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章(1 / 2)

沈遙淩在裙擺上蹭了蹭發癢的手心,盯著寧澹的後背,看了很久,還是看不出來,他是不是真的一點都不在意。

不在意被太子搶走都護的位置這件事。

烏蘇之戰完全是寧澹一個人的功勞,一道聖旨卻突然將都護之位傳給了太子。

沈遙淩知道,朝堂裡朋黨之爭從未停歇過,這位太子雖然已經年紀三十有餘,卻並沒有什麼大的建樹,其餘黨羽時常拿此做文章,斥其中庸。

寧澹此番幾乎是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烏蘇的七座城池,功績赫赫,而放在他這樣年輕的年紀,又太過顯眼。

無論皇帝是為了保護寧澹,還是為了給太子豐羽添翼,他最後的決定都是“移花接木”,讓太子擔任都護,更是無形之中將這次勝利歸功於太子,往後旁人口中、史書上提起這樁功績,都隻會出現太子,而不會再有寧澹的名字。

寧澹從未對此表露過什麼意見,仿佛他真的完全沒有意見。

走進王城殿中,那裡已經備好了迎接的儀式和歌舞,太子一踏進門,便開始敲鼓奏樂。

沈遙淩站在廳堂斜角,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她看到其餘人的目光都紛紛投向了寧澹,悄無聲息地在寧澹與太子之間來回打量。

或許所有人心中都有這個疑惑,覺得太子的出現,實在是突如其來。

寧澹仿佛察覺不到這些打量,執著一隻酒杯,很端正地跽坐在紺紫色的軟墊上,脊背筆挺,腿部緊繃,頸項微垂。

樂聲停,寧澹站起身,回過頭來,看了沈遙淩一眼。

沈遙淩一直看著他,還沒有來得及回應,身邊湊過來一個人。

“請宣諭使移步。”

西伊都護府初立,還有許多事情要商量。

如何管轄西伊州,種種製式如何下達,都在等著都護來了安排。

儀式結束,太子召集他們所有人,說是要集思廣益。

隔壁殿中,香煙嫋嫋,太子還帶了東宮專用的龍涎香來。

太子命令他們暢所欲言,這一揮袖間的氣勢,看起來倒真與陛下有幾分相似。

魏漁拱了拱手,道。

“烏蘇與大偃天高地遠,隻能遙管,因此微臣提議,烏蘇七城仍由烏蘇王具體統治,但必須接受西伊州的監管,除此之外,還需設立館、驛、長行坊,並在頭尾兩座城池處設卡征收商稅。”

太子聽了兩句,已經皺起眉。

“由烏蘇王統治?那究竟是大偃的國土,還是烏蘇的國土?”

魏漁頓了頓,繼而解釋道:“這七城自古以來便是烏蘇的一部分,其民眾與烏蘇其餘的民眾也不可分割,無論是語言、民俗、生活習慣,都與大偃大不相同,若要完全按照大偃的風俗來管理,恐怕有難處。烏蘇雖主動依附於大偃,但也是友好的盟友,微臣認為,可采取羈縻之策。”

太子搖頭:“事情尚未做,就已經開始喊難,魏大人,你想問題,怎麼這樣膚淺。”

沈遙淩眼皮一跳,抬眸看去。

太子指著魏漁,對著一旁的近臣戲謔道:“語言不通,難道是生下來便不通嗎?因為這種理由卻步,真是小家子氣。”

近臣哄笑,點頭附和。

太子又道:“幾十年後,土地上的人已經換了一批又一批,誰還會記得眼下的民俗是什麼。從現在開始教習他們大偃的語言便是,這裡已是大偃的國土,怎能拱手讓人!”

近臣紛紛撫掌,誇讚太子雄才偉略。

魏漁再無話說,行了一禮,回到自己的坐席坐下,冷著臉翻書,再也不發一言。

太子蔑他一眼,目光從他身上移開,落到寧澹身上,又變得笑語盈盈。

“若淵,你有何想法?”

寧澹起身,抱拳。

“回稟殿下,飛火軍已立,為保證軍隊供給和稅糧,需要在邊防屯田。這七座城池之中,褚瑟城的土地最為肥沃,可在此處屯田以兵,營田以民。”

屯田采用軍事編製,吸納的屯墾戍卒強製耕種官地,所收得的糧食可用來供給軍需,也可換取鹽引,方便集中管理周遭的百姓,也便於日後選拔正式軍隊、修建大型工程。

聽見這個,太子沒有異議,點頭道:“好,不愧是若淵,這個提議倒是言之有物。”

這話說得,仿佛在諷刺先前的魏漁言之無物。

於是席間微妙的目光又在寧澹與魏漁之間遊移,魏漁低頭寫字,隻當不覺。

太子又問了幾個人,才道:“今日舟車勞頓,到這裡還沒來得及好好休整。往後建設西伊州,還需要各位齊心協力,多有擔待。”

近臣趕緊道:“殿下一心牽掛政務,剛到地方便馬不停蹄地處置公務,實在是辛苦。”

不知情的人聽起來,還以為太子是個多麼謙遜勤懇的君主呢。

沈遙淩全程一句話沒說,起身退了出去。

魏漁急匆匆地走在她前頭。

即便隻從側麵看,也能看出他麵色怫然,眼光也冷得很。

魏漁原本就是個心氣高傲的人,若不是意外進了官場,他絕不會沾邊這些虛與委蛇之事。

原先魏漁在鴻臚寺中當值,除了累些,似乎還沒有顯露太多的不適應,然而太子今日句句針鋒相對,定是讓魏漁難受不已。

沈遙淩抿抿唇,快步跟上去。

她一路跟著魏漁,進了他的書房,轉身闔上了門。

聽見“吱呀”一聲,魏漁才回頭看見她,略微驚訝。

“你怎麼在我後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