更為難得, 同時擁有這兩項品格對於普通人來說都算得上百年一遇, 何況是出在一個君主的身上。

對於後宮女子而言, 正確地陪伴一個雄主的姿勢在於做一個乖巧柔弱漂亮懂事的花瓶,富貴又安生,再得寵些可做解語花,使他稍有閒暇就想起來找她,漸漸掛在心上,實在幸運的,就是戚夫人慎夫人那樣的寵妃,伴君之側,獨寵六宮,但這些對於陳阿嬌而言純屬白費,她是皇後,大部分的情況下,除卻尊貴的身份,她在後宮女子的眼裡就是黃臉婆的代名詞。

想要跳出背景板的定位,就要反著來,先得君寵,再做解語花,旁的先不管,熬過十八到二十八最容易被美色吸引的十年,獨寵成了習慣,再改就很難了。

姚夏撐著腦袋看劉徹伏案奮筆疾書,他的字就和他的人一樣,不難看,卻也周正不到哪裡去,透著一股少年人神氣飛揚的感覺,宮中尚儉,先帝寫字基本上用的都是竹簡木牘,劉徹卻跟陳阿嬌一樣,是個愛奢華方便的性子,他用的是帛,寫廢一張再換一張,並不心疼。

換了七張帛,劉徹的新政表才算是完成了一半,他謄了一整張帛,還想再寫,姚夏看了一眼,見他已經寫完的帛書上陳的是擴軍事宜,裡麵有很多句子都帶著強烈的個人情緒,千言萬語可以彙成三個字:打匈奴。

姚夏攔住了還要再寫的劉徹,拿起那半份新政表,指著上麵的一段道,“你是想擴軍,擴了軍練兵都要好幾年,打匈奴準備軍糧軍備也要幾年,祖母不想打匈奴,你這樣寫,祖母會答應才怪呢。”

劉徹皺眉道:“擴軍自然是為了打仗,自高祖開國,曆經數代休養生息,國庫錢鏽,陳糧積爛,有什麼好怕的?”

姚夏沒有和他爭辯的意思,對他眨了眨眼睛,說道:“你按照我說的寫,我保證新政表給祖母念了之後,她馬上會答應擴軍的。”

劉徹還不太習慣和陳阿嬌之間過於親昵如同恩愛夫妻似的對話,回過神來才算是理解了她話裡的意思,不由得說道:“要是不成……”

“快寫快寫吧!要是不成,我賠你十個八個美人!”姚夏輕輕地推了推劉徹,可她嘴上說著這樣的話,卻極其自然地擠到了他的懷裡,一副要給他做指導的樣子。

美人入懷,一陣馨香讓劉徹幾乎忘了提筆,他也不知為何心情忽然變得好了一點,甚至還饒有趣味地問道:“要是真的成了,你要什麼?”

姚夏嘴角彎彎,“要是成了,你就給我一個長相英俊溫柔可親的大將軍……”

劉徹攬在她腰間的手一緊,就聽姚夏忍住笑道:“還是算了吧,大將軍常年在外頭打仗,沒有英俊的,比不了你養尊處優的白淨。”

劉徹頓時有種火氣發到一半發不出來的憋屈感,徹底對懷裡這個女人沒了脾氣,扯過一張白帛,聽著姚夏的話,一個字一個字地在白帛上落筆。

竇太後一生平順,對於遠在北邊的匈奴也就是有一個大致的印象而已,在她看來,朝局穩定,藩王太平,百姓安安生生,這就足夠了,然而劉徹並不這樣認為,他討厭年年呈進長安的戰報,討厭匈奴人每年一次犯邊,殺了邊疆百姓,搶了千裡田糧,還要朝廷年年送禮求和,他更討厭匈奴人來求娶公主那副得意洋洋的嘴臉。

一個強盜野族,打了又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